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品种头条

大宗商品牛市不再 26种期货新品种合约逆市扩张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06-28 08:18:42 来源:和讯网 作者:常亮
盛极必衰。

自上周以来,在美联储称可能放缓QE及中国“银行间流动性危机”的消息之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应声大跌,这令本已疲弱的商品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国外重量级机构纷纷宣称:“大宗商品牛市已经终结。”

而就在本周,国际商品巨头嘉能可创始人马克里奇的逝世,更像是为一个繁荣的时代划下了句号。

而在这动荡时刻,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三大交易所已经有约26种新商品合约进入研发和立项阶段,中国商品期货市场还在发展过程中。

牛市不再

6月21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释放的QE放缓的信号,有如一声发令枪响,令全球股票、政府债券等非美元资产都陷入了一场抛售大潮之中,本已疲弱的商品市场亦不能幸免。

商品市场风雨飘摇,黄金和白银价格跌至近三年低点,铜价跌至20个月低位,其他工业金属也全面下挫,WTI原油创七个月最大单日跌幅。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Trust的黄金持仓量周三跌破1000吨,降至四年来最低。

此前,国际商品市场的大玩家们已经开始集体唱空。

据金融时报消息,商品重量级玩家摩根士丹利近日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向其员工宣布将会缩减在大宗货品交易方面的业务,关闭在上海和迪拜的商品业务办公室,并裁减10%左右的商品团队员工。据悉,摩根士丹利大宗商品交易主管在备忘录中表示:“同最高峰的2007年到2009年相比,大宗货品交易的利润空间几乎缩减了50%。”

无独有偶,高盛发表报告宣称:“大宗商品牛市即将结束。” 报告认为,由于供应飙升,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行将结束,大宗商品的走势将偏离于股票市场的走势。

花旗亦在一个月前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由于中国经济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国内消费和服务,大部分的大宗商品今年将下跌,而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将于11月份结束。

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开始唱空的瑞信,则如此总结商品市场牛市不再的原因:“我们认为,如今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房地产繁荣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出口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政策刺激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

新品种逆市扩张

目前,中国商品期货有31个品种。

“企业正是因为商品牛市结束,才更需要期货。市场越是动荡,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就越为迫切。”永安期货研究院副院长张逸尘表示,“在很多行业利润没有出现滑坡的时候,这样的需求可能并不明显,而当前的时局就如同2008年,正是国内新商品期货合约上市的良好时机。”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当前已经处于研发、立项、审批过程的26个新商品期货合约中,农林产品类有13个,包括鸡蛋、肉鸡、生猪、棉纱、马铃薯、粳稻、晚粳稻、生丝、干茧、花生、花生油、木材纤维板、木材胶合板;工业品类8个,包括铁矿石、聚丙烯、化肥、尿素、乙二醇、短纤、铁合金、合成橡胶;能源类5个,包括原油、沥青、燃气、动力煤、天然气等。

而在这场期货品种大扩张中,交易所之间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短兵相接的竞争。

以规模较大、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充分的棉纺行业为例,郑商所凭借棉花期货上市运行多年的“地利”研发棉纱期货,并于6月2日召开“棉纱期货合约规则论证会”;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同样致力于农产品期货研发的大商所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举行了座谈,就推进棉纱线期货上市进行探讨。

尽管交易所雄心勃勃,但在期货公司看来,新品种的上市并不会造成较大的负担。

“这么多新品种,我们是有所侧重的,最为关注的还是能源类期货。特别是动力煤期货,我们研究所近日派出了不少人员到郑商所参加培训。”南华期货研究所副所长王兆先表示,“沥青市场规模很大,又面临着城镇化的巨大潜在需求,我们也很重视上期所的沥青期货。”

“永安期货的研究方式是产业链研究,比如鸡蛋期货是饲料的下游,那么就还是由原来负责这一产业链的研究员进行拓展。”张逸尘表示,“由于是产业链研究,很多未上市的期货合约我们实际上早已兼顾到,比如和生猪期货有关的猪粮比数据,我们就已经看了很多年了。虽然是新品种,工作量会增加,但分析框架和逻辑并无太大改变。”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