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期货频道8月20日讯(记者 宋沅) 近期,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菜粕期货1409合约在临近交割前,上演疯狂暴跌行情,仅仅8月份以来暴跌三百余点,如果从6月中旬算起下跌更是达到六百余点,跌幅逾20%,多头投资者迅速遭到血洗。作为农产品期货品种,菜粕期货从三月份至今行情出现暴涨暴跌且幅度极大,成为资本玩家的游戏。 近期由于现货库存高企,做空的油厂准备大量现货等待交割,投机资金借势打压,市场大有空逼多的架势,现货市场上“无人敢于接货”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 菜粕期货正上演空逼多行情 “这样的行情很不正常,投资圈里反应很大,这个月一连跌了十几天,已经跌到2500元/吨。这个合约临近交割,本会逐渐接近现货价,可前段时间现货价格还普遍在3000元/吨以上,突然间变动这么大,没有资金操纵和主导,可能吗?”一位菜粕投资者表示。 今年菜粕期货9月合约的走势确确实实让众多投资者惊讶不已。从三月下旬开始,菜粕价格一路狂飙,中储粮将临储菜粕实行统一销售统一定价,且指导价格普遍在3000元/吨以上,投机多头一时风光无二,直到五月期价一度创出新高3118元/吨。菜粕涨幅远超豆粕,导致豆菜粕价差一度缩小至480元/吨。 此时水产饲料需求才刚刚启动,不少饲料企业因为菜粕价格昂贵,开始修改饲料配方,水产料中菜粕比例从40%甚至更高,普遍下调至20%以下。需求低于预期,现货库存高企,交割热情高涨,就这样菜粕价格又被彻底打回原形。 8月13日当天菜粕期货9月合约价格封于跌停板,随后几日期价更是渐行渐下,一场崩盘行情就这样悄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临近交割的合约当时总持仓仍在几十万手,并不多见。 “现货高价抑制需求,油厂库存不断攀升,美豆总产量再创历史记录导致外盘豆类大幅走低,都点燃了做空热情,但主力空头有意在市场上制造利空气氛,盘面上凶猛施压,也为主力空头逼多创造了条件。”某期货公司农产品类分析师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商所品种逼仓行情时有发生 实际上,在期货市场上,多逼空的行情容易上演,空逼多的行情却比较少见。因为多逼空从理论上讲,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完成,而空逼多不仅要有资金还要有足够的现货库存作为最终的实物交割。目前菜粕主力空头一方面在期货盘上大力打压,逼迫多头选择平仓离场甚至倒戈,另一方面在油厂积极组织货源,借助当前市场需求低等利空因素,在临近交割月前将多头彻底打败。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近些年期货投资者对郑商所下部分品种颇有微词,如郑商所的白糖期货曾被多数投资者戏称为“妖糖”,而郑商所品种逼仓行情也是时有发生。 据和讯网《期货八月再现疯狂逼空行情》一文中报道,“郑州商品交易所郑麦13年12月中发生1401合约逼仓行情,之后又于今年4月中至5月初发生了1405合约逼仓之后,郑麦合约成交量急剧下滑,目前主力合约1501日均成交量仅为2000余手,仅为郑麦合约交易高峰期的十分之一左右。” “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合约发生逼仓之后,期价严重脱离现货价格,国际四大知名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曾从各种渠道进行披露,给中国金融市场形象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诚然,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监管举措正日益完善,但个别投机团队仍有操纵市场行为的举动,主要通过操纵两个市场即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逼对手就范,达到获取暴利的目的。无论多逼空还是空逼多,都会给期货合约带来沉重打击,对多数投资者也是极其不公平,就多逼空行为而言情况严重将使相关实体产业不愿去参与,以致对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郑商所今年新品种频繁推出,加强品种监管 在国内期货市场新合约的过程中,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必须是各交易所进行市场监管的底线。各大商品交易所如何创新、证监、银监机构如何合作联手监管关联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监管,不光决定着中国期货市场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更关系着相关实体产业的成长。 在上述条件都具备后,下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空头能够在高位顺利吸仓。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导致市场一直在炒作白糖的能源概念,与此同时,国内食糖产不足需,令看涨者层出不穷,主力空头很容易在高位吸筹。然而近期这些支撑多头坚决认为能够反弹而不放弃平仓的因素却发生根本性转变。首先,由于2006/07榨季开榨全面展开,导致供应压力趋增,压制外盘期价回落;其次,国内现货因国家储备连续多次投放储备糖促使供应环境改善而调低售价;再者,国际原油价格也因中东局势缓和出现回落。面对一个个支撑因素全面向利空转变,多头的希望也就因此破灭,看涨反弹的信心彻底消失。从而也就完成了主力空头不需要组织大批现货就完成逼多出局的操作。 8月13日,9月菜粕期货价格封于跌停板,沿海菜粕现货成交价在2650元/吨,菜粕价格被彻底打回原形。需求低于预期,现货库存高企,交割热情高涨,菜粕崩盘就这样悄悄的发生了。 正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责任编辑:叶晓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