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有色董事长韦江宏日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因大型新矿和现有铜矿扩产项目在今明两年投入运营,全球铜市向供应过剩方向发展,对铜价形成压力,但供应过剩将使冶炼加工费继续上涨,利好我国加工企业。 有色行业要长期良性发展,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应加大对有色行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从企业内部看,重点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 铜消费需求或将反弹 证券时报记者:未来两年铜的消费需求如何?铜冶炼行业能否走出低谷? 韦江宏:中国未来几年铜消费需求可能反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电力部门的需求约占全部消费量的一半。电网改造、城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我国未来几年铜消费的亮点,具体来看,棚户改造、铁路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G、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都是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预计中国2014年精炼铜消费量将增加5%至850万吨。 ICSG称,因大型新矿及扩产后的现有矿场在2013年和2014年相继投入运营,预计季调后2013年和2014年全球铜矿产量分别增加约5.5%,至1760万吨和1850万吨,增长率要高于之前五年的1.5%的年均增幅。2013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将增加4.3%,至2098万吨;预计2014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将进一步增长5.1%,产量或达2205万吨。2013年全球精炼铜需求量将较2012年增长0.3%,至2060万吨。ICSG称,由于预期2014年全球经济前景良好,因此全球铜使用量料大幅增加。其预计全球其他地区的铜使用量或增加1.9%。权威机构的预计与公司商务部门的市场分析基本相同,我们认为铜精矿供应过剩将使冶炼加工费继续上涨,对于我国的铜冶炼行业整体是利好。 证券时报记者:你曾表示,废铜的减产会加剧市场电解铜的供应紧张,其对铜价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如何理解? 韦江宏: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废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铜资源,是进口精铜和铜精矿的重要补充,占中国铜原料的1/3,当前国内废铜全年供应量约100万吨,主要依靠进口。今年初,受供应商惜售和中国海关“绿篱行动”影响,废铜进口量减少。1-6月中国累计进口废铜206.5万吨(实物量),比2012年同期减少7.0%。 废铜短缺首先影响精炼铜产量,推动国内现货市场短期走俏。2013年5月,由于废铜短缺,江西铜业、金川集团和云南铜业三家铜冶炼厂共关闭了40万吨/年的精炼铜产能,部分以高品位废铜为原料的铜材加工企业,转向采购精炼铜,造成现货供应紧张;其次,由于精炼铜供应紧张,在价格下跌过程中,铜现货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价差结构转变为正。 近年来中国的废铜回收量逐步增加,但由于我国工业起步晚,到1985年铜消费才有较大突破。根据铜产品的生命周期(30年),1985年消费的铜将在2015年回收,中国废铜回收量将从2015年开始进入高峰期。但作为第一大铜消费国,铜消费增速持续增加,1960年至1990年的30年全国铜消费量为1257万吨,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铜消费量为1208万吨,与前30年基本持平,2001年至2011年的总消费量为4877万吨,是1960年至1990年这30年和1991年到2000年这10年的4倍。因此,至少20年内,中国废铜回收量都不能满足废铜需求,废铜依然依赖进口;若20年后中国消费增速放缓,废铜回收量才能弥补原料短缺。 值得注意的是,废铜短缺对铜价形成支持,但不是驱动铜价的决定性因素。环保、成本、经济效益和铜原料都是限制精炼铜产能释放的决定性因素,其中铜原料对精炼铜产能释放影响最大。铜产品循环利用率高达79%,随着前期铜消费积累量增长,可供回收的废铜增加,而新建矿山逐步投产、达产,原料供应增长也将推动产能释放。长期来看,精炼铜短缺将得到改善,但废铜对铜价的影响越来越大。 未来投资支出323亿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称未来发展方向是上游控制资源、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下游重点发展高端铜基合金产品,替代进口,目前进展如何? 韦江宏:在资源开发和控制上,铜陵有色坚持“立足安徽、扩展国内、开拓海外、内外并举”的资源发展战略,着眼全球配置资源。在策略上,对风险性大资源先由集团公司先期介入,待风险释放后再依条件注入上市公司。近些年,除重点整合周边及省内有色矿产资源外,集团公司先后和宝钢集团、甘肃省张掖市、内蒙古有色地勘局等数十家组织和地勘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多地的资源调查和矿权合作、基金项目合作工作。国际战略上,集团公司积极推进了加拿大阿其亚铅锌项目勘探进程,智利等国的风险勘探项目,成为中铝国际公司在香港市场的基石投资人,参与其在秘鲁的特罗莫克铜矿项目工作等。同时,公司积极提升冶炼废杂铜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目前正在建设40万吨废杂铜拆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其中一期工程今年下半年建成。 在下游的加工上,公司重点发展可替代进口的高端铜基合金产品,目前铜陵有色高附加值铜材产能已经达到国内第一。2011年以来,公司共有6个铜基材料新产品问世,先后建成了漆包线、磷铜材料、铜板带、电子铜箔、高导铜材等重点项目,多数产品实现了替代进口。为了进一步加强铜基材料研发,今年4月26日,安徽铜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铜陵成立,该联盟由铜陵有色发起,由铜陵有色等13家企业、合肥工业大学等5家高校院所联合组成。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发展资金来自哪里? 韦江宏:根据“十二五”规划,上市公司战略目标为实现“六个翻番”,具体是力争资源控制量、主产品产量、销售收入、利税、科技成果和专利数、职工人均年收入在2010年末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十二五”期间,公司安排的投资支出为323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利润留成及折旧70亿元,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在资本市场融资60亿元,银行贷款193亿元,确保公司的发展需要。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公司,对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有何建言建议? 韦江宏:有色行业近十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企业不仅是产能迅速扩张,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海外资源开发初现效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冶炼产能过快增长、高端材料开发能力薄弱等矛盾十分突出。 有色行业要长期良性发展,从外部看,国家应加大对有色行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从内部看,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重点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 从资源保障能力看,就资源量而言,中国是个贫铜国家,资源保有量少,含铜品位低,成矿规模小,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税收政策应避免重复征税,探矿方面应允许设立风险探矿基金,从事铜加工主业的上市公司应允许境外公司分拆上市等,多渠道为企业在海外开发资源提供便利,使资源类企业提高资源保障。 从铜冶炼产能过快增长看,近几年铜冶炼产能增长了二三百万吨,按这个速度建设,铜冶炼产能过剩已为时不远。一方面我国铜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冶炼产能的迅猛扩张,长此发展,必然造成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国家应限制铜冶炼产能的过快增长,对此,我认为,在产业技术升级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体现“保大压小”政策,发挥现有企业的规模优势、经验优势,对龙头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落后生产工艺,不允许无铜矿山的企业再兴建新的铜冶炼厂,提高产业集中度。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