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诚基金投资管理部数量分析总监吴雅楠:大资本时代下的创新,可能会面临三个配置,一个是资产的配置,我觉得国内也应该在今年或者是在以后的趋势把对冲基金作为资产配置的类别来补充到整个机构的投资组合当中。对冲基金不一定是量化投资的方式,但是量化投资是很大的策略来源。 第二个是策略配置,因为单策略的话很容易失效,或者波动性很大,未来我觉得整个策略的配置,或者多策略的方式,而这个里面是牵涉到不同策略,或者哪一个策略好,哪一个策略坏,这个是量化投资的优势。 第三个配置是能力的配置,基金管理人的配置,能力的配置是在大资产时代下给我带来一些全新投资组合理念和创新的方式。 关于量化投资的风险管理 龙之量投资CEO王继忠:我对401K后风险管理的理解,第一、你的事业范围之内是怎么处理,很多风险因子的行为,也没有包括中国央行的行为,所以在处理这个全球宏观风险的时候你怎么来识别,来定量。 第二、风险是关于相关性,包括能够风险也好还是多一次模型,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你是怎么来处理,怎么了解的,是选择相关性高的,还是相关性低的,还是选择没有相关性。你在构造组合的时候,你一般选择哪两个策略,这两个策略你是怎么来相互之间的平衡。 第三、是相关性的破坏,美元跟黄金的相关性是负相关,但在金融危机中和黄金是正相关,这个是怎么来观察市场。 林成栋:你程序调试再好也是存在问题,甚至你过去很好,说不定哪一年存在问题,那要怎么处理?我们的风控是分两块,首先是说策略本身,一方面是经过严格的测试过程,从理论测试到他们所说的测试,就像是一个工厂一样的,你们是需要一套流程的,同时策略本身的相关性,而且策略要多,你靠一个策略,你可能在某个阶段非常好,你从这个层面做一个工作。 第二个层面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比如说最大的亏损不能超过多少,我开放了一套风险控制的软件,很简单,你这个单天亏损,我定的是2%,那它会报警,至少说我把风险放在可控范围内,然后再来讨论原因。海外风控非常复杂,中国能玩的东西特别少,理论联系实际,用一些简单办法会更有效的。 还有一些风险,从投资角度,一方面,我觉得流动性不够,另外是面临越来越低的风险,你可以换个思路,期权出来以后,这也是提高你的组合收益的一个方法。 申毅:风险大的大仓位的拿的时间较短,风险小的仓位小的可以时间长一些,就是敞口来说。每次交易都有一个地区性的基准,在国内是沪深300。如果不谈敞口来说,我的组合跟你的基准误差比较大的时候,那么第一个就是仓位要有多大的考虑,第二个是持仓时间长短的考虑。 在海外交易的时候,个股是完全不关心的,除非是有特殊事件的发生我们是从不干涉电脑交易的,回国内以后这个方法是显然不通的,反而往基本面的方向去努力了,所以这个也算是降低风险的方法,否则光靠指标很好。 前美国高盛董事总经理朱天华:风控成熟是最好的事情,没有好的风控可能无法长寿。我个人不太喜欢用stop loss,因为stop loss是一直在交易,只是说你最多可以是多少钱把它止损掉,我个人觉得是退出的更好,而不是在极端的情况下止损没有用。 风险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包括我们程序本身进行不断的修改,有时候因为我们需要很快的修改bug,来保证你的修改不会导致大的非常明显的错误,这个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有两个:一个是预判的环节,我们仍然要操盘几个小时,保证它不会出大的问题,而是明显的问题,因为有的bug会疯狂的进行交易。第二个我们看到很明显交易量非常大的数据后把它降下来,然后每次新的改动之后又Replay,用新的据看它是否会做疯狂的事情 关于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陈继武:国内私募基金生存状况包括公募基金压力很大,原因就是渠道压力太大,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真正走到国际化,那第一个是迎接老外,关键问题是迎接他的资金。因为我预期人民币的国际化会速度会加快,人民币的资金肯定会走出去,但是外国的资金我们看到热诚的在往中国走,我想在这个阶段通过引进老外这是公司的策略。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自己建一个渠道,这个渠道可以为全国的私募和公募服务,下一步就是在中国真正基金行业建一个发基金的平台。 