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由于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偏低及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种棉收益下降,我国内地(新疆除外)棉花面积逐年减少。不过,今秋在山东省滨州、潍坊、德州等棉田里出现的机械化采棉场景,使市场对棉花生产又有了信心。 机采棉试点增收明显 与先进植棉大国相比,我国棉花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比较高。在美国,籽棉采摘成本约80元/亩,仅为我国人工采棉成本的1/5-1/16。美国生产50公斤皮棉用工量平均0.5个工日,而我国高达12个左右。 2013年,山东省供销社在全省5个县进行从棉花播种、喷药、化控到采摘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此后,棉花培苗只需5天,喷药仅需4天,耘地锄草仅需3天。往年全县男女老少齐上阵,如今只需两台400马力拖拉机作业。机械化的推进不算机械采收的收益,仅播种、田间管理环节,每亩就节支近100元,同时解放了村里80%的劳动力,他们或外出打工,或自主经营,或在社区干活,每人每天收入都在100元以上,一年按8个月算,每人每年收入24000元左右。据测算,按亩产450斤籽棉计算,每亩棉花机采较手工采摘节支300元左右,加上播种、田间管理节省的人工100元,每亩能增收节支400元以上。 机械化是根本出路 棉花用工多、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当前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原因,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根本出路。 采棉机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的棉花是由机器采摘的,美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农业发达国家机械化收获率达100%;西班牙、保加利亚和希腊等中等农业发达国家的部分棉花也是由机械采摘;农业欠发达国家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机采棉技术发展较快。 目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2012年机采率仅为8.26%,且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区,黄淮海棉区机采试点仅刚刚开始。2013年深秋在山东滨州、潍坊、德州及河南安阳等地的机械采收试验表明:摘锭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7.4%—93.3%,采收效率为7—10亩/小时,含杂率约7.4%;指杆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6.3%—92.5%,采收效率为6—8亩/小时,含杂率约为10.8%。 为解决我国棉花机械化的需求,山东省供销社直属企业天鹅棉机公司及其在美国的研发中心联合国内知名研究所,经过5年共同研发,成功研制出完全民族品牌的采棉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依托行业科技专项也研制了复指杆式采棉机。上述两企业还研发了配套的籽棉预处理装置,采棉机采摘的籽棉,经籽棉机载、场地预处理装置处理后,被送入人工手摘棉轧花车间,完成轧花直到皮棉打包的整个流程全部实现机械化。 棉花全程机械化需合力推进 推进和普及机械采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在黄淮海地区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群众认识不足,多处于观望状态。二是要选育适合内地气候和机采特点的早熟品种。三是机采棉的种植模式与人工种植不一样,要慢慢适应。四是采棉机价格昂贵。目前我国的采棉机多是进口机械,每台200万元以上,在没有面积作保证的情况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不敢购置。五是目前的轧花厂没有与其配套的清杂工序,要加工机采棉就要花钱投资增加清杂设备。 提升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内机械设备企业的创新;需要从棉花品种、栽培、管理到采收各个环节机械化同步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布局,农业、农机、供销、农技推广等部门相互配合,提供技术支持;需要政府对购置采棉机的资金补贴。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