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定价权争夺中国期货市场负重前行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11-26 08:35:49 来源:一财网 作者:卢进
[ 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大宗商品贸易中的话语权,而非定价权。商品价格形成过程中能够反映出作为主要买方的中国的声音,从而使得商品贸易环境更加公平,这才是我们期货市场现在需要追求的目标 ]

用了10年时间,中国期货市场走了国际市场需要花上百年才走完的路,后发优势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不过,尽管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快速提升、成交量大幅增长、影响力不断增强,依然没有改变一个尴尬的现实,那就是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体系中,商品价格的定价权依然被欧美的期货市场所把控。

在过去10年中国期货市场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定价权”成为国内期货人提及最多的词汇,而获得定价权,也一直是国内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纵观10年国内期货市场的成长之路,国内期货人对于获得定价权的态度其实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最初对中国在商品贸易中定价权的缺失感到异常悲痛和不平,进而对定价权的强烈渴望,到自我反思强化自身发展,再到坦然面对徐徐图之。

可以说,争夺定价权,对于中国期货市场而言,既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也是一股强大的推力,10年来中国期货市场负重前行,但是前进的脚步却很坚定。

定价权之殇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首次在党的会议决议中写入期货市场的发展方针。2004年,《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期货市场也迎来了腾飞的时机。

政策对期货市场的支持,其实也正好适应了中国经济的需要。2003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强,在很多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中,中国从净出口国快速转变成净进口国。中国也快速成为很多商品的全球最大进口国。

然而,我们虽然成为部分商品的最大进口国,却在商品定价上没有与之相当的权利,被迫接受国际市场中既定的价格成为国内企业无奈的选择。

于是,我们的大豆压榨企业经历了2004年的“大豆地震”——2003年底,中国大豆进口量快速增加,国际大豆期货现货价格快速上升,到2004年4月份,大豆价格到达顶峰,而当中国大豆采购高峰过去,国际大豆价格一落千丈,致使国内企业亏损严重。在那一波大豆价格涨跌之后,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这种高位埋单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大豆市场,在铜、天然橡胶等市场中也屡见不鲜。总之,中国买什么商品,什么商品价格就涨,而等到中国买盘结束,这些商品价格又快速下跌。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固然有需求的周期性变化的因素,但是另外一个更大的原因则是,商品定价的权力不在作为买方的中国手中,当我们要买商品的时候,国际市场已经先把价格抬高了。

对于定价权的缺失,让我们企业和管理层明白了,在现行国际贸易体系中,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直接体现为该国在该种商品全球市场中的国际影响力。由于商品期货市场具有集中交易、交易成本低、信息容量大的优点,已经成为现行大宗商品定价体系的核心,商品期货的价格成为相应大宗商品品种国际现货贸易定价的基准。

因此,中国期货市场在腾飞初期,就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不仅要发挥其基本功能——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而且还要进一步帮助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获得定价权。

先要“话语权”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虽然我们急切地希望获得定价权。但是,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中国企业高位埋单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大豆贸易中、在铁矿石谈判里、在有色金属进口上,我们依然面临定价权缺失的尴尬处境。

不过,和最初的迫切心态不同的是,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国内期货人更多地意识到定价权并非一天两天就能争夺到手。对于争夺定价权的问题,国内期货人的态度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变。

“定价权的说法显得过于霸气,只有底气不足的人,才动不动就希望得到定价权。”2008年,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国内一期货交易所负责人如此说,“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大宗商品贸易中的话语权,而非定价权。商品价格形成过程中能够反映出作为主要买方的中国的声音,从而使得商品贸易环境更加公平,这才是我们期货市场现在需要追求的目标。”

确实,虽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大豆价格依然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作为基准,铜则主要参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期价,但是这些商品期价的变化已经受到了中国期货市场相关品种的影响。

2007年,国内一大型铜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就指出,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铜价和LME铜价的变化已经相互影响,亚洲时段,上期所铜价的波动主导全球铜价的变化,而隔夜LME铜价的变化则又会影响上期所铜价第二天的开盘走势。“这种变化不单单体现出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后影响力的提升,更体现出中国在全球铜贸易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的增强。”

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国内期货参与者和管理者逐渐意识到,只有将国内期货品种做好,使其功能发挥得更充分,那么才更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

而从国内相关品种的期货价格波动特性来看,在2004年之后的两三年时间中,多数是跟着外盘价格在波动,往往外盘的变化就决定了该品种在国内期货市场中的全天走势。而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逐步发展,国内品种的期货价格波动也越来越有“个性”,受外盘影响的程度也逐步减小。这样的价格更能体现中国国内供求基本面状况,相应的这样的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国际相关商品期价波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

厚积才能薄发

如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金融市场通过金融衍生品继续控制着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这就说明,目前市场的游戏规则是谁的金融定价能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达程度)越强,谁就能牢牢控制住定价权。

要获得定价权,我们就必须认清这种规则,适应这种规则,并利用这种规则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也正是按照这种路径在前行。

首先,国内各期货交易所正在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通过打造区域化乃至全球化的期货交易中心,提升交易所相关商品期价的国际影响力。上期所推出保税交割制度、国际金属品牌的注册制度,以及部分商品的夜盘交易;大商所不断与境外期货交易所的合作等都显示出国内期货交易所国际化进程在加快推进。

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则为上海成为全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更加有利于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推进。

其次,2012年之后,中国期货市场迎来了一轮超常规的发展,新品种推出速度大幅提升,期货公司的创新业务不断展开。国内期货市场的广度和辐射面得以加强,其服务于国内经济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与国内经济状况更加匹配的期货市场,必将更能在国际市场中体现中国的影响力。

再次,一个以散户交易为主的市场永远无法形成定价权。在经历了2011年对过度投机的抑制之后,中国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正在发生转变。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开始增强,而期货交易所也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