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备受热捧的股指期货之后,中国投资者在不久可望迎来“商品版”的指数期货。将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期货市场带来更多资金和更加成熟的投资力量。从中国各交易所近期传出的消息表明,除了多个期货新品种将陆续登场外,大宗商品指数及其衍生品的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布了易盛农产品期货价格系列指数,总共18个指数被分为两组,分别反映该交易所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和各品种现货价格的变动情况。郑商所负责人表示,指数的推出“旨在为未来推出指数基金、指数期货及期权、指数ETF等衍生品奠定基础”。 而就在本月稍早,大连商品交易所与秦皇岛海运煤炭市场签署合作协议,大商所在新闻稿中称,双方将在煤炭价格指数期货品种的开发和上市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商品指数化投资的方向肯定是对的,无论从行业发展趋势还是产品角度来说都比较看好,如果确实能在国内推出相关品种,将会给各大投资机构增加一条新的资产配置途径,”国泰基金旗下国泰大宗商品QDII基金经理崔涛对路透表示。 事实上,中国大宗商品指数研发的竞赛早已在交易所之间暗中展开。去年12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发布了包含铜、铝、铅、锌四大金属品种的上期有色金属指数.SHFEIMCI。据接近上期所的消息人士称,基于该指数的期货即将进入立项阶段,如果进展顺利,有望在不远的将来登陆国内期货市场。 监管层也对期货业的创新持欢迎的态度。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日前表示,要加快完善期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品种创新,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商品定价、分散风险、套期保值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而在国际市场,围绕主流商品指数的投资已十分成熟,汤森路透-Jefferies CRB 指数.TRJCRB、标普-高盛商品指数.SPGSCITR等国际知名商品指数及其衍生品,早已成为各大商品投资基金的重要交易工具。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此前在一份报告中称,国际商品指数投资主要包括商品指数期货及期权、指数基金、互换、上市交易基金(ETF)/交易所交易凭证(ETN)等。机构投资者例如养老基金、对冲基金等主要采用前三种投资方式,而个人投资者则主要通过ETF/ETN参与。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机构而言,投资商品指数类衍生品较单个商品期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既可免受持仓和实物交割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在建仓效率、投资管理和交易成本方面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安信期货金属分析师佟玲表示,“包含一篮子商品的指数表现会更加稳定,较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和商品周期的特征,而不是个别品种的异常涨跌,这有助于市场对整体价值进行正确的估量和修正。”她并称,推出商品指数相关衍生品后,可能会吸引到更多大机构资金参与进行套保和对冲等操作,也有助于降低期市的投机氛围。 不确定性犹存 虽然中国期货市场成交规模逐年大增,但始终摆脱不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比例过低的尴尬。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国内期市机构投资者的家数比例还不到5%。不过,随着商品指数化投资的推进和相关投资渠道的打通,监管部门或放松此前对于机构参与商品市场的限制,这也意味着将有庞大的资产管理资金涌入商品指数及其衍生品领域。 路透根据官方及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计算,截至2012年底,国内信托、银行理财、保险、基金和券商资管五大类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规模总和约为27.3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国际上一般采用5%的比例对大宗商品进行资产配置,这五类资管方的潜在投资规模将达到1.37万亿元,数倍于当前国内期市的保证金规模,而商品指数类产品无疑将成为这部分机构资金的重点配置对象。 国泰基金的崔涛表示,“我们对国内商品市场投资这块的想法很多,也曾多次与交易所方面沟通过,但目前国内对基金直接参与期货投资有着严格限制,这个口子还未打开。”他并称,将会密切关注商品指数相关品种的开发进展和参与政策。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鉴于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动荡,黄金和铜等主要品种跌幅较大,若急于推出商品指数相关产品,能否得到商品市场大环境的支持还存在变数。 押注大宗商品价格的基金自1月以来规模逐月下降,创下最长一波的下滑趋势。在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可能已走完的情况下,这让人更加担心起商品对冲基金的获利能力。此外,安信期货的佟玲表示,由于目前国内期货市场的规模远小于股市,将来即便推出商品指数期货,其成交也很难复制当前股指期货稳占国内期市半壁江山的火爆态势,市场预期不宜太高。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各交易所纷纷寻求推出商品指数,也有投石问路的意味。如果后期相关指数得到普遍认可,树立市场权威性,开发相关衍生品当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即便不具备做衍生品的条件,指数本身的运行也不会牵涉太多资源。郑商所期货及衍生品研究所所长汪琛德对路透表示,“开发基于商品指数的衍生品确实是我们在将来的意向,但至于能不能实现目前不好说,还是要看具体的落实情况。”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