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基金研究

2014年中国对冲基金将获新发展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4-04-01 15:16:22 来源:新华社
继首批50家私募基金获得牌照后,基金业协会3月25日举行了第二批5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颁证仪式。而随着私募基金正式编入正规军,获得合法的身份地位,私募行业正迎来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日举办的“第八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多数私募认为,2014年期权产品的推出,将助推中国对冲基金事业走向新高度。

——合法身份有利阳光私募健康发展

从2013年6月1号起开始实施的基金法令私募基金首获法律地位,并开始与公募、券商、保险、期货、信托等机构同台竞技,到首批50家阳光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颁布登记证书,无需依托信托平台发行产品,成为独立的金融机构。这一系列变化,均意味着中国资产管理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诞生了全新的资管格局。

明曜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 曾昭雄表示,非常有幸能够第一批拿到牌照,对市场长期发展来讲,可以减轻私募公司的成本负担,有利于今后投资领域和投资产品的多元化,有利于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

景林资产董事总经理田峰认为,这项政策给了阳光私募行业定位,未来阳光私募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要承担合规风控,这对阳光私募是一项挑战。

东方港湾资产董事长兼投资总监 钟兆民表示,能够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牌照最好,但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有专业化,跟同行比要有特色,要增加价值,才有在市场上生存的机会。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会长 靳海涛 预期,在不远的将来,由私募机构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将会诞生,而这些由私募发起的公募机构不但会管理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还可能管理公募的VC、PE、地产基金,形成大资管时代靓丽的、有前途的平台。

——私募基金优胜劣汰将更为残酷

私募转正之后,业内人士认为,私募投资人门槛也将水涨船高。

有消息称,目前基金业协会建议的私募投资人标准主要包括,个人投资者的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机构投资者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深圳市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但斌称,今后对冲基金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散户的投资渠道则是共同基金。如香港市场,私募投资人的最低门槛达800万港元,而美国市场至少是在100万美元以上,甚至更高。

他表示,“这是在回归私募的本质,也是与海外对冲基金接轨,真正为高净值的人群服务。”并认为“未来的优胜劣汰会更加明显和残酷,长期经得住时间和市场考验的对冲基金公司,会依靠专业能力和渠道越做越大,而绝大部分对冲基金会被市场所淘汰,成为市场中的过客。”

目前,以信托模式运作的阳光私募基金,仍然是对冲基金成立的主流类型。不过,在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颁布登记证书之后,重阳投资发行了第一只具有真正法律意义的私募基金——重阳A股阿尔法对冲基金。该基金管理人是上海重阳投资,托管人是招商证券。重阳投资的角色不再是投资顾问,而是基金管理人。目前重阳投资旗下多只产品采取了择时对冲的策略,以应对A股市场长期走熊的震荡市场,择时对冲的好处在于,当A股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可以有效保护好股票多头头寸的收益,甚至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单边做空获利。

——期权或将助推中国对冲基金发展

在私募基金更为阳光化的同时,中国对冲基金依然小众。市场预期2014年股指期权、个股期权将相继推出,这或将成为推动中国对冲基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私募基金行业迎来巨变。

对此,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秘书长、私募排排网创始人 李春瑜(专栏) 表示,对冲基金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衍生品的繁荣,期货业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广泛运用,成为推动中国对冲基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海富善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林成栋表示,今年有很多新的商品出来,不管到时候做对冲也好保值也好,这些都是新品种,新品种出来一般会有暴利机会,只要做好准备,应该会有超额收益。

台湾富乐成国际副总经理郭谊谦表示,在期权推出之后市场波动现象可能变多,我们做冲销或者内外盘套利都有非常好的机会。从对期货冲销的角度而言也是好事,期权一推出对量化交易会有很好的获利表现。

鼎轩投资总经理管洪志表示,未来更多的品种出现将会提供更多的对冲工具,毕竟目前我国市场上品种还很少,未来风险管理工具一定会越来越丰富,给实体经济保驾护航。反过来,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投资工具多了投资标的也多了,对自己的投资配置可能更丰富,让收益曲线、投资策略更有效的运转起来。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