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价“三连阴”,日成交量降至不足6千手,国债期货上市后表现有些“冷”。就此现状,证券时报记者在业内调查后发现,多数专家依旧相对看空期债后市,目前投资者观望情绪较浓,机构大规模入场仍需时日。 期债市场成交清淡 昨日,国债期货延续弱势格局,成交量继续缩水。截至当日收盘,期债主力TF1312合约收报93.842元,较前日结算价下跌0.074元或0.08%,成交5375手,单日减仓89手。值得注意的是,周二期债市场交投极为清淡,合计成交量仅为5764手,较前一日萎缩54%。 “消息面上,刚刚公布的8月工业增加值、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发电量等经济指标好于预期,显示中国经济进一步企稳回升,对于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利多,利空国债期货。”国泰君安期货陶金峰指出。 其中,8月社会发电量同比大增13.4%;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7月的增速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高于7月增速13.2%;1月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3%,高于1月至7月的增速20.1%。 央行于周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3.90%,从上周起,央行削减逆回购资金投放力度, 考虑到央行货币投放相应减少,且季末节假日不断临近,货币市场利率可能不具下行空间。 后市看法偏空 据了解,债券一级市场方面,本周除了9月11日“13附息国债15”300亿元的续发行之外,另有包括“13附息国债19”、“7年铁道债”、“13国开42”在内的6只利率债将要发行,总供给达到1222亿元。“这将对原本已处于弱势的债券一级市场带来供给压力,从而进一步助推债券二级市场收益率走高。”海通期货分析师徐莹表示。 国内外宏观情况也支持目前债市偏空的判断。资金方面,A股的放量上涨大大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资金大量涌入股票市场,分流债市资金,加之中秋、国庆、季末考核将至,都将对资金面造成压力;海外市场波动带动美元反弹,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持续发酵,加剧新兴市场流动性持续流出。“‘13附息国债15’因为其最便宜可交割券的身份,成交空前活跃,由9月5日的收盘价96.8419下跌至9月10日的收盘价96.3296,下跌幅度达到0.53%。目前尽管现券交易主体未大举进入期货交易,但是期货疲弱走势引发了现券的悲观情绪,加剧现券下跌趋势。”徐莹称。 此外,国债期货交易三日,成交量逐渐萎缩,9月10日的成交量仅为首日的六分之一不到。前二十大会员主力合约TF1312持仓连续三日出现净空持仓,据此判断,目前市场对于债市仍是处于偏空预期中。 机构大规模入场 尚需时日 国债期货上市后交易量呈现快速下降,昨日全市场成交不足6千手。国债期货交投偏冷,此前业内已有预期。从记者了解情况看,期债市场的潜在交易主体——机构投资者,当前参与度仍有限,而个人投资者对于国债期货“炒新”并没有太大热情。 机构中少量券商、私募首日就已入市。“我们在国债期货上市首日就参与了交易,主要是为手上持有的现券做一些配置,以后会尝试一些趋势性交易,但现在不会把量做得很大。”上海某券商自营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多数机构在国债期货上市初期仍以试探性交易为主。 青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师孙志刚表示,之所以迫切参与国债期货,主要考虑到初期可能存在较大的套利机会。不过初期交易主要是试探性质的,也是抱着积极参与到这个市场的心态。而国债期货的主要投资策略有基差交易、信用利差交易、跨期套利、做市策略、趋势投资等。 券商、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相关政策虽然已经落实,但不少机构仍处于观望或是走流程阶段。加之国债现券最大的持有者——商业银行参与规则尚未明确、无法及时入场,机构投资者要成为市场主力还需时日。 而对以投机交易为主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国债期货波幅相对较小,吸引力有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国债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国债期货本身定价就非常复杂,交易起来一头雾水,市场波动也比股指期货要小多了,这几天股指期货这么火,个人资金肯定更愿意去做期指。”一位期货投资者向记者表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债期货上市之初,一切以维稳为主,保证金设置、持仓限制都较为严格,这也一定程度造成国债期货成交量萎靡的现状,只有期待交易现券的大户入场,增加套保套利需求,从而提振国债期货的成交量和持仓量。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