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举动

期货公司创新 业务范围或向境外延伸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4-12-03 08:13:46 来源:期货日报网
A 期货公司创新发展亟待加快

近年来,期货市场“僧多粥少”局面愈发凸显,期货公司饱受“大市场”与“小行业”矛盾之苦。常年依赖单一通道类业务盈利而引发的佣金端激烈竞争使得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持续下滑,大多数公司靠利息度日,加之创新业务尚未带来真正有意义的绩效增长,严重制约期货行业发展壮大。

在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公司财务数据披露指标中,期货公司收入一栏仍然只有手续费一项指标,而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等创新业务由于规模尚小未纳入营收主要指标。期货公司经纪业务增长乏力,创新业务尚未形成气候,而利息收入的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手续费收入的大幅下滑,成为现阶段期货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与当前期货公司营业收入结构不同,在创新业务领域,券商等金融机构已经先行一步,使得证券公司在资产规模实现平稳扩张同时,行业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实现“双增”。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和两融业务成为行业三大收入来源,其中经纪业务呈现下滑态势,资管、两融等创新业务成为最主要增长点,投行和自营业务的增长亦助推营收增长,创新业务逐步成为行业业务结构优化的主要驱动力和增长点。这已说明证券业正在逐渐告别“靠天吃饭”的格局。

现阶段,我国期货经营机构的弱小和创新发展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期货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的短板,加快推进期货经营机构的创新发展刻不容缓。

B 期货公司创新发展正当其时

随着《意见》和《管理办法》一系列文件相继落地,期货公司作为市场创新主体,创新二字将伴随期货公司成为未来发展总基调,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政策松绑为期货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适宜土壤。

创新业务松绑助力期货公司业务转型升级

资产管理业务突破政策限制,期货公司有望告别“镣铐起舞”困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受制于“一对一”的限制,业务发展裹足不前,期货公司只能“戴着镣铐起舞”。《意见》和《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在明确适度放宽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资本要求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的同时,一方面取消了对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准,将其调整为依法登记备案的事项,另一方面放开了资产管理“一对多”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一对多”的放开,在降低资管受托资金门槛的同时,也将有效降低受托资产的边际成本,实现期货公司资管业务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扩大期货资管业务规模,由此期货公司将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不同层次的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为其提供更精细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这给期货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实现期货公司盈利模式多元化。

政策导向驱动子公司业务创新,期现对接服务实体经济。风险管理公司业务设立初衷就是通过子公司从均价交易逐步发展场外衍生品的柜台业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风险管理产品。由于一些政策和制度上的束缚,风险管理公司诸多业务无法快速有效推进。随着《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和《意见》出台,不仅简化了试点备案工作程序,业务范围也在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定价服务、基差交易等风险管理服务业务基础上新增做市业务及其他与风险管理服务相关的业务,同时,支持有条件的风险管理公司开展期权等衍生品做市业务,以及通过合法渠道参与境外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将会稳步推进,期货公司在风险管理上的独特优势得到发挥,这意味着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也将取得进展。

此外,《意见》还拓宽了期货公司自有资金使用范围,有利于自有资金保值增值,丰富期货公司盈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期货公司开展自营业务做了铺垫。

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期货公司做大做强

伴随着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公司和自营业务等创新业务比重增加,期货公司业务属性将由轻资本业务向重资本业务过渡,对资本金充足性要求显著提高。资本实力多寡必将成为影响期货公司风险控制能力和创新业务开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核心因素。

现阶段,券商系期货公司由于“背靠大树好乘凉”,资本金相对充裕,而对于传统期货公司来说,通过IPO上市成为解决当前重资本业务导向下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否则只能在兼并大潮中淹没。《管理办法》的出台解决了自然人不能持有期货公司股权的制度性障碍,预示着期货公司IPO上市将不设前置性条件,只要满足上市的基本要求即可,后续或将激发一批期货公司IPO上市热潮,有助于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此外,《管理办法》中还放宽了外资进入的门槛,明确了期货公司设立、收购或者参股境外期货类经营机构的基本要求,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提供了突破口,将给期货行业带来新的变化。

商品期货ETF为期货公司产品创新打开想象空间

8月29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1号——商品期货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商品期货ETF这一重要的投资理财工具“破冰”之日可期。商品期货ETF的适时推出,将为期货公司实现产品创新和深化基期合作打开想象空间。

