国内糖价2009—2011年大幅上涨,在2011年8月到达顶点,之后持续下跌。笔者认为,今年食糖市场全年仍将弱势,并延续至明年一季度。 食糖市场继续保持周期性波动 我国食糖生产一直保持着规律性的周期性波动。从1990年到2013年,食糖增、减产周期平均为2.56年,即31个月。完整的生产周期(包括增产、减产在内)平均为5.12年。受连续减产影响,国内糖价从2009年1月到2011年8月持续上涨,周期为31个月。2012、2013年国内食糖进入增产周期,糖价也逐步下跌。从2011年8月份到2013年3月,食糖月均价格下跌26%,下跌时间持续19个月。预计未来糖价仍将继续下跌,以31个月的周期估算,弱势将延续至明年一季度末。 食糖消费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2011/2012榨季食糖消费量为1330万吨,比2010/2011榨季的1358万吨减少28万吨,连续第三个榨季减少。2011/2012榨季食糖均价6250元/吨,较2010/2011榨季的7100元/吨降低12%。 从我国食糖市场需求表现看,2003—2011年我国食糖价格变化与消费变化呈现很强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6。2008/2009榨季我国食糖消费达到阶段性高点1390万吨,此后的2009/2010、2010/2011两个榨季消费虽然出现萎缩,但主要原因是食糖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需求减少,并非是食糖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引起的。2009/2010榨季糖价上涨26.8%,消费减少0.8%,2010/2011榨季价格上涨34.2%,需求减少1.5%。 2011/2012榨季食糖市场价格与消费需求同时下降,说明现阶段我国食糖消费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导致食糖消费长期增长率放缓甚至停滞。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受替代品影响,食糖消费出现结构性变化;二是我国经济增速减缓;三是消费者饮食结构趋于稳定,食糖消费增长出现瓶颈。上述三个因素使得食糖消费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对食糖市场影响深远。预计未来3到5年食糖消费仍将持续这种趋势,即低速增长或者总消费量保持基本稳定。 进口糖对国内市场影响力增强 进口糖市场占有率大幅增加。近几年,我国食糖进口激增,市场占有率递增。近三个榨季直接进入市场的进口食糖量分别为134万吨、125万吨、278万吨,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9%、21%。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1/2012榨季我国实际进口食糖量419万吨,占国际食糖市场5亿吨的8.3%,为世界最大的食糖进口国。国际糖价与国内糖价相关性非常强。2006年1月到2013年3月纽约11号原糖与郑州白糖月均价格相关系数为0.92,呈现出非常强的正相关。 国际市场供应充足,食糖价格不容乐观。国际食糖市场在2011年1月份月均价格达到上涨行情的高点32.09美分/磅,之后受巴西等主要产糖国大幅增产影响,糖价开始大幅下跌,至2013年3月份月均价格为18.34美分/磅,跌幅为43%。2011年以后,产糖国新增投资带来的产能持续释放,使得国际食糖产量大幅增加。根据相关国际机构预测,2012/2013榨季,国际食糖产量过剩600万—800万吨,同时下一榨季产量将继续过剩。预计后市国际糖价仍有下跌空间。 自2009/2010榨季以来,国际食糖大量进口,占据国内食糖市场固定份额的基本形势已经形成。在国际食糖产量过剩的背景下,2012/2013榨季进口糖预计将在200万吨,市场占有率为15%。 收储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收储政策在扩大市场需求,维护价格稳定,保护产业、糖农利益,以及弥补国内供应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2012榨季,国储收糖100万吨,政策效果非常显著,扩大了市场需求,减缓了糖价的下跌。2013年计划临时收储300万吨国产糖,同时结合进行更新轮换出库。从多年来国储糖操作实践来看,本次收储政策力度空前。今年两会期间,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要采取包括及时收储、提高对蔗农的补贴等措施,加大对糖业的扶持力度。预料本榨季收储政策仍将糖价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走私糖对国内糖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资料显示,2011年走私糖数量50万—60万吨,2012年不低于100万吨。据笔者调查,目前华北市场有走私糖在市场上流通。据估算,我国食糖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32。如果按照100万吨走私糖,占据市场消费量的7%左右估算,不考虑其他因素,其对糖价的影响为23%。 预计2012/2013榨季我国食糖产量1300万—1350万吨,全年进口量200万吨,总供给量为1550万吨。考虑到收储300万吨以及更新轮换出库,预计净收储量在150万—200万吨,总体市场供应量为1350万—1400万吨。 总之,预计2013年食糖需求1380万吨,市场均价5450元/吨。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