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5日于宁波举行的“2013年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上,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研投中心总经理石浙明表示,我国聚丙烯(以下简称PP)产能持续扩大,自给率进一步提高,供应压力继续增大,进口的依存度稳步下降。同时,PP上游原料呈现多元化,生产企业稳步增加,地方性企业、煤化工等相关的国企以及民营企业纷纷参与市场,调节灵活和成本低廉的民营企业与煤化工等企业将对我国石化行业形成冲击。 石浙明介绍,我国PP供给主体逐年增加,近两年主要呈现以下几点:一是PP国产供应与进口供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因近两年国产供应增幅更大,使得中国PP自给率大幅提高,进口依存度逐年下滑;二是中国PP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国内PP生产企业纷纷提高直销比例,目前,整体来说PP直销率高于聚乙烯(PE);三是在供应增加的情况下,PP贸易商代理优势减弱,中间商代理话语权显著降低,部分规模型下游企业也表示短期内观望,不再增加直销货物比例;四是PP的粒料和粉料替代较为灵活,比如在粒料与粉料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粒料的需求会迅速释放,挤占粉料的市场份额。 “我国PP消费量每年增长10%,PP需求主要分为两大类:均聚和共聚。其中均聚占69%,共聚占27%左右,其他的4%。”石浙明说,均聚产品中,拉丝级和BOPP的比重最大,占整体PP供应的40%—50%;在共聚产品当中,共聚注塑最大。PP下游行业主要有三个,一是BOPP行业,一般使用拉丝和BOPP专用料;二是塑编行业,使用均聚拉丝,这也是大商所PP期货的交割标的物;三是注塑行业。在众多的下游行业中,BOPP工厂的影响力最大,因为它对PP原材料的消耗大而且行业集中度高。 石浙明称,PP库存方面,上游库存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化厂,两大石化的库存及定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PP市场价格。社会库存方面,40家典型仓库的PP库存数据显示,2012年四季度前PP库存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2012年年底开始大幅增加,直到2013年4月才开始下降。而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总体保持低位。 对于PP期货品种的上市,石浙明认为,与LLDPE相比,参与PP期货的企业背景将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中间商参与以外,上游的生产企业,下游话语权较大的BOPP工厂,都会积极参与。预计PP市场活跃度将随着PP期货品种的上市而提高。PP期货也将完善现有的化工期货品种体系。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