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工信部部长李毅:下半年着重调整工业结构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8-14 14:54:58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8月13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运行的情况.

会上李毅中说,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增加,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工业是重点、企业是难点。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地应对,见事早、行动快、措施有力。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最终形成了一揽子计划,包括投资拉动,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技术创新,更加注重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内容。经过一年的努力,企稳回升的势头已经非常明朗。表现在工业战线上的形势也是这样。我们看一下工业增加值的变化,去年6月份是16%,然后逐月下跌,14.7%、12.8%、11.4%、8.3%、5.7%,一直到今年一至二月份的最低点3.8%。然后三月份开始抬头,8.3%、7.3%、8.9%、10.7%。7月份的数字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了,为10.8%。这样的数据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说明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措施已经初步见到了成效。但是,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候,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地实施一揽子计划。同时,可以看到在保增长、调结构的关系上,我觉得更加重要的是要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也是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工作要点。

李毅中称, 工业领域的结构调整要抓三条,行业的调整、企业的调整和以产品品种质量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这样抓手也就清楚了。我就抓手点个题:一是抓技术改造,这是工业结构调整最得力的办法。二是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这是最难办的事情,但是必须去做。三是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因为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99%,占到经济总量的60%,占了就业人数的近80%,所以要抓中小企业,这是一块很难办的事情。四是制定、修订各个行业的产业政策,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五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把电子信息技术用在传统产业里去催生新的工业服务业、新的新兴产业。六是大力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管理,包括品种、质量、品牌和服务。以上就是三项任务、六个抓手。

关于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降耗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哪些措施, 李毅中说, 要说的工作很多,具体来说有四条:一是我们下半年要发布重点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指导意见。二是总结钢铁和化工行业对标活动经验,就是主要的能耗、物耗和环保指标,和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标,我有什么差距,就在哪方面努力。总结这两个行业经验,在重点行业推广。三是我们负责的技术改造要把节能减排作为重点,在已经审批的1680个项目里,节能减排占了很大的比例。四是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鼓励和约束机制,意思就是重点项目搞得好的、节能效果好的要鼓励,没有完成的要督促、批评。这方面很抱歉,我们的手段还不是太多,我们正在和财政部、发改委商量,在原发改委掌握的一些政策里,随着职能划转,能够赋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这方面的一些手段,这样使我们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李毅中还说, 我们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潮汐能等等。但是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70%是煤炭,20%、30%是石油天然气,这种状况在很长时间内是不可改变的。我们不能走过去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叫新型工业化道路,五句话里面有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这是写到“十六大”、“十七大”的文件里的,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两化”融合的道路,力求减少污染。但是发展是第一要义,发达国家先把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里破坏了臭氧层,如果现在不加区别地让发展中国家承担同样的责任,恐怕是不公平、不公道吧?我们不能因此而束缚我们发展的手脚。我们承认我们能源弹性系数高,能源结构不尽合理,能耗还比较大,这样下去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坚定不移地把节能减排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在回答关于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问题时, 李毅中说,,我们正在起草相关行业的指导意见。因为钢铁产能过剩是最为明显的,能力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但同时还在新建许多钢铁项目,还有5800万吨在建,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办法是:第一条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规划提出炼铁能力有1亿吨是落后的,钢铁炼钢有5000万吨是落后的,现在淘汰的进度正在进行之中。二是新项目不要再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能定的技术改造里,单纯扩大能力的钢铁项目坚决不批了。我也呼吁,三年之内不要再新建项目了。三就是兼并重组,比如河北省在兼并重组、关小钢铁上取得了进步、取得了成效。全国6.6亿吨,河北1.2亿吨,河北省决心很大,要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从1.2亿吨降到8000万吨,关掉4000万吨。措施之一就是兼并重组,而且开始见到了成效。另外像宝钢、首钢也不乏这种比较成功的案例。实际上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是可以取得成效的。

