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期国内流动性的持续发酵,钢材期货价格节节攀升,并带领国内钢材现货价格大幅反弹。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带来经济稳步回暖,建筑钢材供需关系缓慢改善成为助推力之一,而铁矿石谈判陷入僵局也提升了市场的成本预期。我们认为钢价虽然短期强势特征明显,但在下半年有可能步入中空格局。 公开市场重启正回购意味着流动性即将回归可持续增长 上周央行一改惯例,突然提前公布金融运行中两个关键数据,即新增贷款达1.53万亿,存款增加2万亿。因此,上半年国内累计信贷投放达7.4万亿,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也超出了央行的预期。这或许是上周公开市场操作重新启动91天正回购,并且回购和央票的招标利率都出现上升的原因。此举表明央行在保证回笼量和稳定招标利率两个目标不能同时满足的情况下,以满足前者为优先原则。历史上当公开市场操作的招标利率低于二级市场水平时,最终招标利率都会逐步上升与二级市场接轨。我们认为,尽管招标利率的小幅上升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已开始转向,但显示央行对流动性的态度已发生微妙变化。从二季度例会中的措辞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其更多地强调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风险管理,而不再是保证流动性充裕。由图1可以看到,5月份M1和M2同比增速分别为18.69%、25.74%,持续三个月维持高位,严重偏离了可持续增长空间。理论上,在不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情况下,长期新增货币应该等于名义GDP的增加值,近期M1和M2增速显然超过了可持续增长的区间。同时,货币政策作为对抗经济周期的工具,它是领先于经济周期的。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回暖势头确立,货币政策发生微调的可能性也极大。 全国建筑钢材中间商库存依然高于均值水平 截至2009年7月10日,Mysteel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为320.473万吨,线材库存为1.064万吨,螺线库存已经在此数值波动多周,市场供需力量短期达到均衡。 从产量上看,2009年1-5月螺纹钢累计4670.5万吨,同比增长19.6%;线材累计生产805.39万吨,同比增长8.4%。在宏观经济回暖、钢材价格回升的刺激下,钢铁厂螺线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会成为下半年钢材市场的一大隐患。 从需求来看,虽然全国楼市成交量持续升温,日均成交量超过了2007年度的水平,部分城市楼价也出现了大幅反弹,一些机构的观点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全面复苏,但我们对其可持续性表示质疑。楼市日均成交量虽然超过了2007年度的水平,但商品房库存并没有降到2007年同等的水平,而在金融危机过后,房地产企业信心普遍不足,很难出现2007年新开工面积大幅增长的局面,我们预计需求很难跟上供应的步伐。消费旺季过后,全国建筑钢材中间商库存依然会处于较高水平。 钢材成本连续上涨后将得到修正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铁矿石长协价并非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供求情况。由于国内铁矿石进口贸易市场混乱,国内钢铁厂经常被三大矿业集团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中钢协虽然尝试了各种办法,但收效甚微。近期,力拓间谍案被炒得沸沸扬扬。在这个时点爆出此案难免让人们把其与陷入僵局的铁矿石谈判联系起来,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钢协整治铁矿石进口贸易市场的决心。以此来看,中国与三大矿业企业签订的铁矿石长协价低于日韩并非奢望。而对于焦炭、炼钢原料、海运费等成本,在流动性发酵局面不复存在、美国信用卡违约率继续攀升的情形下,均有可能出现大幅上涨之后的修正。 结论 综上所述,就像二季度货币供应量成为主导钢价的主要因素一样,在供需没有明显好转,成本持续在底部振荡的格局下,货币政策仍然会成为影响钢价的主要因素。以史为鉴,1994年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M2的大幅波动都给楼市、股市、商品市场带来剧烈的波动,而在此期间,基本面因素被淡化。如果单从国内宏观经济数据上来考虑,下半年很多同步和滞后指标,如GDP、物价指数等,均将大幅回升,海外经济形势也将逐步好转。然而,由资金推高的楼市、股市、商品市场缺乏基本面基础,许多宏观经济指标和行业数据虽然出现了大幅反弹,但离历史平均水平仍然有着不小的距离,如GDP同比增速,今明两年最好也不过8%-9%之间;如全国建筑钢材中间商螺纹钢库存达320.473万吨,明显高于250万吨左右的历史平均水平。当货币因素不再发酵,我们重新回到基本面的时候,我们发现宏观经济、钢铁行业全面复苏仍然任重道远,前期货币因素推高的资产价格反弹将得到一定幅度的修正。因此,我们认为钢价在中期有可能出现上涨后的修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