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程序化交易 >> 程序化交易技巧心得体会

王文生:市场中不存在交易圣杯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10-16 13:32:52 来源:和讯股票
日前,济南量化投资学会会长王文生,和讯网《中国宽客》栏目的发布访谈。王文生前是山东两家私募的老总,并且是进入资本市场长达20几年的投资者。此次访谈,王文生带领两家私募其中一家的总经理李伟也参与访谈。

据王文生介绍,之所以成立两家私募公司并设计成合伙制的模式,主要是考虑到中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和体制,让公司架构更加符合法律的要求。因此产品定义为股权型合伙制私募基金。公司根据投资者风险好恶程度分为几类,比如稳健型模式、激进型模式。随着基金法的修订,随后又跟大的期货公司和基金公司进行合作,实行半阳光化的运作模式。

王文生结合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认为,这个市场没有圣杯,不管投资者以什么样的的交易模式参与到这个市场,不可能有永远不败的神话或奇迹。量化投资主要靠胜算取胜,尽管也有亏的时候,比如07年至今有两次较大的亏损经历,但是比其他主观性或拍脑袋想的方式胜算的概率更高一些。

以下访谈实录:

和讯网:各位和讯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和讯网和中国量化投资协会联合推出的“中国宽客”系列访谈,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济南量化投资学会会长王文生先生,王总同时也是两家阳光私募的老总,这两家私募分别是山东泰月文和投资有限公司和山东慧才添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另一位嘉宾是山东慧才添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先生。王总,李总你好!

王文生、李伟:你好!

和讯网:王总和李总对于量化投资的模型建立有多年的研究,今天我们就这些话题与他们展开探讨和讨论。王总,刚才在私下聊天的时候,我知道你在股市当中已经沉浮了20多年的老股民,那么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你进入到量化投资,在这一被大家看来全新的领域呢?

王文生:这个话题时间也挺长了,实际上开始做的时候还是做股票这一块,当时大学毕业以后也是自己一种兴趣,当时股票市场还只是对上海人开放,后来在山东青岛有了第一家,我们就投身到其中去了,这样到现在在这个市场已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1994年就开始接触期货市场,当时的这种操作纯是一种凭想象和凭感觉去交易,甚至去听一些消息等这样的模式。虽然也有赚钱的时候,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以亏的情况为多,虽然2002年我们也有在股票市场的项目,但最终这样的操作模式给我本人带来大多数是痛苦和亏损。后来开始接触,那时候不叫量化投资,叫程序化交易,我认为它的优势可以避免到人的弱点方面,从2006年、2007年开始介入这一块,现在在市场已经有做了6年的时间,这是我从完全的主观交易者演变为量化投资者的这么一个历程。

和讯网:李总,您是如何对量化投资产生兴趣,并走向这条路的呢?

李伟:我就算比较幸运的。我虽然接触期货市场时间比较晚,2007年、2008年进入,经过一两年时间也形成了自己对期货交易操作的理念和模式,因为我本专业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当时也很少有人提到程序化交易,那时候还属于比较新潮的词。在2010年,非常有幸能够进入到慧才添富,成为慧才添富资产管理公司的一分子。公司在这个层面上给了很大的平台,有专业的团队帮我们对市场的理解,交易的模型、理念给实现,通过大量数据的检测,给了你一个提升修正自己交易思路,交易逻辑,交易模式的机会,我算是赶上好时候了,所以就有了比较好的平台,直接在量化交易,量化投资模式上有了比较好的起点。

和讯网:刚才私下聊的过程中我也知道我们两家阳光私募所发行的产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而且在业内也有非常好的口碑。我想知道,我们产品设计是如何设计的?据我所知,阳光私募现在在市场的份额仍然还不是特别大,而量化投资产品可能是非常小的领域,在产品设计和推广方面,如何快速推广?王总能否介绍一下您的经验?

王文生:2007年,我们通过量化投资方式获得一些收益以后,当时有一个想法,能不能服务于更多的人,我自己给我们公司一个定位,能不能做成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的公司,让这些年轻人加入进来以后,有这样的事业心或事业成就感,这样我们开始设计第一款产品。当时定位一是考虑到中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和体制,设计成合伙制的模式,之所以成为两家投资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目的也是为了考虑到如何更加符合法律的要求,之所以当时我们把这个产品定义为股权型合伙制私募基金,我们的客户和投资人有股权转让的协议,他把钱入进来就成了股东的身份,然后我们把集合起来的资金投入到我们国家几个交易所当中去。这等于定义的产品是集合型的产品。

我们又根据投资者风险好恶程度分为几类,比如稳健型模式、仅需型模式,类似现在CTA账户形式。当时走这个路过程当中,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我们也感觉到中国整个金融市场对冲时代的来临,想走向阳光化,当时有和一家大型期货公司探讨,怎么能使它更阳光化一些,我们设计了一款封闭型的集合理财计划。模式是,因为投资者还有信任度的原因,我们让投资人入京,由期货公司作为第三方公示的方式,并且限制我们出入京的方式,来起到半阳光化的效果。为了让一些小投资者也能参与到其中,还有一款开放式的基金。

