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资产管理资讯

资管理财计划本月或面临赎回压力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12-10 20:25:43 来源:证券日报
“在目前年末的时点上,资管类理财产品的优势并不明显:一方面,目前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路飙升至6%、甚至更高,资管类产品在收益率上已经略逊一筹;另一方面,资管类产品虽然是开放式,但目前首批产品通常每月定期开放一次,其流动性与1个月期限的产品相比也相差无几”,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资深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排除部分投资者在年末时点以前选择赎回资管类产品,并重新购买传统理财产品的可能”。

与其观点形成呼应的是,昨日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推荐的产品大多是传统类型,在被记者问及资管类产品时,更有理财经理坦言,“这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并不比本行其他中短期产品的收益率高,风险等级及购买门槛却略高”。

资管类理财产品酝酿扩大规模

据媒体报道,试点银行的第二批理财资管产品在按照节奏推出或酝酿推出,多数试点银行都会在12月份发第二批产品。此前更有业内人士预计,银行理财资管产品对接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发行规模年底前有望达到3000亿元。而目前银行发行的产品中只有理财资管产品可以投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这意味着年底前理财资管产品的发行规模应大于3000亿元。

某银行理财客户经理也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最初的申购期对于产品的规模限制比较严,目前解除封闭后产品就可以根据投资者申购的情况扩大规模了,“没有严格意义的上限”。

据了解,在第一批理财资管产品发行时,除了工行等少数银行发行规模较大外,多数银行发行规模较小,甚至有银行将产品成立上限设定为1亿元,远小于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

净值高低决定投资者是否买账

不过,资管类理财产品能否“做大”并非完全由银行决定,投资者的态度才是发行成功与否的核心。

记者昨日随机抽取了首批发行资管计划相关银行的部分网点,并通过现场和电话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多数客户经理对于资管类产品仍然不够熟悉,需要记者反复提醒、甚至是提供产品代码才能想起相关产品。更有理财经理坦言,“这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并不比本行其他中短期产品的收益率高,风险等级及购买门槛却略高”。

而投资者方面,在某国有大行网点,购买传统理财产品的人较多、甚至需要排队,但在记者观察的时间段内,并没有投资者现场预约或申购资管类产品(当然,投资者通过网银申购的可能性仍很高);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则表示,“银行每天会对资管类产品的申购和赎回进行清算,现在通常都能够买到”,而该行的上述产品在成立初期十分火爆,当时投资者很难获得申购额度。

“投资者的态度主要取决于"相对收益能力"”。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资深人士表示,“简单来说,资管类产品的净值增长或者说是一定期限的收益率可以跑不赢信托、但是应该要跑赢短期理财产品,因为二者所依赖的投资者有高度的重叠—都是重视流动性和收益率双方面”。

另据了解,11月以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发行利率保持了上行态势,现在发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利率起码在7%以上。随着年底临近,市场普遍预计资金面将更加紧张,这意味着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利率继续上行的可能性较大。不过,由于该工具的流动性受限,银行在临近赎回期时通常会降低该类资产的配置。

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飙高

银率网统计的北京地区“预售+在售”理财产品清单显示,截至12月9日,有12家银行发行的20余款非结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超过了6%,这一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6月底“钱荒”时。而且,由于临近年末考核时点还有三周时间,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冲高显然还未发挥到极致,2013年的最后一周很可能是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的阶段。

从目前20余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发行银行分布来看,股份制银行“吸金”的意愿最为强烈,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的发行银行绝大多数为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次之。具体来看,12家银行中,股份制银行8家、城商行3家、国有大行1家。

上述产品中,时间期限的分布比较宽泛,期限最短的产品仅35天,而时限最长的则达到了一年。“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考虑,并非时限越长对银行越有利”,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资深人士进一步解释称,“目前的吸储成本比较高,部分银行宁可发行短期产品,以便于明年流动性宽裕时降低吸储成本,也有银行愿意一劳永逸,于是将产品的时限尽量做到中长期”。

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飙升,对于资管类产品形成了压力。该人士表示,“按照目前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甚至纷纷"破六"的态势,不排除部分投资者在年末时点以前选择赎回资管类产品,并重新购买传统理财产品的可能”。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