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业“多赢”的正能量 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发动机 2012年9月,期货资管开始试点,2013年正式设立期货资管账户,截止2013年底30家期货公司相继获得期货资管牌照,期货资管产品账户280多户,管理资产规模超18亿元,这是中国期货市场上历史性的突破,中国金融改革的政策之光开始照耀期货市场,为中国期货业带来“多赢”的正能量。 期货资管业务在政策上的突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可视为整体提升中国期货业竞争力的发动机。监管部门摸着石头过河,先试点再推开,是富有远见的。期货资管的推开,势必助力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及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其国际定价能力;逐步改变国内期货市场散户主导的格局,将优质资源向机构集中;促进形成以期货资管为平台的多赢局面;以衍生品及风险管理优势,开创大资管时代“六方格局”的财富管理市场;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冲基金。 一、2013年,忍辱负重迎来成功试运行 开放期货公司试点自营业务,即《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让各方面在“只许成功“的默契下都颇为紧张,从监管层三令五申要求期货公司对开展资管业务不得声张,可见其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 然而,从运行一年多情况看来,各家公司各种策略的期货资管产品,未出现一宗投诉,未出现一宗纠纷,未出现一款因超止损线而清盘的产品。而且从摸底情况看,期货资管产品大多数都是正收益。 中国国际期货发行的期货资管产品规模超过1个亿,15个产品账户,都是正收益,全年最高的一款产品“松柏一号“收益率达36%。永安期货发行的期货资管产品, 规模超过2个亿,最高收益也超过30%。 一直被视为“坏孩子“的中国期货市场,自2012年9月试点以来忍辱负重,终于在2013年迎来了一次成功的”试运行“。也许,正式因为期货资管在过去一年多的良好表现,让监管层坚定了进一步放开期货资管的信心。2013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向部分获得期货资管牌照的期货公司下发了《期货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内容就包括扩大期货资管业务范围,拟放开“一对多”业务。 二、期货资管账户280户,规模18.8亿元 根据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截止2013年12月31日,国内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账户共计280户。根据期货资管网的摸底调查,第一批18家获期货资管牌照的期货公司发行期货资管产品规模约18.8亿元。 按期货市场保证金2200亿的总量计,期货资管的规模占市场0.85%,从2013年正式开户,从零起步,开始规模小并不能说明问题。从过去一年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和期货公司的试点效果来看,实际运行情况是值得肯定的,政策方向是坚定而明朗的,一定是朝着开放、灵活、多元的方向发展。如果政策明确放开,期货资管的规模一定会出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以下为期货资管网通过调查方式获取的国内首批18家获期货资管牌照期货公司的期货资管产品数据:
从期货资管网调查情况看,一个期货资管账户的规模一般在200万到500万之间,多数期货公司将期货资管账户的门槛设在300万以上,并要收取1%左右的管理费和20%的盈利提成。也有期货公司为了鼓励客户接受期货资管的模式,将管理费降低到0.5%左右,甚至免管理费(通过一定形式返还)。 三、期货资管:提升中国期货业竞争力的发动机 期货资管业务在政策上的突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视为整体提升中国期货业竞争力的发动机。监管部门摸着石头过河,先试点再推开,是富有远见的。期货资管的推开,势必助力中国大宗商品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其国际定价能力;逐步改变国内期货市场散户主导的格局,将优质资源向机构集中;促进形成以期货资管为平台的多赢局面;以衍生品及风险管理优势,开创大资管时代“六方格局”的财富管理市场;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冲基金。 1. 期货资管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发布的数据,2013年国内期货市场有效客户约80万户,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人客户,法人客户虽然持仓占比达40%,但数量还是偏少,散户还是贡献了绝大多数交易量和交易佣金。 期货市场是作为产业客户的“保险市场”,但是从开户数看,很多产业客户尚不愿意买这个“保险”。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产业客户尚缺乏“保险”意识;二是,产业客户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个“保险”,缺乏专业的服务团队,培养一个专业的期货投资团队非常昂贵,而且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两个现实问题。 对于缺乏“保险”意识的问题,需要整个期货行业大环境的改变。从实际调研的情况看,产业客户对专业的期货投资团队需求越来越大,但缺乏公开的产品、业绩和投资能力的评比,产业客户无从选择。对于缺乏专业技术的问题,期货资管的开放,将促使一批优秀的期货资管的涌现,一批优秀的阳光化团队将从千军万马中胜出,从而可以为企业的经营方式转变和风险管理,提供专业的投资咨询服务。 2.促进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合理化 市场要健康发展,就需要有合理的投资者结构。从目前情况看,国内期货市场的投资者90%都是10万元左右的散户,他们贡献了市场70%左右的手续费。这种散户为主的投资者机构,势必影响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乃至影响中国期货市场在全球的竞争力。 期货资管业务的推出,将使散户的资金逐渐向优秀的资管团队集中,让优秀的团队能够真正获得市场的认可,扩大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占比。 从深圳证监局调研的数据看(下图),国内期货投资者结构尚有极大的改善空间。 截至2013年8月31日,深圳共有期货投资者78346个,其中自然人、一般机构、特殊法人分别占97.01%、2.83%、0.16%。 