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品种头条

国内减产周期来临 糖市走进“春天里”?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4-11-07 08:58:58 来源:中信期货
受低成本和高库存压制,糖价回升幅度不会太大

11071.png
11072.png

巴西糖出口面临泰糖挑战

甘蔗在南北半球均有种植,年均总产量约1.7亿吨,其中巴西产量最大,占全球总产量的22.8%,印度次之,约占15.6%,欧盟地区约占10%,而中国约占7%。

由于南北半球气候存在差异,食糖年度在全球也有差别。北半球从10月开始收割,南半球则相差半年,收割始于4月。甘蔗收割期持续半年之久,中间3个月为压榨高峰和出糖高峰,中国为12月至次年2月,巴西则为6月至8月。在此期间的低温降水不利于甘蔗收割,极端时候出现霜冻等灾害天气还会严重损害甘蔗生长。甘蔗喜水,拔节期有台风带来充沛降水利于生长,只要不造成大面积严重倒伏,一般对当年甘蔗产量有促进作用。

巴西地处南美洲,且温度低于我国,靠近赤道,其最大食糖产区圣保罗州适宜甘蔗生长,甘蔗种植面积也一度扩张。圣保罗州产糖量约为巴西食糖总产量的60%—70%,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广西。所不同的是,巴西食糖产量约3700万吨,其中有2800万吨用于出口,占全球食糖总出口量的50%。可见,巴西在全球食糖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尽管巴西食糖产量曾出现下降,但其出口量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

11073.png

图为巴西食糖出口情况

巴西的糖厂每年4中旬开始下一榨季的生产,甘蔗用来生产食糖和酒精,至于分配的比例则取决于两者的比较效益。巴西国内使用混合燃料酒精的汽油,添加比例约为20%。不过,2014年原油价格不断走低,导致燃料酒精价格一路下跌,生产酒精的效益也相对下滑。2013/2014年度食糖价格快速下跌,导致其比较效应下降,糖厂生产更多酒精。预计2014/2015年度巴西会重新调整甘蔗在两者之间的比例分配,最终或达到糖与酒精约44%∶56%的比例。

11074.png

图为巴西甘蔗在食糖和酒精之间的分配比例

2014年上半年厄尔尼诺预期曾引发农产品尤其是可可和咖啡价格的上涨。厄尔尼诺可能伤及甘蔗产量,造成食糖减产,原糖指数也在年初从15美分/磅以下出现快速拉升,一个月的涨幅超过20%,3—6月其持续振荡走高,直逼20美分/磅。当厄尔尼诺落空,原糖价格再度下跌。美国农业部认为今年的严重干旱令巴西甘蔗产糖率下滑,并在最新报告中下调巴西2014/2015年度糖产量预估值至3580万吨,较其预估下调2.7%,较上年度产量减少5.3%。而此前巴西政府预计该国本年度糖产量为3830万吨。2014/2015年度巴西食糖压榨接近尾声,从累计产量看,和过去几年持平,预计最终产量也会和去年持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食糖出口量可能下降更多,5—8月巴西食糖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减少21%,而同期出口金额同比下滑25%。食糖价格太低导致农民惜售,终端消费形势不佳也制约了出口量的增长。截至10月16日的数据显示,2014/2015年度巴西食糖出口量或为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中国作为巴西最大的食糖进口国,尽管进口量仍在增长,但巴西食糖在中国进口食糖中的比例正在缓慢降低,主要的冲击来自泰国。

2014年上半年泰国也曾因厄尔尼诺导致局部地区干旱,其北部、西部和中央平原甘蔗主产区降水低于均值,不过预计甘蔗单产的减少被面积的增长弥补。此外,2013/2014年度结转的库存较大,东南亚同盟成员国之间食糖贸易进口关税从之前的5%—40%削减到0—10%,再加上地理上的优势降低了运输成本,泰国食糖在2014/2015年度将抢夺更多的食糖出口份额。

全球第二大产糖国—印度2014年10月1日的食糖库存为692万吨,该水准低于印度糖厂协会预计的74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00多万吨。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原糖出口给予补贴,出口量从前一年度的34万吨剧增至210万吨,且该国国内食糖消费量也从前一年度的2300万吨增至2400万吨。尽管食糖库存下降,但仍较新糖上市前的国内需求高出近200万吨。

总体来看,上半年厄尔尼诺一度作祟,扰乱原糖市场运行步伐。目前,减产担忧正在逐渐消除,国际糖业协会预计自10月1日开始的2014/2015食糖年度,全球食糖供应将过剩130万吨,为连续第5年供应过剩。当然,过剩幅度较此前的500多万吨显著改观。

