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在大商所上市,上市之后铁矿石期价也并没有出现暴涨暴跌局面。它的上市标志着黑色金属期货产业链的完善,也标志着我们在争取铁矿石定价权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未来即将上市的原油期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南华期货研究所 在万众瞩目当中,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在大商所上市了,自10月28日上市首日迄今已经运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么,在这一个多月时间内,这个被赋予了太多历史使命的品种表现究竟如何?就让笔者来盘点一下关于铁矿石期货的那些事儿。 价格运行特征:现货高高在上 铁矿石期货各合约挂牌时,除了1405合约的基准价为960元之外,其他合约基准价都设置为950元。按照当时的现货价格来看,这个基准价是偏低的。以青岛港进口的澳大利亚61.5%的PB粉矿为例,该矿在10月18日报价为915元/吨,我们按该矿粉的一般特征将其折算为干吨,并且调整为标准矿报价的话,价格为1011元,可见交易所的挂牌基准价明显偏低。 上市之后铁矿石期价也并没有出现暴涨暴跌局面,在这种温和的市场格局下,现货升水成了定局,不管是连续合约还是活跃合约都对现货贴水。目前连续合约即1403合约对现货贴水基本在50元左右, 1405合约对现货贴水则在70元左右。虽然按照正常的持仓成本来讲,期货1403合约对现货应该升水40元左右,但现实明显相悖。或许这正反映了投资者对于铁矿石当前供需的认识以及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不过,我们可以从基差变化明显看出其近期逐步缩小的态势,虽然并不一定有规律,但是我们可以合理预期,如果有冬储行情存在,那么这种价差格局会得到一定改善,后期可能会继续缩小。 从期货价格的运行趋势来看,铁矿石期价跟现货价格虽然大体趋势一致,但是背离的时间也比较多,比如上市后的几个交易日以及11月初的几个交易日。这也充分说明了矿石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还比较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产业客户在铁矿石市场当中的参与程度还比较低,投机资金的力量比较大,所以才使得期货价格跟现货价格出现背离。所以,铁矿石期货想要在矿石定价权当中占据主导地位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价差结构:远期贴水VS螺纹钢的远期升水 从期货合约之间的价差来看,铁矿石各合约之间基本是远期贴水的结构,这跟螺纹钢的远期升水明显不同。铁矿石的这种升贴水结构跟其当前的市场状况可能并不是非常相称,不过这可能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即铁矿石的产业格局可能会逐步从短缺走向过剩。 实际上,螺纹钢远期升水的格局跟其产业状况也是不相称的,因为钢铁是个产能过剩的行业。期货市场目前已经有了焦煤、焦炭、铁矿石和螺纹钢,理论上来讲,我们在期货市场可以虚拟出一个钢厂,其成本由焦炭和铁矿石期货价格决定,而其钢材销售价格由螺纹钢期货价格决定。假如我们将销售跟成本之间的差额定义为盘面利润的话,那么这两个迥异的期限结构就给了我们很多的投资机会,因为远月的盘面利润明显偏高,钢铁行业目前实际的利润率却非常低,假如我们以实际为基准,那么远期盘面利润肯定会向实际靠拢,所以做空盘面利润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成交和持仓:激情退去后有点倦意 铁矿石期货上市之后的成交变化,也没有逃脱像其他新品种上市后那样步步走低的局面,上市首日铁矿石期货总成交量达到了33.8万手,但之后再也没有超越过这个数据,之后成交逐步萎缩,到目前每日成交仅在几万手徘徊,市场的炒作热情很快就退去了,似乎进入了倦怠期。 持仓的表现相对好一些。合约上市之初持仓量并不高,不足8万手,可能是上市之初价格波动剧烈,资金短线交易的机会比较多。之后持仓量逐步增长,到11月上旬末时持仓已经达到了13.9万手,不过目前持仓略有回落,在12.7万手左右。成交持仓比或许更能反映市场的变化。上市首日铁矿石期货的成交持仓比高达4.3,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交易都是日内短线完成的。之后成交持仓比逐步回落,到11月初的时候基本上降到1左右,而到目前成交持仓比继续下滑,基本在0.3-0.5的位置,这说明资金的炒作热情大大降低。 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而言,成交持仓比通常是会小于1的,但是对于当前的铁矿石市场而言,并不意味着它成熟了,或许这正是一个需要警惕的地方,因为它的市场流动性在下降,而流动性比较低恰恰会给产业客户的介入造成障碍,也就使得品种难以发挥对产业服务的功能。 从上文所述成交、持仓、价格运行、现货升贴水以及合约间期限结构等方面来看,铁矿石市场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性,这些特性随着未来铁矿石期货市场的运行成熟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除了上述之外,实际上,铁矿石期货在制度上也有一定的创新,比如交割制度当中的提货单交割。但是由于目前距离首个交割合约的日期尚远,所以提货单交割的尝试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不过这并不妨碍铁矿石成为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期货品种,因为它的上市标志着黑色金属期货产业链的完善,也标志着我们在争取铁矿石定价权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未来即将上市的原油期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