吕俊:以后阳光私募这个词就可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以后我们就是对冲基金,以后我们就是要坚决的对冲基金这条路,能够做到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我给客户提供稳定的回报,一年百分之十几,二十几也可以,少的时候你也可以赚钱,始终保持让我们的客户得到稳定收益的特定的资产类别。 李振宁:我们做两方面,股权投资也做一点,但我们做的规模不是非常大,我做了9家,其中4家已经上市了,还有3家排队,现在也是找最有可能上市的公司。 还有一块是做阳光私募,但是我最理想的是证监会一旦开闸,允许我们自己登记,我是希望做真正的对冲基金,既可做多,又可做空,那么认可我的,觉得愿意高风险高收入的人,就加入我们,不认可就算了。 杨玲:我们希望专注在绝对回报这个领域,在中国做绝对回报除了借对冲基金以外,其实也有一些方法和策略。从07年开始,大概到今年2013年,我们实现了每个自然年度都是正回报,平均收益是10%左右,6000点跌了现在2000多点,我们波动控制得非常严格,最大下行波动5%以内。从明年开始,未来的3—5年我们也有调整了,因为觉得整个证券市场趋势上行了。上行了我们波动就略微放大,但是收益我们希望是平均20%甚至更高,这是我们希望的。 曾昭雄:对公司的这个定位,不管市场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是市场没变,还有一部分人是坚持基本的公司价值研究的。我希望是对长期牛股的挖掘坚持做自己,那同时对冲也好,仓位控制也好,行业风险的规避也好,控制整个组合的回撤风险,波动的风险,所以我希望持续下去,怎么找些长期的牛股,要用稍微远的眼光来看景气行业的变化,找到变化再从变化里面找到好的团队和模式。 田峰:还是专注我们擅长的,景林一直专注于价值投资,所以我们一直还在扩充我们投资和研究的团队,还在继续扩充,不光是数量在扩充质量也在提高。 新的工具像融资融券,目前这个券还拿不到,成本也太贵,唯一能做的就是股指期货,把贝塔管理一下,我们对海外的对冲基金的发展。对我来说我希望我们可以复制海外的模式,目前这种模式还做不到,当然未来期权可以替代我们的方式,我们目前来说的话还是专注于私募把业绩做好。 石波:我们当务之急是把产品全部进行改造,还要发行对冲基金产品,确实今年是对冲基金元年,中国过去的私募基金这个名字要扔进历史垃圾堆了,要成为对冲基金了。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丰富我们的产品线,单一风格只做成长性的投资,那以后的话要增强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组合,一个分散风险,发行一些回撤比较低的,低风险、中回报的产品。 第三个就是我们要参与海外市场,在这方面我们要先去做一些跟国外市场对比的一些投资,在两边的话你可以进行比较进行投资,这样产品线丰富以后就会使整个公司的风险降到更低,还能够保持非常高的收益。 张英飚:我们景泰在成立之初的定位是能够做全球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所以对我们来说是近期是做扩大海外市场这么一个动作,包括在香港争取牌照,这个是我们一个短期的动作。国内产品现在是顺其自然去发展的,因为毕竟现在还是在熊市末期,随着市场逐渐走好,我们也会把国内市场去做大。 黄弢:我们一直是阳光私募为主,从投资理念来讲的话,还是以价值为基础,趋势为导向,强调对确定性成长的追求以及确定性成长个股的投资偏好,我们一直觉得人都是有能力圈的边际,我自己能力圈的边际还是在于自下而上的在我熟悉的行业去寻找一些更优秀的公司。 从资管时代创新的角度来讲,现在涉及到更多的创新金融工具,不管是股指期货也好,期权也好,未来三年之内我们暂时都不会考虑。但我们在投资方向方面也要做到创新,对一些新型的行业和新型的商业模式加强了理解和学习,立足于把我们放在没有投资偏见的地位,对市场上出现任何的新型的商业模式,一个新型的公司保持宽容的态度去加强学习。 吴伟志:过去今年我们大的投资策略就是两个字“冬藏”,到了现在,我们整个投资策略换了两个字叫“春播”。对于我们公司来讲,第一我们还是要继续在我们的能力圈里面,我们的投资风格是擅长去从基本面自下而上去选择优质成长股做成长型的投资,这是我们的投资风格,所以我们会长期聚焦在这个里面。 我们会去使用创新的工具,但是这个只是作为我们最主要的投资方式中的一种补充,最主要是在高估值时、泡沫时起的补充,所以在短期内我们也没有太迫切的需求。 