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假期后,股市曾经出现过一波上涨,当时的市场氛围似乎还不错,投资者普遍对后市持较为乐观的看法。 但是,进入4月中旬以后,行情出现转向,大盘先是在相对高位震荡,然后就开始调整。刚刚过去的上一周,指数更是连续下跌,如今快要接近2000点了。与月内高点相比,出现了100多点的回调。时下,空方再度占据了舆论上风,认为大盘将进一步下跌的观点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预披露公司数量多 并非股市下跌理由 有不少观点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于扩容的担忧,理由是近一个星期来,已经有上百家拟上市公司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显示行将到来的年内第二轮首次公开募股(IPO)压力很大,是市场不可承受之重。 其实,笔者看来,这里是存在误区的,因为预披露不过是整个IPO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按现行规定,拟上市公司在递交申报材料以后,就需要在相应的场合对此进行公告。换言之,预披露数量的多少,节奏的快慢,在理论上并不取决于管理层,而是拟上市公司本身。因为只要公司报了材料,就要进行预披露。 至于说IPO的实施,则还要看各个环节的运行,特别是发审委的安排。在4月底,发审会将在中断18个月后重启,审核4家公司的过会申请。其实,这与年初公布的预期时间要晚了一些,而且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接下去发审会将快马加鞭地工作。所以,因为预披露数量多而判断扩容压力大,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思维。尽管应该承认高密度地公布预披露材料,会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但这不应该成为近期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 实体经济表现不佳 4月股市先扬后抑 之所以4月份股市会走出先扬后抑的行情,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实体经济表现不佳有关。投资者也许从各种先行数据中都了解到,一季度的经济相对较为疲弱,所以也就对出台稳增长措施有着比较强烈的预期。 事实表明,虽然各种微刺激措施不断,但尚不能在根本上改变投资者对于经济运行前景的看法。县域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显然对于市场比较有分量,但随后央行进行的正回购,某种程度上抵消其影响。虽然刚公布的汇丰版采购经理人指数出现反弹,可这毕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因素。如果与去年同期的数据比较,投资者还是会发现回升势头很弱。 在这种格局下,投资者更多会选择收缩与防御的操作模式,这样也就使得前期表现比较好的成长型公司股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这些股票的下跌乃至形态上的向下破位,自然对市场人气打击很大,又从另外一个侧面引发了市场恐慌,特别是那些一度试图重仓操作题材股的资金,不得不选择退出。事实上,从4月下旬所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由于就业指标尚好,使得出台刺激政策的必要性降低。与此同时人民币贬值态势又没有改变,这样对于股市而言,显然是处于容易下跌而难以上涨的环境之中。 市场变革措施影响 多为中性 有不少投资者关注到市场上正在酝酿的一些变革措施,譬如T+0、沪港通、优先股以及指数与个股期权等,期待这些方面的市场建设能够对大盘的上涨起到积极作用。应该说这种愿望是良好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各种市场建设本身都是中性的,并没有利好或者利空的作用,其意义在于提供更好的投资条件与更多的投资选择。而这些,未必应该是会导致股市上涨。 以沪港通为例,有观点认为有了沪港通,低价的A股就会像高价的H股靠拢,从而消弭AH股价差。可是,要消弭AH股价差,也可以是高价的H股向低价的A股靠拢。因此,沪港通所引发的股市上涨行情并没有内在的必然性,政策的表现也很短暂。 与此同时,更多的投资者开始担忧由于市场竞争力的不同,有了沪港通以后会不会导致沪市资金外流。其实,这种担忧倒也不太必要,只是它表明了投资者对于市场变革的认识趋于多元化,而这方面的进程也使得大家不会再太功利地去看待变革本身的利好利空影响,以致单纯期待变革带来行情的预期,很难再找到大的生存的空间。 5月股市面临不确定性 显然,现在看来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4月上旬所出现的上涨行情,失去了继续演绎的基础,于是也就有了投资者看到的近期大盘下跌。与此同时,由于影响行情的各方面因素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消化,所以市场存在明显的下行压力。 今年以来,沪市2000点几度被击破,又几度收复。时下则再度承压,的确不能排除又一次破位的可能性。5月通常是会被寄予良好祝愿的,投资者素来也对“红五月”有着很高的向往。但至少现在看不出在5月份的前半月,市场会有什么大的起色。也许,到新股发行正式开始时,由于节奏平缓,消除了投资者对于扩容的过度担忧,那时市场情绪会有所好转,股市也能够喘上一口气,从而止住连续下跌的格局,得以企稳并有所反弹。 现在来看,出现这种走势的可能还是存在的,但其前提之一是新股发行较为有节奏。另外,宏观政策的进一步明朗以及各种微刺激政策的持续推出进而产生叠加效应,也是比较重要的。没有这些因素,市场人气很难得到有效的聚集。即便股市止跌,也不太可能有像样的反弹。相对于以往而言,今年5月份的股市,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行情有效运行空间也相当有限。投资者宜降低预期,多观望而减少盲目的主动出击。毕竟,如今股市的形势比较严峻。
责任编辑:李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