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规模增势迅猛,“新政”可期 期货公司资管“一对多”业务放开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也有望被列入期货经营机构资管“新政”的目录中。 虽然现在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整体规模还偏小,但几家拥有自主研究策略的期货公司今年的资管规模迅速壮大。做出自己的资管品牌,得到投资者和产品发行与资金方的认可,再加上未来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激励,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资管规模增速空前 今年以来,广发期货资管业务增势迅猛,5月突破5.8亿元,目前已接近16亿元大关。在已发行的资管产品中,自主策略类产品规模超过14亿元,其中单只产品规模从去年年末的1亿元扩大至3.6亿元,这些产品目前的平均年化收益15%—20%,最大回撤不超过3%。另外,该公司与外部投顾合作发行的产品有两三个,规模合计不足1亿元,现在的平均年化收益30%—40%,最大回撤为10%。 资管规模扩容如此迅速,产品发行如此顺利,一方面得益于特殊法人户绕道基金专户购买期货公司“一对一”资管产品破冰,另一方面,期货公司在产品发行上打通了包括基金、券商、信托等机构的通道。广发期货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黄邵隆表示,由于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控制都比较好,容量够大,很多银行都愿意和他们合作,“下半年准备再发行5—6个产品,预计年底资管规模能达到20亿元,并有望突破25亿元”。 作为去年的期货资管“冠军”,永安期货运用自主策略管理的基金专户规模已远超公司“一对一”资管账户规模。据了解,永安期货目前的“一对一”资管产品规模超过6亿元,而其管理的基金专户产品规模已接近20亿元。 同样,中国国际期货资管规模在突破5亿元后,近期迎来了一款基金专户产品,使其总体资管规模迅速翻番。据悉,由该公司管理的另一款8亿元的基金专户产品正在紧张发售中。 稳定且持续的盈利能力,使广发期货、永安期货等直接或间接管理的资管产品在市场上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这些公司的资管业务已做出了自己的品牌。 据介绍,广发期货最早试水的一款借广发证券通道发行的集合理财产品,一年到期后分红16%,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该产品的规模从最初的4000多万元增至近1亿元。永安期货的一款资管产品——“财通基金永安一号”规模约8000万元,2013年8月到期(一年)收益率为23.8%,回撤较小。“平均年化收益20%—30%、最大回撤不超过3%、夏普比率5%以上”的良好表现,为永安期货资管赢得了众多“粉丝”。 策略组合不断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管业务起步上做得较好的期货公司,大都以自主策略为主,普遍采取了策略组合管理的模式。自主策略可能会因公司股东背景和人才积淀各有差异,但策略组合研究都在不断延伸,以容纳更大规模的资金,而且普遍体现的是基于期货市场的对冲特点。 永安期货以商品期货市场的套利对冲为主,随着资管业务的推进,其慢慢加大在股票市场上的配置,目前正招兵买马准备增加在债券市场上的配置。“策略从期货市场延伸到股票和债券领域,主要目的在于平滑资产收益率曲线。”永安期货有关负责人表示。 而广发期货则是以股票、期指量化对冲为基础,并对外延伸到固定收益和期货类策略。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广发期货的资管策略起先以50%投资固定收益类,40%做股票、期指量化对冲,10%做期货类投资。随着期货类策略的不断成熟,公司不断将其加入到策略组合中。目前,广发期货策略组合中有量化对冲、套利、单边趋势和高频等,未来政策放开后,还将投资境外市场。 培养资管人才梯队 在培养专业的期货资管人才上,广发期货和永安期货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均实行投研一体化,以公司内部培养为主。 据了解,永安期货研究员分为五级,分析师从助理起步,到一般、高级、首席,直至投资经理,一般需要5年的历练。 广发期货则建立了一个策略研究员到投资经理的体系。一个策略研发出来,策略研究员先向公司资管部做内部路演和推介。若路演成功,该策略就会被资管部纳入考核期,两到三个月后,若该策略表现稳定且能实现盈利,就进行实盘测试,以此达到培养投资经理的目的。 资管产品规模的扩大和产品收益的稳定,无疑为公司资管人才的培养及策略测试提供了“土壤”。有市场人士表示,这将在资管人才、策略、产品业绩和规模四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不断做大。 还需政策进一步支持 尽管资管规模迅速增长,但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还是普遍存在政策方面的限制。黄邵隆表示,现在最主要的难题是“一对多”业务还未放开,同时投资范围也受到限制。“期货公司发行一个产品,需要和基金公司联名开一个普通法人户,如果能放开‘一对多’业务,期货公司就能以产品名义开一个特殊法人户,这样就会减少发行产品的通道限制,可以发行更多的产品。”黄邵隆认为,若期货公司能和基金、券商等机构一样,可以参与更多领域投资,那么期货公司资管就能进一步在国债回购、境外市场上运作。 另外,随着资管规模的扩大,对优秀投资经理的激励问题也越来越重要。“从长远来看,资管业务从期货公司独立出来,并施以股权激励,是一种可行的模式。”有市场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