商品期货ETF作为重要的基金品种,是以持有商品期货交易所挂盘交易的商品期货品种为主要策略,以跟踪商品期货价格或价格指数为目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现阶段,国内推出商品期货ETF产品不仅面临跟踪指数的选择,同时也会遇到对指数进行有效复制以达到较好拟合效果的技术要求,加之期货属于高精尖专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活动——要有专业化的机构和专业化的人才通过专业化的手段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因此,在跟踪指数的选择以及指数复制方面要求基金管理人必须具备专业的期货交易素质和风险控制能力。然而,当前商品期货ETF基金创设主体即公募基金在参与商品期货交易方面存在制度束缚,导致其期货交易专业素质和期货市场风控经验方面存在短板,这就为期货公司参与商品期货ETF产品设计与运作提供契机。

期货公司作为“风险管理专家”,加之松绑资产管理创新业务而实现的“最懂期货的期货公司能够真正参与期货交易”,使得其可以很好地为商品期货ETF基金管理运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投资建议,通过产品创新和深化基期合作实现盈利模式多元化,推动期货公司做大做强。

C 期货公司创新发展面临挑战

券商创新步伐提速,期货公司创新空间受限

目前,我国的证券公司已可开展经纪、自营、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四大主营业务,且创新步伐仍在继续。2014年券商创新大会的成功召开和“券商创新15条”指导性文件的落地,从建设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000900,股吧)银行、支持业务产品创新和推进监管转型三个方面明确了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一方面大力发展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投资咨询等卖方业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融资融券交易、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柜台市场、直接投资、另类投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等买方业务,同时鼓励自主创设私募产品、开展FICC业务和衍生品业务等具体举措,券商创新业务正在由卖方业务向买方业务转变,其金融市场参与者角色进一步加强,券商投资功能进一步凸显。

在券商业务创新转型中,期货公司未来创新面临诸多挑战。当前,买方业务逐步成为券商发力角逐的主战场,而买方业务的核心在于利用自有或委托资金进行投资管理以获取投资收益和资本利得并承担投资风险,衍生品市作为买方业务投资标的和风险管理工具在券商转型升级中将肩负重要使命,券商与期货公司在衍生品领域展开竞争成为必然。同券商相比,当前期货公司在资本、人才、制度方面存在欠缺,加之资管业务、自营业务、两融等业务已经成为券商重要收入来源,使得期货公司未来创新空间更加有限。

交叉持牌行业多变数,期货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随着新“国九条”以及《意见》相继落地,期货业务准入进一步放宽,支持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交叉持牌和相互参股、控股,混业经营趋势加快,未来必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期货公司不仅要面对行业内激烈竞争,同时也将面临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机构的业务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的政策壁垒保护的期货行业利润将消失,竞争进入肉搏阶段,期货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一方面,基金系期货公司有望崛起,形成中国期货行业群雄并起的混战局面。从当前期货公司股东背景结构来看,证券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期货公司数量显著增多,拥有券商系背景的期货公司的崛起势头愈加明朗,行业强者愈强格局进一步明显,部分券商系期货公司已经跃升为期货行业领军企业。

在前几轮并购潮中,券商与期货公司股权合作过程并不是常见的“强强联合”,而是大券商找小期货公司、大期货公司找小券商这一典型的“小马拉大车”模式,越来越多的券商和期货公司加入并购潮,最终形成当前69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券商系期货公司。经过这几轮并购,余下期货公司伴随着期货行业发展,一部分在当前同质化竞争中举步维艰,另一部分期货公司则成长为优秀行业代表。在这部分非券商系优秀期货公司中,不乏具有通过股权融合在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的迫切现实需求,但余下普遍规模偏小、竞争实力偏弱的券商很难实现有效对接,券商并购期货公司的最好时机已经一去不返。

另一方面,具有券商、基金背景的期货公司未来或许迎来“去法人化”从而内化为部门。当前券商系期货公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作为证券公司子公司,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子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由于现有会计制度所限实行独立考核。随着资产管理创新业务松绑,期货公司将一改当前“带着镣铐起舞”尴尬局面,业务项下资金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而期货具有的保证金交易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使得进行期货投资时不能进行满仓操作,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项下结余资金只能闲置,加之净资本严格考核限制,造成期货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为了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排除具有券商、基金背景的期货公司内化为证券公司或期货公司某一部门,从而失去独立法人资格。通过期货公司部门化,使得资金能够在股东层面更好地进行统筹规划和投资管理,进一步强化期货风险管理功能并将其纳入资产投资组合中去,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D 期货公司创新发展方向