新榨季国内市场供降需升

中国食糖产量经过连续3年的增长,2014/2015年度或出现回落,甚至由此开启减产周期,这对价格形成长期支撑。国内食糖产量3年增产、3年减产的周期较为明显,原因在于:产区集中,全国食糖生产集中在广西,广西食糖生产又集中在崇左;二是甘蔗一年种三年收,农民外出务工,没有闲暇照顾甘蔗地,更换作物的频率低。

11075.png

图为中国食糖产量

2014/2015年度食糖产量基本形势确定,北方甜菜糖除新疆外,其余产区都减产;南方甘蔗糖产区全部减产,海南、广东种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广西、云南次之。7月中旬,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了广东、海南和广西部分甘蔗产区;9月,台风“海鸥”“扫荡”了海南、广东部分甘蔗产区。两次台风对海南和广东甘蔗产量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虽然对广西产区影响有限,但台风过后,甘蔗减产预期增强。

另外,截至9月底,主产区广西甘蔗长势及作物优良率都低于去年同期。结合各地的种植面积,2014/2015榨季预计中国食糖产量降至1100万吨。

11076.png

图为中国2014年1—9月含糖食品饮料生产情况

中国含糖食品饮料的生产总体处于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1—8月我国食品制造业(不含烟草制品)同比增长8.9%。其中,饮料制造业(包含酒、饮料、精制茶)较去年同期增长7.5%。1—8月国内累计生产软饮料11540.2万吨,同比增长7.9%。分品种看,1—9月糖果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0.6%,碳酸饮料累计产量同比增长5.6%,软饮料累计产量同比增长7%。预计2015年中国食品制造业仍将维持增长态势,为食糖消费提供支撑。

替代品方面,糖精的消费趋势在下降,2015年内销变化不会太大。糖与淀粉糖的比值在1.46左右,接近2008年的低位,2015年淀粉糖对白糖的替代将减弱,白糖使用量将有所增加。预计2014/2015榨季中国的食糖消费量将达到1500万吨。

11077.png

图为白砂糖/淀粉糖比价

食糖产业市场化不可避免

2011/2012年度中国启动食糖收储政策,年均计划收储300万吨,收储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更高于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国内交储积极,除了国产白糖上交国储,更有沿海地区食糖加工厂从巴西、泰国进口原糖精炼后卖给国储,赚取可观利润。当时国内外食糖价差巨大,配额内近2000元/吨,即便配额外也有超过1000元/吨的利润。

11078.png

图为中国收放储政策执行情况

11079.png

图为中国食糖进口盈利情况

由于国储糖库存急速增长,国储糖胀库的消息一度流行。好的初衷并没有带来理想的效果,连续3个年度的收储政策并未令食糖价格止跌。巨额的财政支出、日复一日的仓储费用、沉重的成本负担,令相关部门和产业上的各个环节都“很受伤”。

中国食糖政策到了变革的时候。效仿棉花、大豆等品种的改革,食糖市场也从单纯的收储转变为直补,最终交还市场。食糖直补政策还未最终落地,不过参考其他品种的设计经验,按照种植面积和最终产量的综合标准应该是可取之策。后期逐步再将甘蔗收购指导价放开,政府政策专注于保护农民最低收益,将束缚企业的手脚放开,让市场化重新主导整个食糖上游环节。

另外,针对进口食糖对国内市场的冲击,2014年10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将食糖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并将配额外食糖进口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自2014年11月1日起执行。

这一政策或使得食糖进口量大幅下降,预计2014/2015榨季中国食糖进口量将下降到200万吨,相较此前的300万吨,甚至400万吨,有有明显回落。

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逐步放开,食糖产业的市场化也不可避免。实际上,食糖下游销售环节的市场化程度在上个世纪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定价,而价格是经过充分的竞争形成,低成本高质量才有优势,这也是近些年来巴西原糖走俏的关键。

另外,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零关税政策也正成为发展趋势,泰国食糖的流入量加速增长。中国食糖市场面临新的形势,新的变革下也同样孕育着新机会,借助国内的土地流转制度,广西甘蔗主产区的大规模种植势必成为趋势,机械化作业取代人工,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

总的来说,就食糖价格而言,2014/2015年度恰逢减产周期,长跌局势或转变,筑底回升在即,不过低成本和高库存环境下,食糖价格回升的幅度不会太大。
责任编辑:叶晓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