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中国对冲基金将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 2013年10月18日,国内首个专业型功能性对冲基金集聚地——上海对冲基金园区在上海虹口北外滩正式开园,这是首次由政府层面对“中国式”对冲基金予以认可,并且给予大力扶持。此外,股指期权、个股期权等更多衍生工具也有望很快推出。2013年11月7日,中国首只对冲策略的公募基金正式发行。可以预见,中国对冲基金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的统计,截止2013年11月30日,目前中国的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已经达到6287只以上,全国共成立了890家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模已经超过2500亿人民币。对冲基金逐渐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的统计,截至11月30日,2013年以来共发行了2022只对冲基金产品,大幅超越2012年全年产品发行数量。从策略分布上来看,新成立的对冲基金中,股票策略1138只、债券策略504只、管理期货130只、相对价值策略101只、事件驱动64只、组合基金15只、宏观策略6只,其中以市场中性策略、股票多空、股票量化为主要策略的新产品有115只,是过去三年的总和。随着政策放松,衍生工具丰富,策略多元化的趋势将愈演愈烈,中国对冲基金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 未来对冲基金有几大趋势:第一,策略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未来将愈演愈烈;第二,对冲基金监管制度趋于规范;第三,二八现象凸显,优胜劣汰愈加残酷;第四、对冲基金开始走向专业化道路;第五,机构投资者比例将逐步上升。 万向信托董事长肖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资产管理 移动互联网是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迈进的引爆点的催化剂,真正到移动互联的时候,人才真正的进入了信息文明,是真正的由原子经济进入比特经济的标志。正是因为有移动互联网在这两年迅速的发展,我们在工业文明时代所熟悉的很多经济规律和价值创造的规则被冲击,被改变,它必将对我们的资产管理带来非常颠覆性的变化。 巴非特,中国经常有人号称是“中国巴非特”,如果有人号称他是“中国巴非特”那他基本上就完蛋了。巴非特是工业文明工业经济时代的代表人物,他是那个时代的投资大师,但是他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大师。 面对着信息文明时代,感受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我们一定要去寻找适应信息文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一整崭新的投资原则,否则人类不会再有巴非特,巴非特是产在那个工业文明时代。 关系链和数据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估值的关键指标。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的估值的核心指标必须有所改变,我们知道在工业时代我们对企业的估值两个最核心的指标一个是企业盈利,一个是自由现金流。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仅有这两个核心指标是不够的。 洪堡资本首席执行官陈亮:对冲基金------思想的力量与资本的逻辑 2014年个股期权、股指期权、商品期货期权、原油期货等有望陆续推出,这一全球最主要的对冲工具在中国市场将会推出。一方面期权市场推出的两年内,期权套利、期权做市将会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期权推出后,稳定收益,可控风险的对冲基金会陆续产生,同时稳定收益风险可控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会陆续进入市场。 