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早在1993年就推出了第一个恒生指数期权合约。截至2013年,香港衍生品的交易额是现货股票市场的3.4倍。海通国际证券集团环球投资策略部董事潘铁珊就香港目前期权市场的发展现状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他曾出任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期权结算所有限公司董事。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香港市场的期权品种有哪些?成交活跃度如何? 潘铁珊:目前香港交易市场的期权品种有很多,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都有。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美式期权合同在到期日前的任何时候或在到期日都可以执行合同。欧式期权合同则要求其持有者只能在到期日履行合同。 目前香港期权的主要交易品种有恒生指数期权、小型恒生指数期权、自订条款恒生指数期权、H股指数期权、股票期权等六大类型。 据港交所的数据显示,2014年股票期权持续创出新纪录。全年股票期权总成交量达到7450亿张﹐创出历史新高。而单月日均成交量继8月、9月及11月新高后,以 50.2万张创出历史新高。截至2013年,香港衍生品的交易额是现货股票市场的3.4倍,期权的成交非常活跃。 证券时报记者:1993年香港第一只期权上市交易,香港股市第一个月和第一年大盘走势如何? 潘铁珊:第一只期权的推出时间是1993年3月5日。到3月中,大盘上涨3%。到3月底,涨幅缩小至1%。但期权产品的推出对整个大盘是有上涨推动作用的。 截至1993年12月底,恒指大涨87%。一度从6000多点涨至11800点以上。股票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经济的增速和基本面的支持。虽然期权产品不是大盘大涨的主要原因,但第一只期权产品赶上了好的时间点。 证券时报记者:参与香港期权交易的有哪些主体?期权交易的门槛是如何设定的? 潘铁珊:参与期权交易并无门槛限制。主要的参与主体以机构为主。如果将机构细分,一般的参与者为衍生工具的发行商、对冲基金和增长型基金。个人投资者中以专业的个人投资者为主。 据港交所数据,2013年~2014年,对冲是投资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主要目的。48%的投资目的是为了对冲。 证券时报记者:以香港过去的经验来看,期权产品推出是缓和了股市的波动性,还是增加了股市波动性? 潘铁珊:因为香港期权产品产生的杠杆效应十分巨大,从几倍到几百倍不等。因此,对大盘当天的上涨或者下跌是起到加速作用的。但如果长期来看,当超买和超卖的现象十分严重时,期权会起到迅速见顶或者见底的作用。因此,从长期来看,期权产品的推出主要是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同时会增加股市短期内的相对波动性。 证券时报记者:期权产品将会利好哪些股票? 潘铁珊:A股推出的期权产品首先利好的一定是券商股。期权产品将增加券商的业务量,使业务范围更加多元化。 依据香港的经验,标的股票的涨幅会非常明显(如下图所示)。至少在短期内,香港市场期权的推出对现货标的来说是重大利好,可以带来稳定的上涨。 证券时报记者:A股在期权产品设置或者交易机制方面还需要哪些改善? 潘铁珊:第一点是丰富A股的期权产品种类,包括股票期权和认股凭证等。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都可以考虑增加。 其次,当产品种类增加后,希望T+1的交易规则可以尽快改成T+0。美式期权可以随时行使权力。如果交易规则依然是T+1,将会带来诸多不利。 最后,A股10%的涨跌停幅度也可以适度修改。希望A股的期货交易规则可以尽快贴近国际市场的标准。因为从整体而言,期权可以为股市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从长期来看,期权对大盘的波动性有一定的缓和作用。
责任编辑:顾鹏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