投资者权益在10万元以下的自然人达到70848个,占投资者总数的90.43%。 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以下简称“近两年”),有期货交易记录的投资者仅为27095个,占投资者总数的 34.58%。其中交易次数达200次以上的占54.09%,活跃程度高。 期货投资经验在3年以下的投资者占63.13%。按照期货交易的规律,在市场存活10年以上的投资者才算成熟的投资者;交易3年只能算是初学者,生存能力还非常脆弱,抗风险能力太弱。 从以上深圳证监局统计的数据看,期货市场上还保持着“羊”多“狼”少的局面。期货资管团队作为这个市场上的“狼族”,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3.促进期货公司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和持续的竞争力 期货资管的稳步发展,加入大资管产品阵营,成为银行、保险、信托等成熟金融机构的保准配置之一,有风向标的作用,势必带来与期货类理财产品相关的风控体系、交易、结算体系、产品设计以及市场推广的系统性变化。其结果是必然会形成一个客户、投顾、期货公司、银行、基金等多赢的局面,避免以往期货公司“割韭菜”的局面。 2014 年,随着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一对多”的放开,期货公司将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不同层次的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为其提供更精细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和持续的竞争力 4. 开创“六方割据”的资管新时代 作为新晋者期货资管,需要找准竞争的方向,学习五大资管老大哥的成熟模式,比如银行的客户资源优势,基金的正规军品牌与渠道优势,券商的二级市场优势与专业性优势,信托的产品结构和通道业务优势,保险的业务拓展方式。 期货资管也有其自身的天生优势:期货的衍生品研究与组合投资优势,量化与对冲优势,利用好衍生品进行结构化风险管理,以及期货交易的速度优势。 做到以上三大定位目标,期货资管这个资管行业“屌丝”,或许能够开创“六方割据”的资管新时代。 5. 倒逼金融机构提档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冲基金 由于市场的国际化及期货交易的机制,期货私募进入国际市场具有天生的优势。但是,缺乏官方认可的阳光化模式,从根本上制约了期货私募的发展壮大。期货资管的放开,不仅给期货私募提供了合法的阳光化通道,还让期货公司找到了合法培育和服务机构的平台。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冲基金,不是靠一个人,也不是靠一个团队,而是需要整个系统性环境的提升和配合。期货公司、客户、银行、保险等,将研究力量及大规模的资金配置给优秀的期货资管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系统性环境,期货资管团队才可能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建立持续的研发能力,才能使得期货资管的产业链条进入良性循环。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冲基金,必须根植于国内肥沃的土壤。无论是国内期货私募最早的开拓者感恩在线总经理宁金山,还是期货私募的明星凯丰投资吴星,以及2013年的期货私募冠军银闰投资刘增铖,都曾表示国内期货资管发展面临“市场厚度不够”的问题。 这实际上是由于政策的长期禁锢,导致期货业相关金融机构服务僵化、眼光狭隘、急功近利。证监会出台的期货资管业务,犹如源头活水,让一批具有实力的团队以合法、合规、阳光化的方式先“强起来”,让一批在市场上最有价值、最有带动力的人激活整个板块。在此基础上,中国期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有可能会快速提升,才有可能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冲基金。 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国内期货市场的“厚度”正在增加。国内一批优秀期货私募迅速崛起。他们先是以雄厚的个人实力秀出有说服力的业绩,如凯丰投资、富善投资、银闰投资、持赢投资等, 提出超前的服务需求,“倒逼”期货公司、基金公司、银行、券商等向其靠近、为其服务,甚至促使他们在业务上放下几十年来各自为阵的条块思维,走向联合,在技术上走向磨合对接。初步展现的景象是,跑出一批高手,成熟一批团队,激活几家期货公司,拉起一个金融产业环境的提升。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量化投资团队的崛起,极大地刺激了期货公司的IT和量化策略研究的提档升级;期货基金专户的发行,刺激了期货公司与基金和银行等大金融机构在产品发行、风控和结算上对接。 如上海的富善投资自2013年5月开始运行一只期货类产品(致远CTA系列1号),采取完全量化策略,截止2013年12月31日取得27%的收益率,并回撤控制仅为8%,收益率曲线稳定。在各大金融机构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其管理规模也已超过3个亿。 从业绩上看,2013年期货私募团队的平均收益率和整体收益水平,都明显高于个人操盘手,表明正规军具有系统性优势。期货资管网统计显示,期货私募团队2013年度平均率收益达58.78%,而操盘手平均率收益-4.6%。2013年,大部分团队都实现了正收益、而且是高收益,数量上看正收益比例占84%,平均收益达58.78%,这充分体现了团队优势。可见,在国内的期货市场中,期货投资的团队化、公司化、规模化、阳光化的效果明显,期货资管正规军的优势正在显现。 期货私募团队管理的符合要求的产品共有32只,大多是由公募专户、信托产品、有限合伙、期货专户组成,实现正收益的有27只。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刘增铖管理的铖功程序化,收益率为627.38%;排名第二的是百仕旺孟庆华管理的黑天鹅二号,收益率为381%;排名第三的是康腾投资邓文杰管理的康腾1号,收益率为161.89%。另外,单个产品规模较大的健峰资产梁瑞安管理的健峰对冲1号收益率高达71.78%,排在第7名,最大回撤仅为12.1%;凯丰投资吴星管理的凯丰对冲一号收益率为56.9%,排在第8名。 期货私募团队组排名如下:
四、国内优秀期货私募投顾团队名单 2013年,期货资管网跟踪统计的期货私募团队共45家,其中有发行产品的29家,占比为64%。这些发行产品的团队绝大部分是期货公司或公募基金专户的投顾,其管理资产规模远远超过期货公司自营资管产品的规模。可以统计到的期货私募投顾团队管理的资产规模为250.3亿元,加上混沌投资与敦和投资,45家期货私募投顾团队管理规模已超过300亿元。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