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指数是从全球超过6000支避险基金中精选60支编制。基金选择标准是分别在10个策略类别中各挑选6支基金,共60支基金,以资产加权方式计算编制,每月计算指数,每半年平衡一次。10种策略类别具体是指:可转换债套利(Convertible Arbitrage)、市场放空(Dedicated Short)、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市场中立(Equity Market Neutral)、事件导向(Event Driven)、固定收益套利(Fixed Income Arbitrage)、全球总经(Global Macro)、多空操作(Long Short)、管理期货(Managed Futures)、多重策略(Multi Strategy)。可以看出,管理期货(Managed Futures)是其中一种策略。 此外,CSFB/Tremont投资型避险基金指数并非由基金经理人挑选成分,而是通过一个称为“rule base”的规则来决定其成分基金。所谓rule base,是指在每一个策略类别中挑选资产最大的六支基金。 图4:CSFB/Tremont基金指数与其他指数的走势比较 (3)MLM(Mount Lucas Management) Indexes:Mount Lucas管理指数 MLM指数由Mount Lucas Management公司编制,它跟踪处于交易状态的25个投资品种,包括:商品期货、货币期货、利率期货品种,并采用12个月移动平均策略来进行CTA的业绩评估。 MLM指数使用一种简单的跟踪趋势算法,来指示一段可能出现的较大价格趋势的开始。这个算法的目的是捕捉这些趋势所代表的可能收益。如果价格趋势并不跟随这些信号而变化,那么这些信号可能会是错误的。但如果收益是呈正态分布,在算法模型长时间应用的前提下,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价格趋势是会随着上述信号而发生变化的。此外,此算法不仅可用于上升趋势,也可用于下降趋势。 图5:MLM指数历史表现 三、国内期货市场的CTA基金指数 1.CTA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展望 虽然国内现在对CTA业务的具体组织模式等问题仍在探讨,但业内成熟、实力雄厚的期货公司已经开始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如南华期货、永安期货和中国国际期货已经向监管部门提交了三种CTA交易模型方案作参考,其中包括套利基金模式、指数基金模式和程序化套利基金模式等。此外,各种理财产品也有望逐步推出。 实际上,CTA业务,也即商品交易顾问,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咨询类业务,二是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通常所说的理财业务)。因此,围绕CTA业务的产品设计,实际上也应有对应的两部分。 目前,国内专户理财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而担任资产管理人,由商业银行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负责,运用委托财产进行证券投资的活动,也称“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国内客户的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以此类推,可以是为单一客户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也可以是为特定的多个客户办理资产管理业务。在此过程中,各种理财产品的设计和推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就投资咨询类业务而言,当前的市场发展,使得期货业内已经积累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素质较高、执业行为规范的从业人员队伍,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也已初步具备了为市场机构(如证券投资基金和信托投资产品等)和社会公众从事专业咨询、投资顾问的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和实现市场需求,而且比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类似同质服务更具专业性和安全性。借鉴国内外金融市场相关业务的发展,多层次的期货咨询产品会逐步设计和发行。 上述两方面的业务也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具体来说,理财业务的开展,不仅会使从事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获得利润,而且也会为期货行业培养众多优秀的基金经理,有利于树立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口碑;投资咨询业务也会对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这些良好的互动会促进彼此的发展,并使得CTA业务更加适应未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中国期货CTA业务发展前景广大。 2.打造中国的CTA基金指数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内CTA业务的开展以及不断发展,相应的CTA基金指数的设计也会被提上议程。如同国内虽有公司和机构构建中国商品指数但却缺乏一定的影响力且仍存在改善的空间一样,我国的CTA基金指数应在参考国际相关基准指数设计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设计。具体来说,可能需要考虑基金指数的构成、投资的权重分配等问题。 总的来说,虽然我国的CTA业务仍然处于萌芽状态,但其发展潜力与巨大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在CTA业务推出之前,对其各个环节和链条都做出一定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迎接CTA业务的开展,并为今后该业务在国内期货市场的顺利发展做好铺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