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举动

中国期货市场未来十年发展构想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07-01 08:47:47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肖成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至今,经历了理论探索阶段、初期疯狂生长阶段、清理整顿阶段、恢复性增长阶段、规范发展阶段和下一步科学发展阶段,概括特征就是法制环境初步形成,监管体系初步完善,品种体系正在丰富,投资者正在逐步成熟,期交所的治理结构体系初见成效,期货公司的实力逐步提高,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开始显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也在延伸。

中国期市的变革

分析国内衍生品市场现状,笔者认为中国期货市场正在发生重要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期货市场将由过去以商品期货为主,转变到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并存,并最终形成以金融期货为主的衍生品市场。这种趋势从去年整个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已经显现出来。目前国内金融期货品种只有股指期货,其交易额占却据了半壁江山。如果再推出国债期货、利率期货等,金融期货市场份额将远远超过商品期货。

二是期货经营机构将从单一的经纪服务转向含资产管理、现货贸易等以风险管理为主的多元化综合经营业务的金融机构。目前,20多家期货公司获得备案许可设立现货子公司。该业务的设立将促使期货公司从单一经纪通道业务服务转向多元化业务。就期货资管业务来看,期货公司的加入使得中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由过去的银行、基金、信托、保险、证券等“五强争霸”,转向“六方割据”的泛资产管理时代。

三是中国期货市场的创新动力开始由过去的政府主导,逐渐转变为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成为创新主体。以前期货公司开展业务,要依赖监管部门的审批,现在情况发生了转变。以期货资产管理为例,能不能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策略产品,是衡量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尺度,同样也是促使期货公司成为创新主体的一个动力。

四是期货市场的主体,即投资者结构开始由过去的散户为主逐步转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在过去的商品期货市场,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规模占到市场比重的百分之七、八十,机构投资者占比很低。随着股指期货以及金融期货放开之后,整个中国期货市场金融机构投资占比会越来越高。而随着保险、信托、QFII等机构陆续进入,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将高于个人投资者。

五是国内期货交易所正在从会员制向公司制和股份制转变。期货交易所的改制对期货公司最大的影响是,将改变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之间利益分配格局,同时,还将会提高期货交易所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期交所实行改制以后,如果能吸纳期货公司成为股东,风险共担、利益共存,将促进期货行业的金融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六是期货市场由相对封闭开始转向对外开放,其趋势是期货市场的开放程度将会越来越高。这种开放将随着原油期货的推出,使得引进境外投资的步伐加快。而期货境外代理业务如果推出,将成为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

七是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的步伐由慢变快。以前,交易所上市新品种需经过国务院审批。现在新品种上市的步伐越来越快。目前各家交易所都是抢着上品种,以后也不排除交易所之间互挂合约。

八是期货市场“三结合”越来越紧密。“三结合”即期货和现货的结合、境内和境外的结合、场内与场外的结合。去年中期协组织会员单位高管去美国和加拿大学习,我们发现场外市场实际上远远大于场内的成交量。我们看美国,哪一类期货机构日子好过呢?就是大型金融机构下面的衍生品机构日子。为什么好过?因为更多业务来源来自场外市场的收入。美国公司更多是个性化的或者专门为一些机构做一些掉期互换对冲的合约,形成的敞口风险又可到场内对冲。

中国期市未来十年发展构想

《期货法》应该顺利出台

在新形势下,一些深层次机制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期货法》予以解决,一些基本的概念,可以在期货法中进一步明确。有了《期货法》,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可以依据实体经济的需求作出安排,期货交易中的禁止性行为也可以得到界定和规范,即便是期货市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需要《期货法》作出前瞻性的安排。《期货法》出台后,可改变大金融范畴里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和证券投资基金均有大法可依而唯独期货行业无期货大法的局面。

逐步构建起行业风险管理和诚信建设的文化氛围

市场逐步成熟后,风险管理的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投资者要正确树立风险管理的理念,加强风险的度量和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落到实处,强调投资者需要做好进入市场的充分准备,在交易过程中遵循“买者自负”的原则,理性交易,自负盈亏。同时,在产品的设计上,要融入风险管理的元素。

建立市场化的充分竞争机制

第一,对交易所而言,品种的创新和工具的创新要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上市品种在十年后,应该接近或达到一百个,这是依据实体经济的需要,在金属、能源、化工和农产品相关的产业链上推出市场所需要的大宗商品期货和大宗商品指数期货。在金融领域,涉及股票、债券、汇率、利率等均应有相应的指数期货品种问世,与之对应的,还应该有丰富的大宗商品和金融产品的期权问世。

