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黑色系期货

钢铁市场连续15周狂飙 回调风险加剧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8-03 10:04:28 来源:证券日报

  7月以来,整个钢材市场掀起一股涨价浪潮。从现货市场到期货市场以及钢铁股的价格,可谓是“涨升”不断,屡创新高,备受各方资金的青睐。

  据统计,国内钢材价格至今已维持了长达15周上涨的纪录,近两周各地钢材市场的涨势更是进一步加速。在过去15周内,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和线材期货的价格分别从上市之初的大约3500元/吨和3300元/吨飙升至4444元/吨和4325元/吨。

  在钢材现货价格连涨15周之后,钢材的期货价格也在不顾一切地疯狂上冲,与此同时,钢铁股股价也加速上涨不甘落后。

  在三个市场一起向前奔跑中,近日,期货市场人士首先发出警告,认为在钢材价格加速上涨后,回调风险也正在逐步积聚。

  连续15周上涨的疯狂

  进入7月以来,国内钢材市场月度涨幅明显超过前一个月,大部分品种的代表规格价格已突破上一轮峰值,创下年内新高。国内钢材价格,特别是螺纹和线材价格的上涨较上半年更为强劲,这一点不论在现货还是期货市场都十分明显。而受经济回暖等原因影响,各地的钢材厂商都纷纷提价,更是加剧了钢材的涨势。

  与此同时,现货市场的涨势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15周以来,上海地区的螺纹钢价格从3200元/吨猛涨至4200元/吨以上,高线价格从3300元/吨一路升至4170元/吨附近。

  不断回暖的宏观经济和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无疑是钢材需求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特别是以长材为主的建筑类钢材。这也导致了我国钢材市场出现结构化差异,长材供需基本平衡,价格上涨受到的支撑较强,而板材供应过剩较为严重,价格走势相对较弱。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的快速回暖有望取代基建成为建筑钢材需求新的增长点。

  房地产行业持续转暖、市场资金供应充足以及钢厂出厂价格大幅上调,是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上周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出现近几年罕见的暴涨走势,华北、西部地区部分主要市场价格一周内上涨幅度超过400元/吨,其他绝大多数市场价格上涨幅度也超过200元/吨。

  过剩产能再起忧患

  不过在钢铁企业普遍提高开工率、钢市出现持续上涨势头之时,与此如影随形的钢铁库存问题,再次凸显出来。

  据国内钢铁资讯机构“钢之家”综合测算,今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5.3亿吨水平,算上增产部分和净出口的减少,实际资源供应量会较去年增加达1亿吨,国内钢市如何消化近1亿吨的粗钢资源供应量,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而钢材贸易商普遍对后市乐观,也不担心库存问题。目前上海的热轧卷板库存在100万吨,其中40%是用来做融资抵押的,这部分基本上是不能动的,实际可交割的库存只有60万吨;从流动量来看,和往年相比并不高,消耗起来应该是很快的。

  据联合钢铁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28日,上海地区的热轧卷板库存大约在85万吨,其中,中厚板的库存在30万吨,螺纹钢30万吨,线材7万吨。按照这样的库存水平,螺纹钢和线材的库存水平实际和去年的40万吨水平相差不大,线材的库存甚至是历史新低;但是热轧卷板的库存可以说是历史最高,但实际上压力最大的是造船等行业的中厚板库存。

  有观点认为,钢材产能扩张使得上半年颁布的钢铁行业振兴计划中对于产能的调控计划很难实现,长材产能不足以及板材产能过剩依旧存在。虽然基础建设对于钢材需求的拉动幅度较大,并且螺纹钢产能已经遇到瓶颈,但应该看到大量新增螺纹钢产能正在逐渐投产,市场对于建筑钢材的紧俏已经产生反应,这些新增产能将明显增大现货市场供应量,对于后市钢价继续上涨很可能产生较大影响。

  短期面临调整压力

  对于近期钢材期货价格的上涨主要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主要是受到成本上升、供需状况改善、过剩流动性等因素的推动,后市钢材价格中期上行趋势将保持不变,不过由于价格上涨过快,涨幅过大,短期内可能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长城伟业分析认为,钢材价格快速上涨使得钢贸企业囤货惜售,货源不足进一步推涨了螺纹钢涨势。稳中有升将是沪钢后市走势的主旋律,但是由于钢价走势过于强劲,一旦出现回调,幅度将不容小视。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表示,虽然市场热度不断增加,价格仍有利好可以期待,但短期看,钢材期货价拉涨过快,回调风险正在逐步积聚。

  上海中期分析师强调,沪钢上涨的行情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贸易商囤货等现象说明后市将很可能发生一次大幅度的回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