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棉花价格的变化,在河北地区从事棉花贸易的谭小虎感慨良多。从2010年的暴涨到2011年后的暴跌,现在国内棉花价格用他的话来说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上不去也下不来,两面为难"。 2012年之后棉花行情逐渐由之前的"疯狂期"转为"平稳期",价格不再大幅波动。记者了解到,在进入增产周期后国内棉花库存高企,下游消费却萎靡不振,棉价难有上涨动力,但国家通过敞开收购、限制进口等方式稳住了棉价。 以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的棉花主力期货合约为例,该合约价格今年以来一直在19500-20300元/吨之间徘徊。后市来看,相关行业政策依然是影响棉价最主要的因素,而收储和直补政策则成为市场关注的重中之重。 收抛储价差谁来买单 记者了解到,继2011/2012年度19800元/吨价格不限量收储后,2012/2013年度政府继续以20400元/吨价格不限量收储,而与此同时储备棉抛储竞卖底价仅为19000元/吨。 一德期货高级研究员李晓威向记者介绍,2012/2013年度的收储累计成交650.6万吨,占了当年棉花产量的85.4%,有关部门每年拿出上千亿元进行棉花收储,几乎垄断了国内棉花供应市场。国家的收抛储政策有效地稳定了市场,但代价是承担了行业的部分亏损。 中国棉花网数据显示,328级皮棉价格最近一直维持在19220元/吨左右,价格波幅非常小。一位纺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储备棉成为国内许多棉企压低成本的重要来源,在过去两年高棉价以及行业危机的打压下,约有40%的一万锭以下的中小棉企倒闭。国家层面的抛储从2013年1月14日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31日,其中3月31日之前投放的是2011年度及以前年度的棉花。自今年4月1日起,有关部门开始逐步投放2012年度国产棉及进口棉。 虽然抛储政策对行业有所帮助,但李晓威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随着7月31日政策时限的临近,如果后期不再进行抛储,对于大多数的纺织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收抛储割裂期现货价格 记者注意到,棉花期货主力合约1401较现货升水幅度超过600元/吨,而近月合约1309更是每吨升水超过1600元。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员刘春芳向记者解释,棉花收抛储政策的确对纺织产业链形成了有效的保护,但同时也干扰了棉花市场,使得棉花期货价格和棉花现货价格严重脱节,期货升水长期存在,这种现象在其他期货品种上难以见到。 然而,即使出现了大幅度的升水,期货与现货之间也没有套利的可能。这其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棉花期货1401主力合约的价格只有在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之上,市场才有动力去注册仓单进行做空套利,而截至上周四该合约价格仍低于20000元/吨,因此企业没有注册仓单的意愿;另一方面大量的棉花进入国库,现货数量不足也是仓单数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刘春芳介绍。 今年以来,期货合约在临近交割时都表现非常强,1301、1305合约临近交割时均超过了收储价格。目前1309正临近交割,而其价格同样一路飙升,虽然超过20400元/吨的收储价,但由于仓单数量少以及价格成本费用等问题,该合约目前并没有套利的可能性。郑州商品交易所为了防止这种反常现象的发生,曾一次次提高近月合约的保证金,但收效甚微。 另一个导致期货与现货之间没有套利空间的原因是近期棉花期货成交量低迷、资金不断流出的客观现实。 记者注意到,最近两个月期货主力1401合约日成交量仅有两三万手,近月合约1309仅有几百手,而在2011年主力合约日成交量动辄过百万,流动性较差令资金进出都存在困难,因此即使出现套利机会,资金参与的热情也不高。 直补政策推出影响大 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种植棉花面积为6816万亩,创下10年来最低纪录。 李晓威告诉记者,棉花种植对于农民的吸引力正在减弱,由于棉花种植虫害严重、田间管理复杂、对于劳动力的要求较高,当前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报酬令种棉成本大增。从效益角度来说,棉粮比超过8:1(棉花与小麦价格比)时农民才有较好的收益,但目前棉粮比却在5:1左右,收益低、耗人力的局面令农民种植意愿不断降低。 有消息人士称,现在国家正在酝酿出台棉花种植直接补贴政策,每亩贴补为100元左右。“推出直补的可能性非常大。”刘春芳甚至认为,直补政策甚至有望在2014年开始试点。 如果明年施行棉花直补将对现货价格造成直接的影响。直补过后,种棉的成本将明显下降。按照去年统计局棉花单产及直补额度100元/亩计算,每吨棉花生产成本将减少1030元左右,但这对今年的现货价格影响不大,更多的影响将反映在明年的棉花价格上。事实上,这个预期已经在郑棉期货1405合约上有所体现,该合约价格已经低于现货价格以及近月的期货合约价格。 目前期货市场中存在着跨期套利的机会,比如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1405合约未来的价格走势将因直补的出现而随现货价格下跌,而棉花1401合约却仍处于收储政策保护期之内。 随着交割日的临近,1401合约价格将逐步向20400元/吨的收储价靠拢,二者的理论价差应该在2000元左右,目前二者的价差仅有700元。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