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日重挫逾5%后,国际油价6日失守50美元大关后,7日,NYMEX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继续下挫,最大跌幅接近2%,并同时刷新逾五年半新低,其中,NYMEX原油价格跌至47.14美元,布伦特原油跌至50.22美元。 在新年后的一周时间,国际原油已经累计下跌10%左右。 针对石油价格走势,以及对世界的影响,近日,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接受了和讯网的独家访谈。 丁一凡表示,石油价格持续暴跌,将给世界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石油价格上涨,对于整体经济来说是不利的,因为石油是基础能源,而且有一个风向标的作用。石油价格上涨,所有的能源价格都上涨,包括煤炭、天然气。而石油价格下行,那么其它价格也都下行。 丁一凡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讲,石油下行对于遏制通货膨胀有利,但如今全球最担心的却是通货紧缩。这一点在中国也非常明显,经济增长放慢,PMI指数一直在下滑。也就是说,中国也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而石油作为经济最基础的原材料,它的价格下跌,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意味着原材料价格下降,其利润将会提高,当然是好处,但是会加重通货紧缩。 针对美国的影响,丁一凡认为,美国近期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很大程度上是靠新能源产业支撑的。特别是页岩气和页岩油产业的发展。 但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开发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有。之所以之前没有得到大发展,是因为它的投入太高,成本太高。而在石油价格非常低的情况下,就根本不值得做。 而此前石油一直在高位运行,石油一直是在100美元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开采页岩油、页岩气,就有利润可赚,所以大家都开始搞,促成了一轮产业发展。但很多人指出,页岩气和页岩油的盈亏点大概在50美元上下,也就是说如果未来石油降到50美元以下,那么页岩气和页岩油就没有人再干了。 事实上,如今美国的页岩气、页岩油企业的债券,已经开始出现问题。 丁一凡介绍道,页岩气和页岩油,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一个产业,不是与传统的油气田一样,打了一个眼,然后油或者气就自动冒出来。而是打眼之后,还要投入很多,包括化学产品、水等等的,才能将油和气挤上来,投入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资本循环,就玩不转。 但是油价大跌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成本大幅上涨。过去他们的债券大概比普通债券高4%,但是现在已经高出十几个百分点,在债务市场上已经很难再筹到资了。企业已经在开始考虑债务违约的问题了。而我们知道一旦债务违约,就会导致整个市场上的恐慌。 “如果石油价格继续下跌,就是美国的页岩气市场要崩溃,而页岩气市场如果崩溃,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就不一般。” 事实上,石油价格下跌已经在美国显现出了相当的负面影响。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报道,作为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企业的强劲表现令其他行业企业的黯然失色。在强力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时,这些企业也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工资增长。正因为如此,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就业竞争尤为激烈。 然而,在油价暴跌近50%之后,石油开采和生产企业选择削减资本预算,服务企业忍痛裁员,而为该行业提供支撑的非能源企业则不得不直面增长减速。 报道指出,美国油气钻探公司Hercules Offshore Inc因为无法重新签订离岸钻探合同,已经裁员324人,约占员工总人数的15%。该公司高管Jim Noe指出,“我们从未见过石油市场供应如此过量,且乱成一团。因此,市场对服务需求明显减弱,也不会让我们感到意外。现在的油市让人透不过气来。” 环球透视分析家Tom Runiewicz预计,如果到2015年第二季度油价一直徘徊在56美元上下,那么同年年底为石油和天然气企业提供支撑服务的企业将损失4万个就业岗位,约占同类企业全部就业的9%。设备制造商可能会裁员5000至6000,约占此类企业全部就业的6%。 对于美国整体非农就业规模来说,这并不是个大数目。11月份,美国非农部门就业人数增加32.1万人,达到1.4亿人。但是,能源行业可以提供高薪,同时为其他服务企业催生需求。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从整体经济环境来看,持续下跌的油价仍在提振美国经济增长。油价下跌,意味着消费者在汽油方面的支出减少,在零售和餐馆方面的支出增加。美国能源信息署表示,2015年美国家庭平均石油支出将比今年少550美元。汇丰预计,走低的汽油价格对消费支出的提振,将足够让美国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增加0.4个百分点。 此外,丁一凡表示,包括一些跟新能源有关的电动汽车行业,在石油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展不起来了,没人再去投资,消费者也不去购买,生产者也不去投资了。前一阵子还蓬勃发展的这些产业,可能会遇到一个寒冬。
责任编辑:叶晓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