我们的判断是:对冲基金必将成为未来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的新兴方向,是一片浩瀚的蓝海。在衍生品市场,量化投资以传统投资难以企及的优势必然成为很重要的投资模式。在人民币自由兑换、海外对冲基金大量进入中国形成竞争之前,买卖中国定价的期货品种很容易盈利,本土对冲基金在当前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未来五到十年,该领域发育出市场巨头已成必然。 顶级基金经理还有一个特质,就是底盘特别稳,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安静感。这种安静感是很多高手身上都拥有的一种品质。只有这种静,才可能有真正的觉悟。高手的这种静,能够养育他一种惊人的直觉,反应在面上是自我设定的清规戒律,其实背后依托的是稳定的核心哲学。 只要一个公司依靠思想的力量,洞悉资本的逻辑,并且能够有系统性的指导思想去制定总体性战略,那么即使一时半刻交易受损,即使无数次滞留在雾霾之中,那么精神的灯火仍然不会熄灭,他仍然不会丧失创造力。这样的公司实际上是自带内驱系统,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思想和心性,这种思想一定能够和变动的形势发生互动,在互动中像庖丁一样打开局面。试想一个团队在思想上有穿透雾霾的能力,心性中有容纳百川的气象,那么就注定有登临巅峰的可能性,注定于喧嚣中高飞远翥,于渊深中含容万有。 睿策投资董事长黄明:行为金融学与国内量化投资 理性理论回到A股市场,它的理论是市场氛围中傻的散户加上聪明的机构,聪明的机构行为总是使价格更理性的,这个是非常荒唐的,在A股市场就会明白,市场上很多错误的价格是聪明的机构做出来的,吸引散户进来的,谁说聪明机构只是打击价格,消灭错误价格,这是荒谬的。 金融学很多都是迂腐的没有实战价值的东西,我总是认为金融学分两大类,一个是市场投资学,是市场定价,一个是公司金融学,公司金融学的教授是得不到华尔街的邀请,因为他做的东西比较迂腐,比较学术化,和华尔街背离的。 我认为量化最重要的是持续研发创新的能力,只能有一个框架指导,框架轮回的过程中把模型变得越来越好,你不能做别人都会的东西,如果都做一样的东西可能会导致大家最终都没有利润可赚,至少会导致大家一起都停产了,这个就是美国07年8月份的教训。 择时的重要性,很多人学巴非特,要挑好的公司一拿就拿十年,我觉得这是对巴非特理论的最大的误解。如果你真正的读懂价值投资,就知道市场本身就是要求你必须择时,尤其是波动非常大的市场环境下。 价值投资是在把庄家灭掉了之后,剩下唯一没有太多监管风险的、可行的、长期的赚钱方法,所以大家不要忘了价值投资不是最快的赚钱方法,在中国缺乏它的土壤。 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张自力:非有效市场与量化投资的挑战 我认为量化投资是资本市场的复杂性科学研究,是将科学与工艺能够结合起来使用的,有一个系统性大数据的计算过程,用的数据绝大部分还是以财务数据和金融市场里面产生的行为数据为主的。 我觉得在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科学就是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对市场大的系统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分类,你要把系统分成平衡态、近平衡态、非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还有不稳定态在自然界里面也非常多。我觉得时间纬度非常重要,把时间纬度引入市场的话,可以分为一个叫相对应的有效市场、近有效市场、非有效市场和不稳定市场。 中国目前非常缺乏低频和超低频的策略,也就是大尺度策略,现在基本上都集中在中频交易的中尺度量化,是目前中国量化的主流产品和策略。 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是A股异常交易“陷阱”,因为中国市场的参与者有很多散户,有很多机构和知情交易者,这个是模型的结构,用了一些参数把这些架构分类分出来,我把这个模型用在中国市场,你就会发觉确实是在成熟市场和中国非有效市场很多东西是反过来的。 七禾网期货中国注:成绩代表过去,未来充满挑战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