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大宗商品价格“跌跌不休” 中国经济两难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4-11-04 10:21:35 来源:北京商报
国内成品油价格七连跌、LME铜价自年初以来跌幅超过10%、普氏62%铁矿石指数年内累计下跌达41%、彭博大宗商品指数跌至五年新低……业内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虽然有利于降低消费者、下游企业成本,但持续暴跌很可能造成企业融资链条的断裂,长期可能加剧中国经济通缩风险。这轮大宗商品价格低迷要持续2-3年,不少上游企业将因价格下跌面临较大亏损风险,应该利用期货市场,通过保值套现等手段来规避风险。

“跌跌不休”

大宗商品今年以来逐渐进入熊市,尤其是铜、原油和黄金。以铜为例,受需求放缓和供应增加影响,LME铜价自年初以来跌幅已经超过10%,从年初7460美元/吨下跌至6780美元/吨,而沪铜的跌幅同样达到10%。进入10月之后,国际原油价格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并进入了一路持续暴跌的道路。数据显示,10月至今,WTI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跌幅分别超过15%和25%。同时,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近期也相继发布报告,下调明年原油价格预期。

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的统计,目前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上,八大行业主要追踪的有代表性的58种大宗商品中,有24种商品创下了三年的新低,占比接近40%,而在这24种商品中,有12种商品和5种商品分别创下了五年和十年的新低。

卓创钢铁分析师刘新伟表示,大宗商品价格这次下降主要受宏观经济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引发的是产品需求增加强度的降低,而大宗商品的产量普遍没有下降,供需矛盾失衡更加明显,导致价格下跌。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则认为,欧洲经济复苏道路并不顺畅,美元升值预期一直存在,这些因素也进一步推低大宗商品期货价格。

是福是祸

大宗商品虽然反映出经济增长不景气的现实,但一些饱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困扰的钢铁等行业,却迎来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时期。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27日披露三季报的10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有9家实现了盈利,10家钢企累计实现净利润22.74亿元,这些数字与2012年、2013年的大面积亏损、存货大幅增加、利润惨不忍睹的窘境相比已经明显改善。

中宇化工分析师柳东远指出,大宗商品产品下跌 有可能带来下游行业成本降低、盈利空间可能扩大的好处,但对大宗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来说,如煤炭行业,可能导致行业盈利水平持续缩水,甚至大面积亏损,并且大宗商品持续下跌有可能造成消费积极性萎缩,并加剧通货紧缩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江苏等省市20家大型煤炭集团的净利润为-105.59亿元,还能保持盈利的煤企只有7家,但也均为微利。

刘新伟坦言,从居民角度来分析的话商品价格下跌能够减少生活支出,当然是有好处;但价格持续下跌会影响生产商的生产热情,价格下跌意味着利润被挤压程度在加大,对生产企业来说并不全是好事。

“对于不少企业,大宗商品多具有金融属性,在以远期仓单或信用证质押获取更多融资便利的同时,一旦大宗商品持续暴跌很可能造成融资链条的断裂,这也是今年以来国内为数众多的参与融资的企业遭遇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的主要原因,比如山东浩霖集团、南京盛建化工都因此而倒闭。”一位业内专家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

风控大考

“目前经济处在弱需求周期中,预计这轮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要持续2-3年,有色金属、能化板块等与经济关系密切的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低迷,而大宗商品中的农产品,受耕地面积减少、需求增加等影响,未来价格可能有所反弹。”中国国际期货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说。

原油分析师暴玲玲坦言,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方面比较薄弱,这也是对风险防范、把控能力不强的主因。以成品油为例,目前成品油价格完全按照国际油价调整,根本不能反映国内市场供需关系,国际市场变化,国内市场就随之调整,加上具有一定滞后性,往往造成企业亏损严重。

在王红英看来,要想化解目前大宗商品下跌的风险,就要借助于金融衍生品,以往的货物交易买涨不买跌,价格持续下跌造成市场违约情况时有发生,企业其实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比如现在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可以进行卖空,来抵消现货市场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
责任编辑:叶晓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