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级大豆油天津港交货价格接近7000元/吨,部分地区如张家口的价格已经超过了7000元/吨,各地现货价格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涨。8月15日天津地区一级豆油贸易商报价7090元/吨。随着国内其他期货价格的普遍上涨、收储价的支撑因素的回归,大豆、豆油等前期受政策影响价格下跌较大的品种后期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8月初,据可靠消息称,由国家发改委上报的粮食托市收储改为对种植户直接补贴的方案未能获得国务院审核通过,这意味着棉粮价格依然会在收储价之上高枕无忧,之前由于恐慌所造成的过度下跌将得到修正,棉粮期现价格后期或出现一波补涨。 时机不成熟 对于7月份的直补传闻,国都期货机构部总经理陈雪峰认为这并非捕风捉影,发改委之前曾就改革方案征求过中粮、中储粮的意见,多个企业也收到过其下发的文件,再加上多年来实施的低价收储、临时收储政策严重扭曲了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很多专家和学者也认为改革势在必行,市场投资者认为直补政策或将推出也是有迹可循。 由原来的收储保护向市场化过渡必须建立完善的种粮利益保护机制,而差价补贴对粮食市场扭曲较小,因此成为较多业内人士眼中的首选。记者了解到,发改委此次上报的直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以差价补贴逐步替代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但粮改方案为何在最后审定环节未通过,陈雪峰认为,主要因为目前施行直补政策的时机不成熟,一方面农业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农户种植面积、产量、地理信息等基础性数据并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直补的对象是谁、补多少,都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是中储粮作为粮食政策收储主体存在着种种管理漏洞,在其整顿完善之前不宜轻易启动粮食收储政策改革。 在大型国有农业集团从事研究工作的刘春芳介绍,农业补贴政策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广泛使用,这些国家农户承包地登记、确权及农业普查等信息工作做得十分完善,能够准确甄别和确定各农户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等实际情况,因此粮食估产、各类政策性补贴、农业保险(放心保)发放等工作比较顺利,但目前我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另外,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体制,发改委、地方粮食局、中粮、中储粮等关系错综复杂,抢粮、“转圈粮”、粮食出库难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加快农户登记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整顿中储粮等重要农业职能部门。 刘春芳认为农产品也将逐渐市场化,而发改委此次上报的方案没有通过主要是因为目前条件不具备,但这并不意味着收储政策会永远执行下去。由于国内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较为繁杂,刘春芳预计即便相关职能部门加紧改革进程,直补政策最快面世也得等两三年,而且需要从部分试点开始。 棉粮或补涨 对于直补,市场的理解就是价格市场化。记者了解到,在发改委的方案中差价补贴是由政府每年确定棉粮的预期目标价格,而农民则按照市场价格随行就市销售,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为了保证农民种植积极性,有关部门将按两者之间的差价给予适当的补贴。 由于国内许多农产品都大量进口,一旦推进市场化,不少农产品价格将大幅走低。目前比较适合直补的有我国东北主产区的大豆、长江中下游等主产区的油菜籽,如果试点成功,才有可能逐步推广到棉花、食糖、小麦、水稻等农产品,而之前受传言影响最大的正是豆类产品及油菜籽,豆油期货价格在7月份连续三周下跌,一度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新低,主力合约1401一度跌破6900元/吨。 陈雪峰介绍,以大豆为例,进口到港价在3900至4100元/吨,而国产大豆种植成本较高,为4600至4800元/吨,直补政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积极性,但对于市场价格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这点从7月份大多数棉粮期货价格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在直补政策没有被通过的消息传出之后,许多品种应声上涨,白糖期货价格重新站上了5000元/吨的关口,自7月底以来连续4周上涨;而大豆价格在重挫之后也有所上升,目前比前期最低点已经上涨了近200元/吨。 对于后市,刘春芳认为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在未来几年仍是农产品市场的主要政策,可能有部分试点,但其范围和影响不会很大,目前的棉粮价格体系也不会受到太大冲击,直补政策在国内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完备的职能部门之前很难推广,因此中期来看收储价格对于期、现货价格的支撑依然存在。 尽管在直补政策受阻的消息传出后棉粮价格已经有了小幅补涨,但陈雪峰认为补涨的幅度还不够。 以豆油为例,7月初其价格在7400元/吨附近,而近期反弹也只是到了7100元/吨。基本面上来看,近期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提供了利多因素,报告显示大豆新作的收获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期末库存均不同程度下调,此外进入8月以来,全球气温居高不下,对大豆产量有一定影响,受此影响进口到港交货价格上涨明显。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