第二,要建立和完善衍生品市场的多层次市场。场内市场的代表形式是各类交易所,它是衍生品市场的高级形式,但场外市场是场内市场的基础,是场内市场的延伸。交易可以集中进行,资金可以统一结算,但标的物的交割必须要分散进行。例如,场内市场达成的交易可以借助场外市场的物流设施来加以完成,要鼓励大宗商品的场内交易所向下延伸,打通与现货市场,中远期批发市场的联系,由期货交易所牵头,制定相对统一,可相互转化的交易机制,通过对接系统共享交易信息,最终形成场内场外期货现货市场的联动,在场内价格的基础上,通过运费、升贴水等形式反映各个场外市场的不同情况,保证市场价格信号的资源配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建议探索衍生品市场的统一场外清算职能,设立以交易所共同出资的统一清算所股份公司。可以使其扮演中央交易对手方的角色,将全国的各类场外交易场所形成一盘棋,将其在场外成交的合约,转化成统一的清算型合约,其敞口风险让其在市场上找到相反交易方向的对手方加以实现,中央结算对手方提供清算和结算服务,从而使场外市场和场内形成良性互动。

第四,建议国内交易所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在人民币资本项未来十年完全可以兑换的预期下,国内交易所在品种交易、衍生品金融工具的应用,以及交易与机制的转换等方面都应该与国际接轨。要探索降低国内交易所的交易成本的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衍生品交易的信用交易,即合法的透支杠杆交易。这是一个涉及银行、外汇、交易所、期货机构共同运作的系统工程,也是市场交易发展的一个趋势。

第五,要鼓励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完成。未来十年,交易所应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探索和鼓励交易所之间的交易品种互挂,交易所之间要形成市场化的良性竞争。公司化的交易所可以鼓励实现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要鼓励和支持公司化的交易所在境内与境外上市,使其真正成为衍生品的市场化主体。

第六,要鼓励期货公司在市场化的竞争中,选择最符合自己发挥核心竞争力的组织形态,形成真正意义的现代金融企业。其涵义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定: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的发展战略定位;科学的决策体系;严密的风控体系;有效的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全高效的技术系统;富有竞争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等。

未来十年,期货经营机构将出现以下大趋势分化:

一是期货公司由目前外延性的扩张直至融入大股东金融集团。预计将来五到十年,一些券商系的公司将演变成为证券公司的衍生品部。

二是市场会涌现出一批专业性期货投资公司。随着经纪业务的利润越来越稀薄,部分交易能力、投资能力强的公司会脱颖而出,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优势。

三是市场会涌现出一些大型的国际化期货公司,交易平台覆盖全球。

四是市场会涌现出一些能覆盖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的期货公司。随着期货公司可以设立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子公司进行期现结合业务,期货公司融入现货的渠道大大增加,从仓单服务、质押融资、仓储物流、风险咨询等各方面和现货期货进行业务合作,最终可以达到覆盖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的层面。

五是市场会涌现出一些IT类和电商类的专业期货公司。很多期货公司利用先进IT技术和渠道优势转型成专业性期货公司,把一些业务模块外包给其他公司,不排除以后出现类似阿里巴巴这种电商期货的经纪公司,也不排除出现仅提供专业技术平台并从中收取租赁费用的IT类期货服务公司。

不断优化市场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

目前,监管正在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事中和事后的检查来代替以往的审批制度,坚决放掉由市场可以自主的事项。加强监管、放松管制正是对过去监管理念的突破。同时,随着衍生品市场作为“工具”的市场,其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不断融合,共同监管的联合机制将会日渐实现。同时,监管政策的取向也会随着未来市场的变化而改变。换句话说,监管部门要在保持市场稳定和促进效率之间,灵活运用监管的政策导向,将规则监管和原则监管有机结合,逐步从规则监管为主过渡到以原则监管为主。

监管目标是影响原则监管和规则监管取向的因素之一。如果监管目标是相对强调安全和稳定,可倾向于规则监管;如果是相对强调效率和创新,可倾向于原则监管。因此,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监管者必须在明确严格的规则监管和富有弹性的原则监管之间寻求平衡。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中,未来原则监管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既能保证监管者对金融机构的弹性监管,同时又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鼓励和促进衍生品市场多形式“智库”的建立和完善

