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举动

“拓展期市”引反响 “剑指何方”勘问题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4-08-29 11:46:54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孙慧平
“拓展期市”系列报道引发反响 “剑指何方”勘破热点难点问题

期货行业手续费竞争仍在加剧,创新业务因发展受限仍难当“重任”,多数期货公司经营每况愈下。行业发展的困局,映射出的是当前国内期货市场如何发展、拓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大问题。

本报8月14日至25日刊发的“拓展期市,剑指何方”系列报道,点明了当前期市拓展急需发力的方向,引发行业人士共鸣。

业界呼吁:热点难点亟待破题

“这组报道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关注的方向,同时也写出了我们的思考和呼声。”中信建投总经理邵剑秋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拓展期市,剑指何方”这组报道勘破了当前期货市场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可供选择的路径。

一位行业高管坦言,放眼全球,期货是大宗商品市场最有效的价格发现工具,西方国家现在无一不以“国之利器”来强化和定位期货。我国作为全球大宗商品的消费大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的影响力还不够大,有些悲哀。

过去,由于国内期货市场制度不够完善,风险控制不够到位,期货市场在社会认知中遭遇误解。但是,今时已经不同往日,多年来期货市场在捶打和鞭策中成长,屡经风雨之后已日臻成熟。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十分有必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和定位期货,并通过监管层、期货交易所乃至期货公司的共同努力,让我国期货市场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有紧张,有不安,有期待,有动力。”一位期货公司老总如此写下自己的心情。他直言,现在期货业特别是期货公司普遍感受到了发展的“新时代”在临近,但同时也都有很多担忧,“我们有一些新的发展思路,但最担心在摸索中不慎触碰监管红线,这样的风险谁也担当不起,所以,我们在改革创新的十字路口比较纠结”。在他看来,监管导向应该和期货市场及行业创新发展保持同步。

期权等工具要加快推出

近两年来,期货新品种上市步入了“快车道”,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期货品种的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为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推动期货市场向更高、更深层次拓展的重要品种和新交易工具迟迟未出,期市拓展遇到了“工具”瓶颈。

今年5月发布的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发展商品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交易工具,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相比商品、金融期货工具,商品指数、期权等交易工具都是突破性的。”邵剑秋认为,多层次的交易工具体系,可以满足更多产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的需求,不仅有助于期货公司业务经营,还将有力推动期货市场发展。

这其中,原油期货、商品期权、股指期权等工具呼声最高,但推进上有些慢。

“期货公司很早就开始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已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浙商期货总经理胡军表示,这些品种和工具的市场潜力很大,对国内期货市场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家都希望这些品种和工具能快些推出来”。
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更为看重的是期权等工具。“相比期货新品种的快步上市,期权等衍生工具的推出及丰富更为急迫。”马文胜说,比如期权工具,可以很好地把场内衍生品市场和场外市场有效连接起来,更大范围和程度地满足产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如此一来,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有望取得大发展。

新业务更需要“空间”

近几年先后推出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等创新业务,让行业看到了期货公司业务突破、转型发展的希望。由于这些创新业务推出时间不长,监管层在业务扩围上比较谨慎。但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期货公司的表现已很出色,其在资产管理业务上正面临着政策瓶颈。

目前,期货公司资管只能开展“一对一”业务,已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理财需求。而这不得不促使期货公司变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但运作成本高、效率低。正因为此,期货公司资管规模迟迟做不上去,业务创收也不理想。有期货公司高管戏言:“当前的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看似‘鲜花’一朵,实际上在‘一对多’业务放开前,当看不当用。”

“资管业务未开闸时,大家都说管理费能收到2%左右,谁知刚一开始做,就有公司将管理费降到1‰了,加之交易手续费不多,我们从资产管理上获得的收入很少,只能把重点放在产品收益提成上,但要让产品取得好的收益率并不容易。”上述期货公司高管认为,期货公司资管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策方面的扶持,现在经营有些“举步维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期货投顾告诉记者,相比券商、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期货公司资管刚起步,其在通道费、管理费等的议价上,话语权很低。“银行、券商、基金等机构做资管已很多年,已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他们可以在通道费、管理费等方面向投资者提条件。”这位期货投顾说。

对于期货公司资管“一对多”业务,不少期货公司高管希望,这一政策松绑能早点落地。此外,这些高管还希望境外期货代理业务也能早些试点,因为它能给期货公司创造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

据悉,即将发布的“关于促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对上述支持期货公司创新业务发展的政策都有涉及。而行业最为关注的是,行业创新发展意见出台后,支持创新业务政策的配套细则及相关指引能否及时推出。

在混业大势和大资管背景下,银行、券商、基金等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都在致力于“全牌照”经营,留给期货公司的“特许牌照”时日已不多了。金融机构交叉持牌经营一旦放开,相对弱小的期货公司生存将更为艰难。“如果这些创新业务不能快速推进并取得大发展,届时,期货公司就没有能拿得出的‘牌’,何谈自主发展。”一位期货行业人士甚是担忧。

邵剑秋对此并不悲观。他认为,“一对多”业务放开后,擅长对冲投资的期货公司资管发展空间巨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混业也是一个好的机遇。

多年期盼的期货公司境外期货代理业务有望“破题”,这也是我国境内不少产业企业所期望看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境内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他们不仅要利用境内期货市场管理风险,也对境外衍生品市场有各种需求。如果期货公司能开展境外期货代理业务,那么我们就能帮助这些企业到境外市场管理风险、点价,使这些企业的境外套保更顺畅。”胡军表示。

实际上,为推动期货行业创新发展,监管层多年来一直都积极研究和推进,只是这个进程较行业预期慢了许多。

可喜的是,首届期货创新大会即将召开,共商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大计是主要议题之一,这对整个期货行业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希望监管层能与期货行业所想保持同步,让有形之手助推“发展”。
责任编辑:叶晓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