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金融期货金融期权 >> 金融期货头条

股指期货应加快准备步伐 及时推出对冲风险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8-07 14:41:23 来源:股指期货网

  目前随着股指的不断走高,系统风险也再度增加,风险对冲需求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准备相对充分的股指期货及时推出。尽管目前市场的上涨趋势相对完好,但是7月29日沪深股市单日暴跌再度引发市场对于风险对冲工具的迫切需求,暴跌显示市场心态已经有所慌乱,后期的大幅振荡是难免的,而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持股风险急需股指期货进行对冲。因此应当加快准备步伐,及时推出股指期货,从而避免2007-2008年股市巨幅暴跌下投资者杀跌避险的历史再度重演,以便为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以及早日推出扫清障碍。


  系统风险慢慢凝聚,风险对冲需求不断增加

  回顾1992年以来沪深股市的行情,往往在牛市结束后就会出现大幅下跌,而且跌幅往往把牛市中的涨幅大部分吃回。比如在1992-1994年、1999-2005年的行情,以及2006年的超级牛市也在2007-2008年的暴跌中被几乎打回原形。可见在缺乏做空机制的情况下,大幅上涨的股市必然会以大幅下跌来结束,这个过程中无论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会损失惨重。同时一些券商也在暴跌中出现破产或者重组,整个股市人气惨淡,融资功能不强需要政府“救市”才能慢慢恢复元气。沪深股市的历史证明,缺乏做空机制的保护,股市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今年以来的沪深股市呈现单边上扬的行情,不知不觉中沪深300指数已经最高突破3800点,从年初的1817点算起,目前涨幅已经翻番,而从最低点1606算起,最大涨幅已经达到134%。随着指数的大幅走高,市场风险也快速增加,市场也面临着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整,7月29日的单日暴跌或许就是后市调整行情的一次预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特别是大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敞口风险也开始不断暴露。 

  根据统计,目前基金整体持股比例达到83%,股票型基金持股比例则已突破90%,这个水平已经是历史高位了。在目前做空机制依然缺乏的情况下,一旦市场行情突然转势,如此规模的持股比例会面临较大风险,同时这也是市场头上悬着的利剑。如果基金持仓开始大规模减持,那么股市风险也会骤然增加,历史上股市暴跌所带来的投资者损失惨重的局面也极有可能会再度重演。

  当然,历史上股市的暴跌并非是因为缺乏做空机制,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如果有做空机制进行风险对冲,那么股市的组成因子——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券商等就会利用风险对冲工具进行自我保护,从而在下跌中回避系统风险,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损失、保存实力,整个市场遭受的创伤也会明显减少,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市场抛压,从而减轻市场下跌压力,有利于市场的自身恢复。

  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所遭受的创伤在全球范围来说是比较小的,但是沪深股市的跌幅却几乎是最大的,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遭受到了重创,而他们的股市在有对冲机制的情况下,跌幅比我国小很多。目前随着股指的不断走高,风险也再度增加,那么我们并不希望这次的牛市也会像之前一样以惨淡局面收场,风险对冲需求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准备相对充分的股指期货及时推出。

  股指期货准备工作需要加快推进步伐

  最近中金所在推进股指期货准备工作上又迈出了两个重要步伐。一是7月20日中金所批准7家期货公司为会员单位,批准2家会员变更会员资格。截至目前,中金所会员数量已经突破100家而达到101家,其中全面结算会员15家,交易结算会员61家,交易会员25家。二是7月21日中金所向其仿真交易会员发布通知,为了进一步提高交易、结算技术系统安全保障水平,检验会员单位技术系统异常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市场安全稳定运行,计划于近期进行系统应急演练,具体演练时间与内容不提前通知。

  从目前中金所会员数量看,已经达到了101家,而我国期货公司则有180家左右,所以后面仍会有不少的期货公司在等待审批,会员审批工作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从会员结构看,目前全面结算会员15家,交易结算会员61家,交易会员25家,按照目前的这个结构,已经偏离了之前设想的“金字塔”的会员组成结构,所以后面的会员审批应该大部分以交易会员为主才能保证“金字塔”结算结构的形成。另外,目前特别交易会员仍是空缺,银行如何参与结算仍是空白。所以在结算会员方面仍有一定的工作要做。

  因此在股指期货准备工作相对完善的情况下,以及在股市风险不断聚集、系统风险对冲需求巨大的背景下,后期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快,以便为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以及早日推出扫清障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