关于铁矿石进口的问题, 李毅中表示,  中国是铁矿石进口最大的国家,占了世界贸易量的一半,因为我们的钢铁生产能力很大、需求量很大。中国在世界铁矿石的国际贸易中,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现在我觉得话语权并不够。从我们自己来说,就是要有支持中国钢铁协会和五矿商会统一对外进行谈判。减少内部的无序状况和互相之间的无序竞争抬高铁矿石价格。从国际上来说,我们希望几家主要的铁矿石供应商应该从行业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以及与中国钢铁业界的长期友好合作着眼,公平地处理这件事情。我们注意到也有一些不尽满意的地方,比如当前现货价涨得比较快,每吨矿石涨到100美金,去年最高的时候达到140美金,现在已经超过100美金。我们希望能够在市场现货价和长期协议价之间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关系。随着我们对国内的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状况的调控和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见效,我想对铁矿石的需求也不会无休止的永远这样大幅度增长。

另外, 他说, 进口铁矿是企业行为,我们要本着政企分开的原则不直接干预,由企业和行业协会与铁矿石的供应商按照公平的原则进行谈判。既然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说深一点,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家利益,因为我们的钢铁企业在去年无序进口矿石方面经济上受到巨大的损失,去年铁矿石涨到每吨140、150、160美金的时候,由于国内的无序,大量进口铁矿石,在码头、港口和船上积压的有两亿多吨。金融危机来了以后,铁矿石价格跳水,从140美金掉到30美金,中国的钢铁企业受到了巨大损失,直到今年3月底,高价矿石才消化完,这不能不引起政府的重视。第二,我们国内的情况太复杂,钢铁企业700多家,我们具有进口铁矿资质的企业112家,如果大家都无序地出去跟世界上三个供应商去谈的话,吃亏的只是中国,我们自己把自己搞乱了,我们能这样干吗?第三,国际情况也很复杂,除了中国以外,日本和韩国也是铁矿石的进口大国,但是据我知道,日本在世界铁矿主要供应商里是有股份的,它可以左右逢源,很遗憾,我们没有。所以国际上对铁矿石的价格各国之间也有不同的利益。作为中国来说,当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的钢铁界一致的意见,不要多头对外,我们推举一家对外,由中国的宝钢代表中国钢铁界和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去谈价格,我看这是合情合理的。至于国内112家具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商务部也很重视,发挥五矿商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大家不要哄抬物价,我觉得这是市场规律,不是政府行为。

被问道中国在年初已经下调了部分乘用车的购置税,政策的限期是今年的12月31号,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否认为应该延长这个政策的限期时, 李毅中说, 大家非常关注中国汽车工业最近几个月良好的发展态势,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这点大家很熟悉了。概括的讲:一条是汽车、摩托车下乡,一条是1.6升排量及以下的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半。这两条政策的出台是经过深思熟虑、来之不易的。比如1.6升及以下的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摊到每一辆车没有多少钱,4000、5000块钱。但是全国这一年就要拿出120亿来。决定这个政策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财税政策出台,财政部是非常支持的,但是要把120亿拿出来要下很大的决心。这个政策出台以后,从3-7月份连续五个月,我国汽车的产量和销量都超过了100万辆。7月份的最新数据是110万辆。在全世界汽车工业箫条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够两位数的增长,确实是政策的拉动和支持。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国内有这个需求,所以准备买车的消费者有了这样的优惠政策,就促使消费者早一点买。美国、西欧都采取了很多的措施,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进行了重组和改制,对比之下,我觉得这个政策是成功的。这项政策的期限是到今年12月31号,我们随之还有汽车以旧换新的政策也开始实施。另外一项政策是汽车、摩托车下乡,鼓励农民更新三轮车、更新原来的农用汽车。这项政策是不会变的,还要延续下去。同时,汽车制造业和汽车销售商,他们也在努力地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对他们的生产经营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许多节能环保更加安全的车、价格更加便宜的车以及电动车等各种新能源车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