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高频交易是年轻人的惯用模式,谁也想不到这位炒单手已经年过四十,从事期货交易已有20多年 他叫生安宇,说起话来很幽默:“我就是来证明年龄大也可以炒单的。” 偏好风险者盈利的步伐比一般人快一些,但从历史来看,会控制风险的人才表现更稳定、走得更长远。 做交易多少都得“留一手” 他是一位典型的炒单选手,在期货日报举办的全国期货实盘大赛期间用几万元起步,122个交易日内绝大部分时间交易豆油一个品种,交易胜率(盈利天数/参赛天数)高达74%,最终斩获第七届实盘大赛轻量组冠军以及最佳农产品期货交易奖第一名。 跟记者的交谈中,他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音,“我是大连人,20多年前也是有志青年”。 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东南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国企,却发现这项工作只有稳定没有发展,听说做期货挺赚钱,便开始参与交易。而1995年一次长线交易,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当时,我看玉米比较准,但玉米期货并不活跃。在朋友建议下,想试试并不熟悉但表现活跃的大米。低点买进、高点追加资金,没想到这时行情急转直下,逼得我忍痛砍仓。”前期苦心积攒下来的几万块钱所剩不多,这时生安宇心想:怎么也得给自己留点生活费吧!为了忘却这次交易之痛,生安宇决心复习考研,考完试一闲下来又再次打开盘面,此时他惊呆了:三个月的时间,大米竟然暴涨几百点! “我的判断没有错,只是行情回调没挺住。”带着剩余的生活费,他再次出发,并通过日内短线很快便获取了一部分盈利。随后,他做了一个人生小结:多少都得给自己“留一手”,别把自己逼到绝境,这样日后还有可能翻身;市场不会看轻自己,不是说钱多就会得到市场垂爱,钱少一样可以生存下来。 不跟别人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风雨过后见彩虹,有时候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的励志故事。真实的人生是几经挫折终于把交易做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生安宇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整天熬夜看盘,前几年真觉得没什么,后来一看盘就紧张、呼吸不畅。” 记者问道,生病的十年间在做什么?他笑了,说出来可能旁人无法理解,十年真的什么都没做,没有注销期货账户,没有停止关注市场和盘面,也没有尝试过其他工作,“因为在我心里,自己最适合从事期货交易,这就是最好的工作”。 在一个漫长的十年里,他停止了交易,随着身体逐渐恢复,于2009年重出江湖。可是,这次没做多久就蒙了:以往拿手的日内短线交易现在屡屡亏钱,百般尝试都是徒劳。 “大概是我离开市场太久,已经不适合再做交易了。”到了万分沮丧的地步,他决定寻求新的交易模式,因为现在的行情变化多端、上蹿下跳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跟过去差异很大,再做日内短线会跟不上节奏,反而不如试一试炒单。“我胆子比较小,睡眠也不好,炒单不用过夜,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由于手续费的提升,不少炒单好手都正在考虑转型的问题,对此他比较淡定,明确表示会坚持现在的交易模式。“也羡慕那种同时用好几种模式、做好几个品种的,但我不跟别人比,因为非常清楚自己的心态和能力。”说完,生安宇思考了一下:将来可能会考虑程序化,因为可以省去一部分精力。 严把风控有助于交易稳定、长远 做交易要学会自信,更要懂得谦卑,有经验的交易者都会这么说。谈起这些,他感慨颇多,曾经的一位朋友当年拿几万元进来,很快便赚了一百多万元,盈利能力没的说,但是也短时间内便把钱赔了进去,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最后朋友赔完身家后彻底离开市场。 “真的很可惜,这样的例子我见了不少。期货市场不相信眼泪,稍有不慎就会被市场淘汰。现在年龄大了,也没有那股子雄心壮志了,只是更明白风控的意义,有舍才有得。”他认为,偏好风险者盈利的步伐比一般人快一些,但从历史来看,会控制风险的人才会表现得更稳定,走得更长远。 至于为什么在本届比赛中选择只做豆油,他回答期货日报记者说:“真有点儿不知道如何解释。豆油和棕榈油走势相似,但是我一做棕榈油就找不到感觉,可能豆油最适合我吧。我也算过一个账,豆油从总价和手续费的比率来看比较划算,所以只做豆油。” 从本次大赛交易的情况来看,生安宇在一直履行严格的风控。用熟悉的交易模式做熟悉的品种,有盈利就出金,绝不轻易放大交易头寸,顺的时候多做、不顺的时候少做,绝不勉强自己,发生亏损就立即砍仓。对于这次比赛中盈利规模非常大的几天交易,他回忆不上来:成绩总归是过去,未来在市场上还是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这一生的精力都献给期货了,这个东西让我欢喜让我忧。”多年来,做过长线、做过波段、做过日内、做过高频,经历过辉煌、失败、重病、东山再起。相比“滚雪球”式的交易理念,他现在更青睐于平稳的盈利模式,并且绝不会因为刺激去赌风险大的交易。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