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国际清算银行(BIS)股东年会昨天在瑞士巴塞尔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上,美元作为全球头号储备货币的角色再度受到多国央行首脑集体质疑。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以及中国等国的央行官员均呼吁进一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寻找美元之外的全球性储备货币。 多国央行“声讨” 上周末到本周一,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首脑齐聚瑞士巴塞尔,出席在这里举行的BIS年会。经济复苏前景、货币政策以及退出策略等热门话题,成为高官们探讨的焦点。不过,除了这些常规话题之外,对美元地位的讨论也吸引了各界的关注目光。 出席本次BIS会议的阿根廷央行行长雷德拉多表示,阿根廷政府认为中国近期提出的有关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建议具有可行性,各方应该加以认真研究。 不过他同时强调,特别提款权虽然能够作为替代美元的一种超主权货币,但是难以完全替代美元的作用。阿根廷央行认为采取一篮子货币替代美元的方案也可以考虑。他表示,人民币将在未来的世界货币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第三大外汇储备国俄罗斯也一再呼吁全球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建议考虑美元之外的更具全球性的储备货币。 而阿拉伯货币基金会总干事曼纳伊在本次会议期间表示:“我们应该严肃考虑中国和俄罗斯等国提出的建议,考虑寻找美元之外的更国际化的储备货币。美国在这次危机中背上了巨额债务,这对美元是巨大的压力。这些因素可能进一步打击美元,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状况。” 菲律宾央行总裁泰谭柯则表示,近期全球出现的将外汇储备从美元资产分散的趋势将会继续下去。他表示,对于分散外汇储备的新兴经济体央行而言,这一直是选项之一。某种程度上说,很多国家已通过将储备分散至其他外币而实现多元化。“这一过程将不可避免地持续下去。”泰谭柯说。 前中国央行顾问余永定在上周的联合国全球经济危机问题会议上亦公开呼吁,对国际货币和金融基础建设进行改革,以确保世界经济复苏后不会再次陷入新危机。 美元的多事之秋 针对美元地位的讨论并非新事。最近几个月,这方面的辩论一直在进行,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呼声日渐高涨。美元近年来一直饱受诟病,并被认为是诱发危机的一大因素。 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在最新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中正式提议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并一度在国际市场引发“骚动”。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报告这样写道,“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需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由IMF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 报告公布后,美元指数瞬间跳水多达0.8%,因为投资人猜测这是否意味着美元会遭到大举抛售。 短期仍无可替代 不过,对于“后美元时代”的货币选择,各界还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至少在短期内,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替代。 雷德拉多表示,可以预计今后美元仍将是一种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但是其他货币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储备货币欧元和日元外,人民币和巴西货币雷亚尔有望逐步成为亚洲和南美地区的主导货币之一。 周小川则在本次BIS会议期间表示,中国的外汇储备政策总是保持高度稳定和一致,换句话说,就是注重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他还称,中国不会“突然改变”外汇储备政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