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要真正有起色,需待明后年供需结构进一步优化 需求以稳为主 下半年全球经济总体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道通期货半年报认为,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调结构”的宏观背景下,管理层在面对经济下滑风险时“容忍度”会提升,预计全年宏观经济总体态势与年初定调差别不会太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整体经济形势一旦出现深度调整趋势,下半年政策调整的余地还是很大的,房地产限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有可能逐渐放松,有利于持续下行的钢价企稳。 有研究机构认为,随着中铁总调高全年投资计划,预计后期铁路基建投资或稳中有升。从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下滑趋势已有所缓解、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至扩张区间等宏观指标的变动中也可以看出,下半年需求继续持稳仍是大概率事件。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这三者并不矛盾,上半年出台的系列微刺激政策都是融合了稳增长、调结构与促改革的举措。预计下半年改革措施仍将稳步推进,结构调整的步伐则会有所加快。 去库存化将是2014—2015年的主旋律 中信、方正中期和五矿期货半年报均认为,受银行惜贷、开发商降价去库存的影响,下半年这两大资金来源可能延续上半年的放缓态势,房地产从购地、开发到房屋新开工和施工的整个链条可能会进一步趋冷,煤焦钢产业链去库存化将是2014—2015年的主旋律。 在一位现货行业人士的眼中,尽管本届政府将“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短期内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局面难以改观,高产量将成近几年常态。流动性偏紧状况下,钢贸质押融资骗局导致信任危机之后,中间流动环节将处于相对低库存状态。钢铁行业将呈现“高产量、低库存、低成本、低价格”的态势。 有期货研究机构半年报称,“去库存化”构成了2014年上半年煤焦产业链的最大特点,但焦煤和焦炭两品种“去库存化”过程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焦煤“去库存化”主要集中在港口和消费企业,生产企业库存则高企。焦炭“去库存化”主要集中在生产和消费企业,港口库存则高企。焦煤库存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有利于生产企业挺价。焦炭库存主要集中在流通环节,因此,焦炭挺价动力较弱。 不过,也有研究机构认为,本轮去库存进度快于往年。2月底后,国内钢材市场进入去库存进程,截至5月30日,全国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冷轧和中板)社会库存量约1430万吨,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1814万吨。 期货日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截至5月30日,螺纹钢社会库存回落至约673万吨,比2月底1033万吨的高点下降约34.9%,热轧卷板从2月底437万吨的高点下降到5月30日的约330万吨,降幅约24.5%。道通期货研究机构认为,“社会库存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钢贸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市场对价格走势的悲观预期,随着去库存进度加深,供需矛盾将出现阶段性好转,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持续低迷的钢价企稳。” 下半年有望阶段性反弹? 中信期货半年报认为,螺纹钢产能过剩情况并未得到改变,只要相对高位的盈利维持,产量释放只是时间问题,供给压力终将显现。从基本面看,无论是螺纹钢还是铁矿石都还未到止跌反转的时候,中长期弱势还将延续。倍特期货半年报认为,钢材价格中枢将下移,走势特征转为易跌难涨,经济转型期面临阵痛,钢铁行业呈现“高产量、低库存、低成本、低价格”的态势。 “相对螺纹钢而言,上半年热卷表现较为抗跌,一方面是城市基建投资和板材出口支撑,另一方面则是热卷产能集中度较高,产量得到控制。”招商期货半年报作出以上阐述。中信期货半年报认为,今年铁矿石价格区间已明显下移,去年普氏指数的价格中枢在130美元/吨附近,今年市场普遍认同价格波动中枢在100—110美元/吨附近,较去年下移近20%。后期铁矿石价格继续下探空间有限,下半年或维持低位、弱势振荡。 目前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局,这导致煤焦需求前景不容乐观。而随着环保压力逐渐加大,钢厂在今年上半年已开始逐渐调整生产结构,逐步降低煤焦炼铁的比重。“这使得煤焦需求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压制。而原本在定价话语权中处于弱势的煤焦一方,则更为被动。”在光大期货煤焦钢分析师唐嘉宾看来,产能过剩将使得下半年的煤焦价格仍有小幅下移的可能,但空间已然有限,煤焦期现价格将以振荡筑底为主,即使出现阶段性补库反弹,也难有大行情。产业链价格要想真正有起色,还需等待明后年因部分高成本企业停产,产业链供需结构进一步优化后才会到来。 2014年动力煤期货1409合约整体呈单边下跌走势,自570元/吨附近,跌至500元/吨附近。制约动力煤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社会库存增加,大型煤炭企业在销售以及库存的双重压力下选择降价保量。宏源期货半年报认为,三季度动力煤将维持弱势振荡行情,投资者应以逢高沽空为主;四季度可能会出现冬储煤行情,届时如果整体经济明显回暖,可能是年内唯一的系统性做多行情,但高度比去年低很多,如果1501合约涨至550—560元/吨附近,则可以考虑逐步建立空单。 责任编辑:叶晓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