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阳光私募10周年,从“私募教父”赵丹阳发行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以来,10年间,私募行业发展迅速,逐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获得资本市场和政府监管的鼓励,成为资本市场上一股重要力量。 各家私募投资风格不尽相同,成长派、价值派各领风骚,民间、券商、公募等背景各异,还有各种私募大佬故事不断,投资较为自由的私募圈子更像是一个汇集了投资传奇、英雄辈出的舞台,各方神圣在资本市场中尽数风流。 回首2014年,私募基金在中国资本市场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瞬间、那些事件、那些人都将定格在资本市场的历史上,或铭记、或淡忘…… 私募备案 监管层鼓励行业规范发展 2月7日,《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开始实施,私募基金备案正式启动。5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培育私募市场”单独列出,要求建立健全私募发行制度、发展私募投资基金。8月21日,证监会[微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在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合格投资者、资金募集、投资运作等方面做出规定。今年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意味着私募基金被正式纳入监管,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点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超过4500家,私募基金也超过了1500只,包括徐翔、王亚伟等私募大佬最终都接受“招安”。同时,重阳A股阿尔法对冲基金等私募产品在基金业协会备案,意味着私募可以自主发行产品,担任管理人,而不再过于依赖信托渠道发行、担任投资顾问,既节省了通道费用,也提高了自主性。政策层面对私募基金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规范的制定将促进私募更长远的发展。 规模4000亿 阳光私募十年资管大突破 今年阳光私募基金走过了第十个年头,在产品数量、管理资金规模等方面都有了大突破。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12月25日,全国共有1192家阳光私募机构(仅包括目前有正在运行的产品的机构),目前运行产品有4391只,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其中,有7家私募管理规模为100亿或以上,分别是景林资产250亿、重阳投资200亿、泽熙投资150亿、乐瑞资产150亿、青骓投资110亿、朱雀投资100亿、混沌投资100亿。此外,淡水泉投资为80亿,证大投资、宏流资产和千合资本管理规模均为50亿元。 【点评】从2004年赵丹阳发行国内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以来,阳光私募在各方面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也得到监管层的重视。不少私募人士乐观看待未来几年的慢牛、长牛行情,阳光私募发展有望迎来一个“大时代”。 黑马频出 年终排名悬念迭起 今年A股市场蓝筹行情波澜壮阔,给激烈的私募年终排名战增加了硝烟味。11月以来,重庆信托—福建滚雪球、西藏信托—蕴泽1号、华宝信托—长余1期、西藏信托—懿和轩精选1号、兴业信托—智诚7期等一批黑马轮番杀入私募排名前列,但这依旧无法撼动山东信托—泽熙3期的霸主地位,同时去年的黑马粤财信托—创势翔1号也表现优异,穗富1号、金狮181号、清水源1号等产品也杀出重围。 【点评】随着今年市场风格的转换,以券商为龙头蓝筹股气势如虹,中小盘股面临估值压力,使得原本走稳的年底排名在11月末发生戏剧性转变,此后多只黑马轮番杀入排行榜前十,并随行情变换排名。2014年底有些私募抱怨“满仓踏空”,也有私募满载而归,年底排名对明年私募产品认购有影响,背后反映的私募投资风格多元化也值得关注,成长股、趋势投资风格并非市场唯一,蓝筹股、价值投资未来也会引起更多关注。 “一姐”奔私 牛市私募纳人才 2014年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再起波澜。10月17日,宝盈基金[微博]发布公告称,宝盈核心优势、宝盈策略增长基金经理王茹远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11月3日,王茹远注册成立上海宏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且火速发行了多只私募产品,有一款产品一天就募集了16亿元。格上理财数据显示,该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已经达到50亿元。另一位大佬、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在沉寂8个月以后,也回归资本市场,他正在打造一支私募精英团队。 【点评】公募基金约束较多,而私募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和较高的收益分成,成为近年来大量基金经理奔“私”的主因。王茹远在给投资者的信《A股的过去和未来》中写道,“展望2015年,我们认为是大盘蓝筹、优秀小盘成长双头并进的股市景气的一年,也应该是2009年之后赚钱效应最好的一年”。可见市场行情转暖、牛市可期,也成为他们近期奔“私”的重要原因。 泽熙举牌 资本运作走新路 今年以来,私募大佬泽熙投资先后举牌多家上市公司,2月通过泽添投资入驻工大首创董事会,8月连续增持举牌宁波联合,9月连发多只产品举牌美邦服饰,10月拿下康强电子。此外,10月景林资产举牌黄山旅游,理成资产入驻嘉麟杰。私募举牌上市公司、介入资本运作,在今年的资本市场里暗流涌动。 