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的气候可能正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农产品供应已明显出现紧张情行,农产品期货市场也掀起了一场价格波澜。有迹象表明,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可能也在借厄尔尼诺现象炒作期货市场,而中国的投资者往往是其中的接盘者和买单者。 今年厄尔尼诺发生概率大 今年5月以来,我国南方一直维持暴雨天气,多个地区因为暴雨被淹或者出现山体滑坡等事故,与南方形成对比的是,北方地区则从5月开始持续高温天气。到底今年的气候为何会如此反常?有专家表示,今年南方多雨、北方多高温与厄尔尼诺有一定关系。 在我国,一旦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雨带会往南退,退到长江流域、华南等,会发生北方较旱、南方较涝的状态。登陆我国的台风将偏少,夏季北方部分地区有可能会出现极端高温,但是北方高温将达何种程度,还不能明确预测。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它源于海洋,但左右大气。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都会对全球平均温度产生重大影响。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全球平均温度会升高0.1℃,而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1℃,北极圈全年就会有半年处于无冰状态。厄尔尼诺状态持续并发展为厄尔尼诺事件,将使得全球灾害性天气多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员郑飞表示,目前已基本可以肯定今年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现在要做的是“强度预测”。据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多国气象局发布的有关报告显示,厄尔尼诺在今年夏季发生的概率为65%-80%。 厄尔尼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 厄尔尼诺大多数始发于每年的5-8月,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主要影响区域是东南亚、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中国。通过改变地区的气温和降雨,厄尔尼诺将导致全球粮食生产出现失衡。据悉,上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时间是2009年,当时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近15%。 厄尔尼诺现象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供给格局,导致期货价格出现波动。从国内来看,厄尔尼诺推高了部分农产品和金属的价格,由于气温的升高,提升了农产品产量,致使供过于求引发价格下跌。7月以来,国内豆油期价下跌6%,豆粕期价下跌12%,棕榈油、菜油、菜粕也纷纷大跌。油脂豆粕类期货的下跌源于外盘的影响,今年6月以来,美国大豆丰收预期导致外盘豆类油脂市场暴跌,从而波及国内油脂及粕类市场,而粮食类的品种则出现了上涨。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一向价格波动不大的玉米,7月以来出现持续上涨行情,并于7月16日创下2439元/吨的历史新高价格。有分析人士指出,南方的暴雨和北方的高温确实对玉米产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不过厄尔尼诺对国内白糖却能形成利好,白糖近期也出现下跌。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厄尔尼诺引起的干旱天气已对今年巴西甘蔗产区造成显著冲击,巴西糖业的减产将有利于缩减国内外白糖差价,消化国内库存。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团队研报认为,厄尔尼诺对于我们国内影响最大的是玉米和大豆,同时厄尔尼诺对于小麦和稻米影响有限。不过厄尔尼诺现象只是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一个因素,最根本因素是全球经济走势。 除了农产品之外,厄尔尼诺现象将可能使金属大国面临严重的洪水或干旱等极端天气,导致矿业生产或运输受到严重影响,锂、铜、锡、银、锌和镍等金属价格有望受此预期提振。 农产品期货正遭华尔街热炒 厄尔尼诺对于期货产品的影响无法衡量,但是也成为了游资操控市场的一个工具。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目前多个农产品期货的基金净多单增加明显。 据悉,厄尔尼诺概念的炒作已成为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典型操盘手法,高盛等大型跨国投行先募集足够的资金,描绘出一个似乎前瞻性的概念题材,然后把信息提供给外媒,国内部分财经媒体盲动,继而投资者盲目买入,成为接盘者和买单者。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华尔街在3月之后就开始炒作“厄尔尼诺”概念,美国大豆从1400美分上涨到了1500美分,最终让中国的贸易商买单。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650万吨,高于3月的462万吨和去年同期的398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4月,我国进口大豆平均到港成本约605.45美元/吨,折合完税成本约4410元/吨,较3月进口成本上涨160元/吨,为年内最高水平。在今年“厄尔尼诺”炒作最疯狂的二季度里,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出现全面亏损,一方面因为大豆的进口成本出现了上涨,另一方面进口大豆数量激增,国内爆发禽流感导致豆粕需求放慢,引发了亏损。 据了解,2008年7月和2011年8月,华尔街投行也曾采用同样的招数。 为了避免被美国投行操控,资深的期货分析人士表示,应该提升国内农产品的定价权,这样才能保护国内贸易商的利益。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