具体来说,就是要鼓励在政府的资本学院、交易所属下、期货公司内部和企业之间以及社会中,形成探索衍生品发展理论及发展规律的群体。这里之所以要建议发展多种形式的衍生品“智库”,而不是发展“纯粹的理论研究机构”,就是指从事衍生品的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务,而是将各类专家学者的智慧集中起来,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务实的优化方案,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研,将运行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便于纠偏;同时,依据实践发展提出的新问题,丰富市场理论,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使用。

丰富市场的行业业态

概括起来,就是除交易所公司化之外,要实现公司经营多元化、业务开展国际化、交易技术电子化、期货投资者机构化。其中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比重是衍生品市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要通过不同的政策导向,吸引更多产业投资者,包括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各类金融机构、各类专业投资机构、各类行业合作组织,参与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

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一般来说,系统性风险形成的原因或是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剧烈波动,或是外部突发事件,或是金融市场不完善和金融机构的内生脆弱性等。未来国内期货市场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要使创新业务的发展与风险的控制相互匹配。这就需要加强宏观的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加强对金融制度创新和业务发展中潜在风险的监测。

第二,要推进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防止金融风险在全社会的传递和蔓延,减少风险的破坏性和冲击力。

第三,要积极构筑“防火墙”,通过健全系统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评估体系,强化跨行业、跨市场、跨境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评估,防范实体经济部分地区、行业、企业风险及非正规金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

第四,要发挥衍生品市场管理风险的功能,利用对冲机制和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工具,将局部的潜在的风险分散消化,同时形成风险的转化,使其单向的风险负向作用利用衍生工具加以抵消,形成有利的正能量。

逐步纳入全球衍生品市场体系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期货市场来说,“国际化”是期货业发展的“内核”之一。纵观全球,衍生品市场生命力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其冲破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束缚,在全球范围普及、成长和提升。由于衍生品更多地具有“工具性”,它对于管理各种风险的独到功能终究无法代替,自然要求与现实经济的资本市场配合与呼应。与此同时,全球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需求,逐渐选择了跨越政治框架和制度模式的方法,以求通过全球资本的重新配置来对冲掉相应的风险。

具体到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国家,衍生品市场的全球化传导效应正在发酵。与美国相比,衍生品市场的“洼地效应”更加明显,即从低于发达国家衍生品市场的水平快速上升效应更加突出。如果说,资本与衍生品市场在全球会随着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空间将必然更加广阔。

全球衍生品市场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就我们所认知的范围而言,全球衍生品市场所体现的两大趋势是可以被认识到的。

一种趋势是,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和结算的组织形式将全球化,与之对应的是全球统一清算和全球各国监管部门的共同协作。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突破了国与国之间利用衍生品工具的疆界,全球化交易的趋势不可阻挡,交易所有形与无形的合并带来的是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投资者所面对的都是全球衍生品市场,而不是相互割裂的区域市场。尽管后者的差异性不可忽略,这些变化并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而是一种新的衍生品市场结构的形成,我们可称之为无疆场的市场革命。在这种冲击下,资本与衍生品市场全球一体化促使各国的衍生品交易所服务范围的国际化倾向日益突出,各主要交易所相继开放与联合,从而成为国际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进行跨市场的风险对冲与套利,这种市场结构也要求我们的交易对象全部会通过电子化来进行。全球化的集中清算、中央托管和统一替代了分散的存管方式。此时市场的效率会达到极致,风险控制也需要各国监管部门联合进行。以后全球形成统一的市场,有形的交易所也许会被“云计算”所替代,成为通讯卫星的一个终端。同时,各国的风险关联度更强,因为面对的是一个共同的无疆界的市场。

另一种趋势是,一体化的市场带来了共同的经济波动。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成本越来越低,资本流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不对称虽然不可能消失,但也不会造成太多阻碍。市场效率的提高会带来资本及衍生品市场信息的选择与评价成本的降低,一方面是市场信息的极易获得,俯拾即是;另一方面,人们对市场信息消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通过互联网冲击人们的思维。一个错误的决策会带动较大的市场震动,从而导致市场的无序运动,然后又通过市场如同江海般的净化能力回归到正常途径。而每一次偏离和回归,会同时伴随着全球性经济的低迷、复苏、高涨、危机,又低迷、又复苏,甚至出现逆周期的调控而将危机累积和蔓延,它会以更大的代价来破坏这个市场,然后又以更大的反弹来使其恢复。衍生品市场在自然危机发生和人为控制危机的相互作用的循环中表现出巨大的魅力,衍生品本身也从这个市场的永生中找到自己伴生的基础。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