【点评】发展壮大的私募基金已经不再满足于二级市场的资本利得,介入上市公司管理和运营、参与经济实体的资本运作成为新的投资方式,私募通过自身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能够获得公司成长收益,但外来的私募和公司股东的利益诉求和思路磨合仍是问题,比如宁波联合股东大会曾否决泽熙“10转15”预案。此外,徐翔母亲郑素贞疑似多次参与上市公司资本活动,泽熙的资本版图远非人们所见。 参与定增 市场火爆收益大增 2014年资本市场定向增发风生水起,私募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盛宴。大佬徐翔今年的定增版图非常宏大,9月成立泽熙增煦定增二期,配合此前一期产品,参与了华丽家族、华东重机等多家公司定增,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一期当年增长率为91.37%,二期增长率为65.40%。外界传言其母郑素贞也斥巨资参与了赤天化、大恒科技等多个定增项目。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12月25日,定向增发的阳光私募基金共有279只,2014年新发定增产品最多,达到80只。东源投资、双隆投资、浙商控股、盛世景投资、证大投资是定增较多的5家私募。 【点评】在中国基金报记者接触到的私募中,有不少今年都涉足了定增,通常折价买入上市公司股票,并签下对赌协定,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同时,这些定增的企业通常有并购重组或其他较好的经营计划,定增之后股价快速上涨的情况很多。有些私募还推出了结构化的定增产品,因为能拿到收益确定的项目,定增后劣后级收益十分可观。 业务外包 私募减负专注投研 为了解决自主发行产品的中后台业务问题,11月24日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指引(试行)》,私募基金管理人可将销售、支付、份额登记、估值核算、信息技术系统等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服务机构,并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隔离措施,引入第三方监督等,该《指引》将于明年2月1日起实施。 【点评】今年很多私募已经将投研以外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券商、银行等,长江、西南等多家券商的主经纪商业务井喷式发展,华泰证券(23.89, -0.43, -1.77%)还设立了扶植私募基金经理计划,这种“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私募自立门户以后的繁琐工作,可以让私募专注于核心投资运作,而且比以往分别找信托、银行、券商降低了费用,同时券商的私募产业链也为他们带来额外收益,未来这种互惠的合作将不断扩大。 新品爆发 私募追赶牛市享收益 今年下半年市场行情趋暖,牛市行情渐起,阳光私募发行新产品开始爆发。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成立了3363只阳光私募新品。据格上理财统计,有明确投资顾问的阳光私募新产品数量7月以来呈大幅上升趋势,其中有4个月都达到200只或以上,8月为200只,9月为250只,11月为267只,12月(截至25日)已经有201只。 【点评】不仅私募发行产品积极,而且投资者认购私募新品同样火爆。11月末创势翔新产品开卖10分钟申购超2.4亿元,多家私募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今年其产品认购比往年快速,有的一两天就能完成募集,主动管理的更受欢迎。沪港通、降息以后,市场行情开始走牛,私募争相布局牛市,看多2015年市场,未来将不断创造发行奇迹。 新三板扩容 私募抢滩登陆新市场 今年新三板市场快速扩容,私募积极瞄准新市场。上海鼎锋资产今年较早开始投资新三板,成立鼎锋新三板一期基金,据其官网介绍,该基金第一个项目4个月浮动收益达到140%。上海鼎锋资产总经理李霖君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投资6家挂牌企业、十几家拟挂牌企业。今年上海朱雀投资、理成资产也组建了新三板投资团队。另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已有永隆新三板投资基金、少数派新三板尊享1号投资基金等自主发行的备案产品。 【点评】数据显示,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超过1500家,融资金额超648亿元。8月实行做市商制度以来,已经有超过百家企业进行做市交易,市场交投活跃度也有所提高。目前私募更多参与新三板企业的定增,类似VC的股权投资,产品封闭期比较长,通过精选投资标的,长期分享企业成长收益。在创业板面临“三高”问题时,擅长成长股投资的私募将目光瞄准新三板市场不失为一条新路。 量化对冲 遭遇市场的甜蜜与悲伤 融智评级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私募股票量化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超过12%,最高达到27%。由于今年股市前期结构性行情明显,大股票表现不力,小股票非常活跃,有利于量化模型捕捉超额收益,利用多因子模型选股,股指对冲方式降低市场风险,因而表现出众。然而11月以来蓝筹起舞、股市单边上涨行情,也让这些量化对冲产品吃尽了苦头,业绩表现直线下降,有的甚至面临“爆仓”风险。 【点评】量化对冲基金采取市场中性策略,往往做多中小盘股,做空沪深300指数,对冲系统性风险,求得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收益,是一种风险较低但收益还不错的投资策略,在市场行情一般时表现较为突出。但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弱点,市场切换蓝筹风格雷厉风行,多数量化对冲产品根本来不及调仓,对冲快速上涨的沪深300指数成了致命一击。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