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6日至今,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已经4周年了,目前上证50指数期货、中证500指数期货也已于2014年3月21日进入了全市场仿真阶段,股指期货的品种逐渐丰富起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建设金融期货市场,配合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适应资本市场风险管理需要,平稳有序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逐步丰富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和股票期权品种。 沪深300股指期货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开户近18万户,累计成交4.4亿手,累计成交额达331.58万亿元,在全球股指期货中成交排名第五位。截至目前,股指期货市场共有机构客户201家,机构产品账户1505个,开设交易编码2081个,涉及证券、期货、基金、信托、QFII、保险等六大类机构。 我国内地期货品种有约40个,金融期货品种2个,这与境外市场数量众多、功能健全的金融期货产品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未来几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国实体经济持续增长,也迫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市场。只有两个金融期货产品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市场日益丰富、十分迫切的避险需求。 上市品种必须优选、优生,但市场急需和已经看准的还要“多生”、“快生”。品种上市一定要科学严谨,必须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确保产品真正满足实体经济和现货市场发展需求。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期货等风险管理市场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的需求,这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下定决心、加快发展,尽快建立健全金融期货品种体系,打造中国经济金融风险管理平台。 股指期货上市四年,作为“新生儿”必须稳扎稳打,严控风险,确保平稳起步。随着逐步成长,市场也必然迈入“成长期”,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进一步放松管制,降低成本,优化服务,实现市场各方的共同繁荣发展。 考察境外多指数市场运行状况,综合性大盘及全市场指数期货交易规模占据市场的绝对主导,中小盘指数期货交易量初具规模,行业指数期货交易量占一定份额。 为比较境外指数期货类型分布,我们将股指期货的标的指数归纳为六类:(1)综合性大盘股指数和全市场指数;(2)综合性中盘股指数;(3)综合性小盘股指数;(4)分行业指数;(5)风格类指数(价值、成长);(6)其他(未归类于上述5 类的指数)。 通过考察境外指数期货类型分布,可以发现,境外多指数期货市场产品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股指期货品种由单一走向多元。具体而言,股指期货的标的由全市场指数到分市场指数,由基准指数到行业及风格指数,由大盘指数到中小盘指数及其迷你合约。 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的 CME 集团,在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品种初期,标的的选择较为强调市场覆盖率这一指标,但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与成熟,指数的独特性和市场的关注性将成为考查标的的重要因素之一,标的由最初的市场基准指数逐步向风格类指数转变。CME 最早推出的标准普尔500股指期货,是典型的基准指数期货。纳斯达克[微博]100 指数是纳斯达克分市场的基准指数,道琼斯指数是全市场的基准指数,但是它们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风格色彩,道琼斯代表了美国的大蓝筹股,纳斯达克 100 则代表了高科技板块。 欧洲市场坚持综合性大盘及基准市场指数为标的原则开发后续股指期货产品,指数标的类型单一,产品活跃程度不理想。日本股指期货指数标的选择较为单一,基本围绕综合性大盘指数为标的进行产品开发。由于受到KOSPI200指数期权对产品流通性的充分保障,韩国首只股指期货产品KOSPI200指数期货活跃程度始终位于全球首位。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股指期货品种虽然发达程度尚不如美国,但也遵循了由全市场指数到分市场指数、行业及风格指数的路径。 与境外金融期货品种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目前仅股指期货单品种市场过于单薄,不能为股票投资者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例如中小板、创业板等价格波动较大的市场板块,沪深300股指期货并不能对其有效覆盖,机构投资者亦无法对其做好风险对冲。从2010年至今,创业板指数日均涨跌幅较大,可以看到投资创业板个股所蕴含的风险之大,对冲需求之高。 以正在仿真交易的中证500股指期货为例,中证500指数其成分股与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无一重合,综合反映了沪深证券市场内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推出中证500指数期货可以帮助偏好交易中小盘股票的投资者利用中证500股票指数期货来对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进行保值。因此,推出更多股指期货产品不仅能够丰富我国金融期货产品体系,更能吸引不同偏好的投资者来投资,保值避险。 另外,我国部分金融衍生品资源已经遭遇海外抢夺。新加坡交易所于2006年上市了A50指数期货,境外5家交易所已推出7款人民币外汇期货产品。这导致国内金融标的产品的定价权丢失,引发境内资金外流。因此,我国应尽快推出更多的股指期货新产品,改变股指期货“独生子”的状态,争夺国际定价权。 股指期货已成熟、稳健地走过四个春秋。伴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推出,股指期货未来之路将更宽广。
责任编辑:李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