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耐心等待,千呼万唤下的沪港通试点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两地股票市场“桥梁”互通,千亿资金即将喷薄而出。 单从投资角度看,沪港通的诞生大大拓展了两地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和范围,但它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沪港通试点对于我国金融市场整体的改革与发展而言,具有更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资本市场开放之门 就在一周前的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这一概述被习近平明确提及,而沪港通正是促进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竞争力的高低,以及与国际规范的接轨程度。回首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资本市场走过了一段具有自身特色的、有序渐进的对外开放之路。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建立了B股市场、开放H股市场,为境内企业上市筹资资金开辟多条途径。随着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主动实施一系列开放政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提速。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QFII、QDII和RQFII等制度的推出,让投资既能“走出去”,也能“走进来”。尤其是QFII和RQFII,被视作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重要过渡性制度。 2014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正式提出,“中国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这一重磅消息,令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两地市场都振奋不已。 在紧张的筹备阶段过后,从11月17日起,沪港通正式打通两地股票市场之间的联系,带来包括资金、制度、理念、监管在内的全方位互通。无论将它看作“踏板”,还是“试验田”,沪港通毫无疑问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不远的未来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民币国际化之窗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沪港通不只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场制度变革,同时它还是推动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扩张版图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据悉,沪港通试点统一采用人民币进行双向结算,即内地投资者买卖以港币报价的港股通股票,用人民币交收;香港投资者买卖沪股通股票,同样以人民币进行报价和交易。 由此可见,港股通增加了人民币的对外输送量,而沪港通则令海外的离岸人民币获得了新的回流渠道。香港市场的人民币资金方便进入,内地市场的人民币资金顺利流出。 上交所日前表示,沪港通实现了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有条件、可管控地扩大了人民币跨境交易,便利人民币在两地的有序流动。同时,额度控制和“闭环式”的资金流动方式可以避免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 从长远看,沪港通将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进程。 专家表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强弱,反映了该国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的综合实力以及话语权。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内容就是推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但从历史经验看,资本项目可兑换风险较大,需要把控得当。 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与我国经济、金融在国际上的实力和地位有所不符。在中国走向世界、金融市场逐渐开放的关键过渡性阶段,透过沪港通这一机制,将香港地区这一目前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联系起来,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日前透露道,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资金池规模已超过一万亿元,市场具有相当的深度及规模,因而开放平盘离岸价自由兑换不会有大问题。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沪港通是资本项目下的跨境投资,可以看作是中国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的一种新尝试。 金融改革必经之路 “新桥梁”、“新渠道”、“新尝试”。 其实,沪港通并不是“全新”的。早在2007年,被视作“沪港通前身”的港股直通车计划曾经出台,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流产”。 七年时间转瞬而逝,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迈向成熟、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开放型经济体制构建需求突出。 沪港通诞生的大背景,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 于资金而言,沪港通促进了境内外资金的自由流动;于货币而言,它打开了人民币国际化之窗,撬动资本账户开放。沪港通绝不是单一的机制,由它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多大,市场各方都拭目以待。 首先,伴随两地股票市场的开放,今后必将对双边的制度对接、监管机制提出新的要求。两地市场的竞争、对于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共同倒逼中国资本市场自身的制度改革和市场化发展。 其次,以沪港通为引子,深层次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如何推进,将牵一发动全身。毕竟资本管制的放松可能对一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影响。 对于金融改革如何推进,李克强总理今年多次表示,将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平等参与金融市场竞争;有序扩大资本和货币市场对外开放。同时,继续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因此,从内而发推进的改革,或是对外开放倒逼的改革,都不可或缺。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要开放。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沪港通试点的应运而生,必将为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改革带来无限启示。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