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冬天,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 建设现代农业指导意见》提出,适时在商品交易所推出东北优势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新品种,粳稻成为首选品种。 当前,我国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期货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期货交易体系,未来粳稻期货的推出,不仅能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而且将为我国“三农”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我国粳稻有约13200万亩的种植面积、6800万吨的年产量,粳稻产业包括辐射34个省市的购销网络,超过3000余家的大中小加工企业以及完整的种植、收购、初加工、精深加工、终端销售产业链条。推动粳稻期货上市,符合当前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粳稻期货于农业——助推传统产业调整升级 传统稻米产业的上中下游,主要涵盖了种植户、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和终端销售商等,但是市场表现为“大而不强”。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粳稻产业链条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终端销售从粗放批发向品牌化运营转变,稻米油、淀粉糖、小包装品牌大米等新型市场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 为了满足粳稻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助推产业升级转型,积极引入粳稻期货等交易工具成为当务之急。引入粳稻期货等交易工具,一方面可以帮助产业客户实现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功能,另一方面可促使产业发展实现一体化、现代化和专业化。一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都将会因期货等创新经营工具的应用而步入发展快车道。 以稻米加工企业为例,结合粳稻期货制定的经营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根据粳稻期货持续波动的价格特点,推算出目前及中远期的稻米价格形势,实现企业采购定价的标准化。二是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存在的价差,积极参与套期保值业务,降低经营风险,锁定利润。三是期货市场可以作为企业买卖粳稻现货的交易平台,利用交割月的特点,帮助企业采购或销售符合要求的粮源。如此一来,企业利用期货平台,就能完全告别随行就市收购的粗放经营方式。 粳稻期货于农村——改善种植结构和区域流通 农村地区是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根基,而期货交易也顺应了新型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趋势。近五年来,水稻、玉米种植效益较高,在此冲击下,大豆面积连年大比例萎缩,部分产粮区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粳稻期货对农村地区种植结构的影响来看,到目前为止,粳稻是包括大豆、玉米等在内的作物中种植投入成本最高的品种,但是其种植面积增加的趋势并没有因此受到抑制。在连年增产丰收的背景下,未来粳稻的供需结构将会迎来较大调整,而粳稻期货的推出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种植结构的中远期调整起到重大作用。 从粳稻期货对农村地区的区域流通影响来看,期货价格的波动带来了不同粳稻种植区相对盘面升贴水数值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现货市场在期货市场影响下涌现出的交易机会。除了传统的北粮南运模式,更多的区域间流通机会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粳稻期货于农民——增强种植经营信息化的理念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开始利用互联网信息及时了解期货及现货市场情况。以笔者亲身接触的多位农民朋友为例,他们均对期货交易有所了解,有部分已经参与到期货交易中来。根据这些新型农民的反馈,期货作为一种发现商品中远期价格变化的工具,能够比较客观清晰地为购销提供参考依据。 在积极推进粳稻期货上市以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对发展至今的传统粳稻现货市场存在两大忧虑。 一是政策市场忧虑。200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粳稻等稻谷最低保护价收储政策,在保护价连年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粳稻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价格在保护价的支撑下缺乏灵活调整性,供需关系与价格的规律性未能得到体现,社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断下降。 二是市场化忧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依靠稻米自身供需关系灵活调整价格、充分实现市场的流动性。但在种植成本偏高、市场定价体系完全自由化的背景下,市场又暴露出“谷贱伤农”的问题,产业运营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加重。 在我国经济增速回落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中,传统的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在利用粳稻期货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的基础上,政策制定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会得以增强,这将更加有利于粳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全球大宗商品金融属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粳稻期货的上市必将在服务“三农”经济过程中发挥它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