深耕传统经纪业务,打造私人财富管理平台

深耕经纪等传统业务是由期货公司本源意义所决定。从现代期货市场建立至今,在不担风险下获取通道收益是期货市场中介机构获取稳定收入的重要来源,继续深耕卖方业务,既是历史使然,也是时代使命。

一是调整经纪业务服务和盈利模式。积极寻求由“单一通道收费”的盈利模式向“通道收费+增值收费”的盈利模式转变路径,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诸多优势从账户开立、产品推广到支付交易等环节开展跨界融合,在资本市场总量扩大和多层次市场结构形成的发展浪潮中有效对接,进一步活跃传统业务需求从而提升盈利水平。

二是深化经纪业务。经纪业务本质上包含了通道、清算、风控、咨询、资源整合、运营等服务,可以经纪业务为创新端口,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财富管理部门为抓手,借助互联网金融跨界融合理念,通过合理布局营业网点,线上线下结合发展,整合资源打造客户链条和服务链条,实现金融服务的多元化、综合化、集成化,逐步形成期货公司不可替代的金融中介优势,打造私人财富管理综合性服务平台。

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业务,打造财富管理平台

新一轮的“放松管制”打破了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和期货公司之间的竞争壁垒,使财富管理行业进入了竞争、创新、混业的“大资管时代”。随着政策松绑和制度创新,资产管理业务将由早期的替客户投资获取收益迅速转变为以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为核心的大资管业务,期货公司角色也从单一的产品提供者上升为产品的设计者、交易参与者、客户需求的引导者等多种角色。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应当继续推进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积极对接“大资管时代”,打造财富管理平台。

一方面,发挥资产管理业务与经纪业务协同效应。随着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逐步放开,资产管理业务与经纪业务协作日趋多样化。除传统的产品销售以外,产品定制、通道业务、融资撮合等新型业务模式发展迅速。借助经纪业务部门丰富的客户资源,与资产管理业务部门的协作成为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利用好自身专业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决定了未来资产管理业务与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协同的效率,对于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发挥资产管理业务与其他创新业务的协同效应。期货公司不仅可以利用资管、自营、研究员各部门优势向资产管理平台输出投研能力,从而借助资产管理发行产品来实现其他部门投研能力的产品化,而且可以实现资产管理业务与子公司项下做市商业务之间深度合作,资产管理产品可以作为做市品种,也可以设计理想的资产管理产品份额作为标的,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做市服务,使得资管产品份额成为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实现协同效应。

此外,期货公司还可以通过资产管理平台积极整合基金、银行、信托、投顾资源,孵化以满足各类投融资者需求的标准和个性化产品,然后通过互联网金融探索、APP综合服务平台、线上产品营销、线上渠道合作等方式扩宽产品渠道,打造丰富、综合性的金融超市。

以子公司为端口,场内外互动服务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不仅需要通道服务,更需要专业化、个性化的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服务,特别是实体企业更需要期货经营机构参与定价、风险控制、仓储管理等各个环节。风险管理公司作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重要端口,在大力推进业务引入和运作上应当立足实体经济特点,有效对接产业客户风险管理需求。

风险管理公司可以在产品设计和交易方式方面,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专家”优势,为现货产业链客户提供能与场内市场产品充分对接的个性化风险管理工具,以满足客户定制型需求。同时,由于处于现货产业链不同位置的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不尽相同,仅靠场内市场标准化产品是难以有效通过期现对接为产业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这就要求子公司应当积极介入场外市场业务,通过场外非标产品与场内标准产品互动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此外,子公司还可以积极探索与场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进行合作。

推进境外代理业务,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内实体企业参与境外期货交易以进行风险管理的现实需求日益强烈。然而,现阶段能够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企业屈指可数,众多投资者和企业由于政策受限只能是望“洋”兴叹。期货公司境外代理业务为国内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境外期货市场提供了契机,推进期货公司境外代理业务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国际期货市场流动性高,品种覆盖面广,交易时间长,同时也能弥补国内期货市场产品的结构性不足,通过境外代理业务在实现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境外期货交易的同时,丰富了企业避险手段,对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期货公司作为连接境内、境外期货市场的重要渠道,逐步成为满足我国实体企业跨国经营风险管理需求、提升我国在全球商品市场定价权和金融市场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对于全面提升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配合实体企业走出去,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有可能进一步向境外延伸,业务的扩展将不再局限于国内现有的业务领域和品种,而是在全球视野下,探索自身的业务模式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并在全球的市场上与国际机构进行竞争,中国的期货行业将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新一轮的蜕变。
责任编辑:叶晓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