开放式的基金就类似于公募的开放式,月度打开,按照基金申购赎回方式,这样往前推进。后来李总这边也开始慢慢进入一些更阳光化的过程,比如和建行监管资金的协议,阳光化李总都参与了,让李总再给大家介绍介绍。

李伟:因为今年尤其2012年郭主席很多金融创新政策,我们也都很了解,新《基金法》的修订已经允许私募基金可以阳光化去运作,而且我们慧才添富在今年正式向证券基金业协会申请,成为它的登记会员,为下一步发行阳光化产品打开大门。同时在今年年初,我们也和行业内比较知名的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紧密联合,设计了一款我们自有的私募基金产品,我们叫慧才量化一号和慧才量化二号,这两款产品分别也在今年3月正式对外推行了,也对我们的特定客户做了定向的募集。募集之后,因为它目前的产品设计和刚才王总介绍的采取了我们实际管理的经验,也是向公募基金学习,专门做了分级设置。

这种分级设置基本在一个产品里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有些要稳健收益的,有要比较进取收益的,在我这个产品里都可以做集合,同时在资金监管上,和银行端也谈了很多先进的监管模式,让投资人投的放心,公示平台也在第三方网站和我们网站做及时的计算和公示,也做到了及时的信息透明和公开。慧才添富作为阳光私募来讲,在产品设计和推行上在业界走的还是比较先进的。

和讯网:刚才李总谈了分级基金,我知道现在公募基金也在推出分级基金,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的分级基金相比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呢?

李伟:目前我们分级基金的特点相比公募基金相比有很多地方是比较相似的,我们的优势在于:第一,在投资市场,投资方向上我会偏向于有更好的风险对冲的期货市场,公募基金现在大多数的投资方向还是证券和期货市场,对冲的是股指期货,我们从宏观对冲角度来讲,在商品、股指都做了更全面的配置,这样在收益的稳定性,风险对冲性上,我们私募基金和公募相比就具有更好的先进性,更灵活一些。 第二,在投资起点、投资门槛、认购方式上,和投资者有更多的交流,符合他们的投资喜好,而且更灵活。其他方式上,双方各有所长吧。

和讯网:目前据我所知,量化投资领域,大家对于量化投资大多数谈的都是如何赚钱,作为已经进入股市20多年的老股民。王总,我想请您谈一下,您在量化投资上有亏损的经历,大家在投资领域一方面要看到收益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风险。量化投资的风险是有多大?

王文生:从我这些年的交易经历来讲,这个市场没有圣杯,不管你以什么样的交易模式参与到这个市场,它不可能有永远不败的神话或奇迹,这个市场不存在圣杯的形式。就量化投资来讲,肯定也会有亏损,只不过它的投资方式是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待,可能它这样的方式赚钱的概率大一些,比其他主观性或拍脑袋想的方式胜算的概率更高一些。我作为量化投资参与到这个市场上来讲,也有过很多次亏钱的经历,但到现在为止,给我记忆最深的,从2007年到现在,我们有两次比较大的亏钱或惨痛的损失教训。

在每一个交易模型和量化模型当中都有适应期,刚开始做交易,我们比较单纯,认为发现了好的交易模式,认为它是畅通无阻的,也刚好赶上交易市场的情况,参与人数、参与主体结构,用这种方式交易的也不多,那时候我们确实获得收益比较高,没有想到它失效的可能性,或者也没有面临过这个问题。

在2009年交易体制变化和改动以后,我们用的一套模型是逐步进入失效的状态。作为量化投资者或者程序化交易者最重要的是坚持守纪律,用佛经的话来讲就是你知道这个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实际有的时候错误的东西你坚持得越久,损失越大,所以,我们经历了这样一次比较大幅度净值的回撤,权益的缩水。

再一次,我们在某一个品种的资金管理上,后来这个品种在设计时我们启动了多套交易模型,在某一个品种上加载的模型,在某一个时点,同一个方向的持仓远远大于它的上限,正好也赶上我们宏观面、政策面的调整,第二天我们知道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损失,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出掉这些头寸,非常幸运的是跌停板之前一分钟我们出掉这些头寸,避免了我们自身的一次崩盘。

所以,从量化投资来讲,我认为这个事情要一分为二看待,有它好的一面,自然而然也有它劣势的一面,不能把它当作真理或圣杯去奉行,因为现在参与的主体以及交易品种、热点、频繁上市新的品种,交易规则的改变都黑影响到这样的交易模型有效和失效的过程,从现在我的看法来讲,一套交易模型有效期在早期有过三年到两年的情况,不需要做任何调整,坚持就可以了。现在我们公司的经验来讲,它的有效期越来越短,使用效率在降低,这是我们面临比较大的新问题。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