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附属

下半年铜消费将面临冲击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4-07-17 09:16:42 来源:生意社
回顾上半年,电力行业消费相对稳定,但略微不及去年同期;家电行业和汽车行业增速相对较高,而建筑行业增速明显下滑,因此,我们对于上半年铜消费的判断为相对平稳,但也不及2009年和2011年的水平。

铜材加工利润锐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铜材产量不断刷新历史新高,5月份达到149.5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3.56%。然而,铜材产量的同比增速出现明显的下降。1~5月份,国内铜材累计产量达到67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81%。

从铜材产量来看,表面上显示出铜消费势头良好。然而,铜材产量笔者怀疑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另外,铜加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大多数铜材要么通过出口消化,要么企业出现较高的存货。

铜加工行业产能来看,目前铜行业中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所占的比例还不高,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近年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在铜及铜加工生产上“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加重了部分铜加工材的阶段性产能过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铜材加工量为1498.7万吨,而产能超过1600万吨。

铜加工产业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加工成本上升。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及环境成本的全面和持续上涨,使不少铜加工企业在盈利和亏损的边缘上徘徊,亏损面不断扩大。数据显示,4月市场流通性紫铜管[有色商机:紫铜浮雕]加工费5000元~6000元/吨,H62黄铜管[有色商机:H62黄铜管]加工费3000元~4000元/吨,低氧铜杆加工费800元/吨。而4月份铜的现货升水高企,一度突破1500元/吨,因此铜杆线的加工费基本上被现货升水侵蚀掉,生产出现亏损。

特高压对铜消费拉动有限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输送材料将是耗铜材最多的一个地方。我国的输电设施一般都是用电线电缆进行的,而电线电缆中的导电体就是用高导电性能的铜材制作而成的。然而,输电网用的最多的是钢铝绞线,再加上电网主干线已经布局完毕,输电网对铜消费的拉动有限。

“十二五”规划中,电网投资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特高压,占比从13%增加到33%。今年国网启动10条特高压线路,并且要今年完工4条,可见配网投资增幅有限。此外,特高压对铜消费拉动有限。特高压电网铺设的架空线基本上采用钢芯铝绞线,而不是电力电缆,用铜最多的就是变电站,其中包括一些线路的铺设和变压器的使用。

另一方面是配电,但增幅只是从35%增加到38%。配电主要是中低压电网,而中低压与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密切相关,今年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已经放缓至17.6%,再创2002年以来的新低,这使中低压电缆消费受到挤压。今年国家经济微调,铁路成为了微调的对象,今年已连续三次上调投资计划,最新至8000亿元,但铁路在铜消费中占的比重有限。

在电机制造中也需要使用各种铜材,尤其是高导电和高强度的铜合金。目前,电机制造中使用铜材最多的地方就是定子、转子等产品。在电机开发中,绕组对电阻的损耗是最为明显的,因此,就需要使用高品质的铜材,减少电阻的消耗。

从铜在电力电缆中的消费比重可以看出:电力电缆用铜量最大,而电器设备的线缆和绕组线其次,通信类电缆和罗铜线最低。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份电力电缆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23%,而5月份发点设备也较去年同期下降7.36%,从而显示电力电缆、电机对铜消费的收缩。1~5月份,电力电缆的产量较去年同期仅增长1.5%,发电设备的产量较去年同期则增长较快,增速达到13.74%。

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引发家电和汽车行业连锁反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从1~2月的19.8%一路下滑至1~5月的14.7%。尽管5月份工业增加值、基建投资、零售销售和出口要么改善,要么大幅反弹,但是地产行业指标并没有跟随改善。关键的分项指标大都表现不佳,1~5月的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仍然维持了负增长态势,降幅还在不断扩大,同期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7.8%,降幅比1~4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8.5%,降幅比1~4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8.6%。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