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国内煤企“长协”定价权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研究发展部孟海称,与电厂签长协时间已经临近,进口量减少将使“煤电博弈”中动力煤定价权更偏向于国内煤炭供应商 最新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 9月份我国实现煤炭进口总量2116万吨,较8月份增加230万吨,增长12.2%,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57万吨,下滑17.8%,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的总进口量为22292万吨,同比去年下降了6.64%,进口量已经连续七个月同比下滑。 然而,9月份煤炭进口数据环比出现上涨多少令业界感到意外,因为此前坊间曾传出有关部门要求9月-12月煤炭进口量减少4000万吨的消息;之后,财政部又发通知称,自2014年10月15日起,取消无烟煤、炼焦煤、炼焦煤以外的其他烟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的零进口暂定税率,分别恢复实施3%、3%、6%、5%、5%的最惠国税率。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研究发展部孟海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9月份进口煤数量虽然环比8月份有所上涨,但总体上仍在延续进口量同比下滑的趋势;进口煤零关税的取消影响最大的是澳洲煤,澳洲煤主要是高卡煤,与电厂签订长协时间已经临近,高卡澳洲煤进口量的减少将使“煤电博弈”中动力煤定价权更偏向国内煤炭供应商,对国内煤企将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 零关税取消 澳洲煤将深受影响 另有分析认为,预计关税政策调整会让更多高热值的煤从印尼出口到中国,填补澳大利亚高热值煤炭的减少留下的缺口。 煤炭行业专家李廷分析称,按照进口商品协定税率,我国来自于东盟十国、智利、新西兰、秘鲁等国的煤炭进口的协定税率为零,按照税率从低原则,恢复煤炭进口最惠国税率之后,来自以上国家的进口煤炭仍然执行零税率。目前我国动力煤(煤炭进口总量中除去炼焦煤和褐煤进口量)进口来源中,有超过1/3的进口量来自于以上国家。以今年1月-7月份为例,动力煤进口总量为10538万吨,其中来自印尼和越南的进口量就达到3591万吨,占比达到34.1%。由于这部分进口煤仍然实行零关税,其进口成本暂时不会发生变化,其相对于来自其他出口国的煤炭将获得一定的竞争力。最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些地区的煤炭采购需求将会有所增加,价格则可能出现小幅上涨。 李廷分析称,来自于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进口煤将实施最惠国税率,其5500大卡动力煤进口成本暂时将增加25元左右。但是,进口成本上涨后,对这些国家的煤炭采购需求可能将有所减少,其煤价可能再度小幅下滑。 另有分析人士也认为,我国恢复煤炭进口最惠国税率,受影响最为深重的就是澳大利亚煤矿企业。有数据显示,仅今年6月份,我国就从澳大利亚进口了价值55亿澳元(约合人民币296.85亿元)用于钢铁行业的炼焦煤,约占澳大利亚煤炭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向澳大利亚进口价值35亿澳元(约合人民币188.90亿元)用于发电站的热能煤,约占澳大利亚煤炭出口总值的五分之一。 因此,有报道称,澳大利亚煤炭企业施压澳大利亚政府与中国政府进行协商会谈,并希望这一会谈可以为澳大利亚煤矿企业争取到煤炭进口关税的减免待遇。 但孟海认为,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谈判,估计很难让中国的关税政策松动,可以预见的是,因为去年煤炭进口量的基数比较大,未来三个月进口量预计同比仍将有所下滑。 对国内煤企是利好但影响有限 煤炭进口零关税政策取消,为了应对潜在的政策风险,部分进口煤贸易商也开始观望,暂缓了煤炭进口。有报道称,10月15日煤炭进口关税开始征收以来,已有部分煤炭贸易商毁约。 孟海认为,临近年底,与电厂签订中长期协议时间已经临近,高卡煤进口的减少将使“煤电博弈”中的高卡动力煤定价权偏向国内煤炭供应商,有利于煤炭价格企稳回升;但涨价空间应该比较有限,因为从根本上说,煤炭价格是有市场供求来决定的,而下游需求仍谈不上乐观。 此前,中煤远大咨询中心分析师张志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煤炭进口量的减少对国内煤炭价格的回暖很难形成有力支撑,因为进口量大幅减少的前提是国内煤炭价格非常低,进口煤没有价格优势,进口贸易商无利可图;但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了,煤炭进口量还会迅速回升。 从神华、中煤两大煤炭巨头今年9月份的产销数据看,市场需求形势仍然不容乐观。9月份,神华商品煤产量2490万吨,同比减少4.6%;煤炭销量3790万吨,同比下跌26%。中煤集团9月商品煤产量为926万吨,同比下降5.4%;商品煤销量为1359万吨,同比增长3%。 孟海分析称,在经历了此前三个季度的暴跌后,神华中煤此时带头涨价,不仅有第四季度下游用煤需求增加的原因,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现在离2015年签订煤炭供销中长期协议合同的时间不远了,煤炭企业试图通过涨价来获取谈判资本。
责任编辑:叶晓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