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出现持续调整的态势。尽管上周五小盘高价股表现活跃,市场做多氛围回暖,但上证指数却未能够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反而在午后逐波走低,再度考验2300点整数关口。 降温趋势明显 近期A股走势的确略低于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毕竟当前A股市场缺乏强有力的做空信号,相反,做多信息则在持续聚集。比如,货币政策不断释放宽松信号,经济数据也有回稳迹象。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铁路设备等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凸显。 不过,股市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在多头做多意愿削弱之际,空头趁势反击。空头的武器其实很简单,一是获利盘的回吐,包括近年来涨幅较大,但缺乏产业支撑的品种,如银河投资、上海物贸等。也包括业绩增速放缓的前期高成长股,如网宿科技、五粮粮等。 二是尚未有明显证据证实的融资盘的套现压力。由于前期市场的持续上涨,使得一大批实力雄厚的资金通过融资盘放大交易规模,融资余额逼近7000亿元。如果按照9%的融资利率,一年的利息就高达近630亿元,如此就使得市场参与者恐慌情绪有所增强。关于融资盘套现的预期,逐渐成为市场的关注的焦点,故投资者的跟风买盘力量也迅速降低。 受此影响,A股市场近期出现了明显降温的迹象。一方面体现在成交量方面,沪市的量能从前期日均的2000亿元迅速降至上周五的1143亿元,说明市场交投意愿迅速降低,新增资金加仓积极性减弱。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涨停板家数迅速减少,从前期的日均40家降至近期的10余家,而且一字涨停板个股数量还占了很高比例。与此同时,盘中突然跳水的个股也在增多,上海物贸、天和防务等个股的走势均是如此。 上升趋势并未终结 现在的问题是,此波下跌是一波上升趋势中的技术调整,还是上升趋势的终结。如果是前者,那么,投资者就可利用大盘的调整,在保护仓位比例的前提下,积极调仓。因为上证指数在震荡一段时间后,还会再度展开升势,重新攻击2400点。如果是后者,那么,投资者就是需要减仓,甚至清仓,因为行情结束了,2400点将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强阻力位。 就目前来看,此波调整可能是上升趋势中的正常调整。一是因为当前A股市场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利空消息。以往经验显示,每波行情的终结,主要是政策层面出现了不利消息。反观当前A股市场的政策氛围,依然乐观。比如说今年内要发行100家左右新股,但10月份的新股发行(IPO)数量也只有11家,并未迅速增加,这就折射出相关各方呵护A股的积极信号。与此同时,当前A股的资金面也较为宽松,无论是上海同业拆借利率还是沪深两市国债回购利率均在低位运行,说明A股资金面状况并未明显恶化。 二是因为本轮反弹的逻辑清晰。政策面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决议,将有力提振市场参与者的信心。而证券市场的中短线趋势又往往来源于投资者信心的提振。所以,只要改革继续深入,投资者信心继续提升,那么,A股市场就不会出现持续的下跌趋势。也就是说,今年以来的反弹行情的逻辑依然存在。既如此,A股就不会一路走低,并终结本轮弹升行情。 三是因为A股估值的结构性优势依然存在,至少银行、保险、电力等板块估值优势十分明显。由于银行、保险股是典型的指标股,这些个股具备的估值优势封闭了上证指数持续下跌的空间。也就是说,2300点不排除难以成为市场的有效支撑,但2250点、2200点的支撑力度将极为强劲。指数的下跌空间不大,也就意味着存量筹码的调仓空间并不大。既如此,市场的后续抛压也会减少,2250点一线的支撑力度随之更为强劲。投资者可在此区间内静候新的做多信号。 把握两大操作主线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投资者对市场的中短期走势不宜过于悲观,操作上可在保持适量仓位的同时,适当调仓,加大以下两大主线的操作力度。 一是优质小盘次新高价股。这是A股市场跨年度行情的首选品种。表面看来,小盘次新高价股做的是年报含权行情,实质上,优质小盘次新高价股近期的上涨是基于对业绩高成长的预期,是市场长线资金抢夺优质筹码引发的上涨。毕竟从长线角度来说,优质筹码是稀缺的,所以,只要优质筹码上市交易,长线资金就会买入并持有。比如腾信股份、迪瑞医疗等品种上市后就出现一路涨升。而且,一些通过资产重组或外延式收购而拥有新业务的个股也值得跟踪,比如联建光电、利德曼、正海磁材等。 二是契合了产业发展趋势的品种。如契合我国投资力度加大的高铁产业股,近期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循此思路,高铁、核电、特高压等板块仍将是高成长股的摇篮,具体可关注经纬电材、金利华电、大连电瓷、华伍股份、永贵电器等个股。此外,医药、医疗服务、互联网广告、受益80年后乃至90年消费取向的食品股也值得关注,具体个股有:马应龙、利欧股份、黑牛食品、江泉实业等。 责任编辑:顾鹏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