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资产管理资讯

私募屡现大幅盈利 期货资管望“私”兴叹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10-22 12:02:36 来源:一财网 作者:杨柳晗
自去年11月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获批至今,近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虽然已经有近30家期货公司获得了资管业务,但是部分期货公司并未推出任何期货资管品种。投资者参与少、资金规模小、市场认可度低成为阻碍期货资管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

与此同时,仍未“阳光化”的期货私募却异常活跃,在取得不错业绩的同时,他们还借助第三方平台去向外界展示。

期货私募屡现大幅盈利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数据,纳入排行的44只期货私募产品在前三季平均盈利21.69%,六成产品实现正收益,4只产品净值翻番。而这些产品并非期货公司推出了资管产品,而是尚未阳光化的期货私募。

其中,“铖功程序化”于2012年8月成立,至9月30日该产品净值已经达到4.1775元。今年上半年,私募排排网对成立于2011年和2012年的58只管理期货基金绝对收益率进行了排名,共40只基金绝对收益为正,18只基金收益为负。收益排名前五的分别为铖功程序化、黑天鹅二号、康腾1号、凯丰基金、坚果1号,绝对收益率分别达到了106%、81%、79%、61%、56%。

有大幅盈利必然也有大幅亏损,“同禧程序宝”在今年前三季度出现了79.33%的亏损,目前产品净值仅剩0.2278元。虽然业绩排名靠前的期货私募收益率往往可以达到100%以上,而亏损比较严重的期货私募往往低至-50%。

由于国内期货私募规模普遍较小,市场认知度较低,缺乏类似银行理财产品和券商资管那样的推广渠道,期货私募多通过第三方平台展示自身投资业绩,比如私募排排网、CTA基金网等。

“部分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也有与期货私募合作的案例,这种合作中,期货私募一般是充当期货公司的投资顾问。”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不过,一位匿名期货资管研究人士告诉记者:“期货私募目前尚未阳光化,行业规范较少,因此如何展示业绩以及展示何时的业绩完全由自身决定,很多私募往往倾向于展示其较好时期的投资业绩,这也导致其展示的业绩并非其完整的业绩报告。”

期货资管多属高风险产品

与大量的期货私募的异常活跃不同,在获得期货资管资格的近30家期货公司中,多家获得资格的期货公司还是按兵不动,旗下并没有推出任何资管产品。虽然监管层尚不允许期货资管公开宣传产品以及业绩也是其市场认知度不高的原因之一,但是深层原因仍值得探究。

王红英还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期货公司期货资产管理的规模还是比较小,各家公司也就1亿~2亿元的规模。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投资者对于期货资管的认识理念尚未成熟。”

除了投资者认知理念尚不成熟之外,王红英还认为,期货资管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欧美资管市场专业主义至上,已经树立了比较好的公信力,而国内证券期货市场历史较短,缺乏相应的公信力。

在此前国债期货获批上市之际,多家期货公司就已经推出了专注于国债期货的资管产品,但是产品起步资金多为100万~1000万元,限亏比例高达20%~30%,属于高风险的产品。

“期货资管不能做固定收益,只能限制亏损比例,盈利后再分成,一般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的投资者。”王红英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目前期货公司的资管发展模式一般有两种,期货公司通过加强自身的投资和研发能力,由内部员工作为投资经理并发行资管产品,另外一种则是与尚未阳光化的私募合作,由期货私募担任投资顾问,期货公司负责销售产品。与前一种相比,后一种目前更加流行。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所谓期货私募阳光化,由期货私募作为投顾发产品,期货公司帮他们销售,这个不能算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只能算经纪业务的升级。”永安期货一位分析师表示。

受制于只能做“一对一”特定账户的限制,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与基金和银行合作的动力很大。上述分析师还表示:“相对于期货市场的规模以及期货公司的实力而言,我个人觉得期货私募还是很快的。期货公司可以做一对一的特定账户,一对多目前还没有放开,所以一般走基金公司通道,而银行是托管和优先资金提供者的角色。”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