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的中国“情结”非常明显,在西方国家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放缓的同时,中国对铜、大豆、铁矿石、原油甚至黄金进口量不断增长,逐渐成为驱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主要力量。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是仅有的几个对大宗商品一直保持强劲需求的国家。即便中国面临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但大宗商品进口需求依然在增加。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强劲需求不仅仅体现在工业需求上,还体现在融资需求上,从铁矿石到铜,再到黄金,甚至大豆和棕榈油等一系列产品。 中国作为出口市场的重要性 瑞银证券最新研究认为,过去十年间,为满足国内建设热潮,中国对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增长了三倍。对于超过四分之一的贸易伙伴而言,中国作为出口市场的重要性已经是过去的两倍以上。 据瑞银证券数据,澳大利亚、南非等大宗商品出口国对中国的敞口是十年前的四倍以上;加拿大、巴西和智利等国则是十年前的两倍以上乃至三倍;同时,中国市场对欧美和日本的重要性也明显升高,但幅度不及大宗商品出口国。 巴克莱此前的研报指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对大宗商品一直保持强劲需求的国家,某些种类需求甚至是唯一国家。自2010年来,铜、煤炭与黄金的需求增长全都是由中国来推动的(其他国家在这一阶段需求收紧而中国在持续增长),大豆与原油的增长可以说有一半以上的原因是中国推动的。 “中国本世纪初的房地产建设热潮极大地推动了基本金属及能源的进口,而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政府出台刺激政策推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又进一步推升了这些产品的需求。”瑞银证券认为。 但就金属而言,越来越多的金属产品由进口转为国内生产,在总进口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比如钢铁等。 瑞银证券数据还显示,就总进口量而言,矿产品和燃料所占比重则从2003年的9%升至2013年的24%,而金属进口(如钢铁)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11%降至2013年的7%,机械设备及交通运输设备的进口比重从21%降至14%,与此类似,化工产品及纺织品进口占比也有所下降。 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资源与能源经济局(BREE)6月底发布的资源与能源季报显示,2002~2003财年,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出口的最大买家是日本,当时日本在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出口中分别占总量15%和39%;而中国当时为澳大利亚资源的第五大买家、能源的第六大买家,分别占8%和3%。 BREE数据还显示,到了2012~2013财年,中国已经飞速成长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资源买家,份额高达52%;能源方面排第二,占15%,仅次于日本的41%。 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 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价格下跌后,2014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实现较好回报,前6个月追踪22种大宗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上涨7.1%。 去年大幅逃离大宗商品的资金开始回流,但大宗商品基金的规模依然没有回到此前的高峰水平。巴克莱的测算显示,截至5月底,全球资产经理管理的大宗商品资产总价值约为3170亿美元,仍然远低于2011年4月份4480亿美元的峰值。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对于大宗商品的影响力也在增加,与此前数年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不同,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2.22亿吨,增长19.4%,进口均价每吨781.9元,下跌8%;煤8396.4万吨,增加5.1%,进口均价为每吨493.7元,下跌14.2%;原油7472.4万吨,增加8.3%,进口均价为每吨4817.1元,下跌4.7%;铜133.4万吨,增加37.8%,进口均价为每吨4.62万元,下跌11.2%。 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对于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的影响是负面的。花旗最新研报认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结束现在已被大家熟知,其影响也似乎变得更容易预见。全面的商品价格通缩似乎已成稳固趋势,使得大宗商品出口国相比制造国受影响更大。”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澳大利亚等资源出口国不得不正视中国在商品定价方面越来越有影响力,从目前及未来的中国进口情况来看,中国的需求会影响市场的景气度。 虽然受到商品融资欺诈案的影响,外资银行普遍削减其对中国商品融资交易的敞口,中资银行对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贷款也再度收紧,但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进口仍有望继续增加。 汇丰(HSBC)/Markit本周二(7月1日)联合公布数据显示,中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50.7,为今年来首度扩张,同时这也是该指数七个月来的最高位。 与此同时,监管层近期也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微刺激”政策,以实现7.5%的增长目标。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