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期市出现一种奇怪现象,即空头总是对远期合约价格的预测很低,指望通过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预期来促使现货价格向期货价格靠拢,为现货市场价格提供未来的指引。但总是事与愿违,空头的预期一次次落空。 进入7月,一年一度的油菜籽收购进入尾声,收购价格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菜粕期市却出现一种奇怪现象,即空头总是对远期合约价格的预测很低(豆粕市场此现象更甚,越远合约价格越低),指望通过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预期来促使现货价格向期货价格靠拢,为现货市场价格提供未来的指引。但总是事与愿违,空头的预期一次次落空。 价格发现出现偏差 期货市场主要是通过远期合约的不断延展以达到价格发现的目的。然而,自去年年底菜粕期货上市以来,市场对远期价格的预期似乎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偏差。具体体现在,期货市场价格对现货市场价格几乎并未造成较大影响,反而是期货市场总是最终服从于现货市场,即每当临近交割月份,近月合约均出现大涨,期货价格快速向现货价格回归,而每次新挂牌的远期合约,期价几乎都是最低的,与现货市场的价差大得惊人。已交割的RM1305挂牌初期期价为2400元/吨,临近交割月最高价为2795元/吨;即将交割的RM1307挂牌初期期价在2300元/吨左右,进入7月交割月,期价已经在3000元/吨之上;等待交割的RM1309挂牌初期期价在2280元/吨左右,目前期价在2600元/吨附近,且已经形成一个明显的上升三角形,突破2600元/吨只是时间问题。由于临近交割的合约无一例外都向现货价格回归,而今年5月以来菜粕现货价没有低于过2700元/吨,不难判断RM1309的最终结局。但自RM1311之后的远期合约,期价都在2200—2300元/吨之间徘徊,仿佛对近月合约的上述规律视而不见,个中原因值得探讨。 影响远期合约价格因素究竟利空还是利多 对菜粕远期合约价格持利空观点的主要基于以下几因素:一是目前加拿大菜籽远期11月合约进口成本价在4667元/吨,低于当前国内菜籽现货价格4800—5100元/吨,进口优势较为明显,预示着后期加工产品菜粕价格将回落;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11月秋冬季节后菜粕水产饲料需求将大幅放缓,届时菜粕价格理应下跌;三是豆粕价格也是近强远弱,对菜粕价格有引导作用。但笔者认为,以上三点为以往几年传统的利空因素,但今年市场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首先,行政手段是市场价格的强力推手。5月底,国务院批复了《关于切实做好2013年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收购工作的通知》,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临时收储的执行主体,不仅掌握了菜籽的收购和菜油的入储,而且全面严格地控制了菜粕的对外销售权。中储粮已向各收储加工企业明确通知,今年的第一批临储指标中的菜粕统一对外销售价为2600—2660元/吨,大大超过之前的市场预期,因去年菜粕油厂回贩价仅为2300—2400元/吨。今年湖北油厂回贩中储粮第一批菜粕价格为2630—2650元/吨,湖南、四川、安徽等省中储粮甚至将菜粕折价2700元/吨回贩给油厂。据了解,近期第二批临储指标已下达,中储粮有意将菜粕回贩价格再提升至2680—2700元/吨,较第一批回贩价提高50元/吨。这种行政加垄断的折粕销售方式,大大改变了以往市场靠供需为主的定价模式。因此,在一个非完全性的市场化期货市场中,分析价格走势不能再只考虑传统的供需因素,而要首先考虑行政干预因素对价格的“定价”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今年以来的棉花期货行情走势已经将此反映的淋漓尽致。因此,令人担忧的是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菜粕远期合约上的空头是否有货可交?是否会重蹈棉花期货的覆辙?需要强调的是,从国外进口的转基因菜粕是不能用于交割的。 其次,尽管目前国外菜籽价格低于国内,但由于今年国储严禁从现有库存陈油中划转或直接收购菜籽油入库、严禁将进口油菜籽加工后作为国家临时存储油入库、不得有混掺棉籽油、棕榈油等掺杂使假行为,这使得从国外低价进口的菜油只能由油脂企业自销,导致部分进口企业转到期货和现货市场上抛售,引发菜油价格重挫。由于成本倒挂,菜籽压榨利润几乎为负,油厂不得不“挺粕”。如果按压榨利润公式计算,以目前菜油RO1401合约8200元/吨价格推算,即便油厂把压榨加工费200元/吨贴进去,菜粕价格应至少卖到3560元/吨以上才能保本。而目前RM1401仅有2230元/吨左右,价格明显低估。 最后,从供需角度来分析,2013/2014年度我国菜粕新增供给量为1029万吨,国内消费量预计为1030万吨,出口量10万吨,菜粕供需缺口为11万吨,总体仍呈现为紧平衡。6至8月正值我国水产养殖的传统购销旺季,当前国内鱼虾类市场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5%至20%,个别涨幅达30%以上,直接拉动了以菜粕为主的水产养殖饲料价格。当前多空双方的分歧在于对11月以后至明年初春菜粕的供需预期上有不同看法。无疑需求会放缓,但同时菜粕供给也基本消耗殆尽。今年3月笔者考察了多地的油厂,发现所到油厂几乎全都没有菜粕可售,尽管当时菜粕价格高达2800元/吨以上,但仍需要通过关系才能买到。这种情况还是发生在去年中储粮没有控制菜粕的对外销售权的情况下。今年由于中储粮对菜粕进行某种程度的垄断,即便是少量的刚性需求也会使菜粕价格在今年底明年初保持坚挺。 因此过分看空菜粕远期合约价格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