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油价格出现几次反弹,受此影响,我国成品油价“十三连跌”后也终于迎来逆转,实现2015年内首次上调。 去年6月份至今,原油价格暴跌超过50%,近期的反弹是否意味着这场持续半年多的跌势就此结束?原油价格的暴涨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说明已触底? 受困于油价不断下跌,石油巨头纷纷减少了今年的资本开支,美国闲置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平台数量也创出历史新高,但是业内多方人士都认为,这些举措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 分析师认为,近期原油价格的涨势难以持久,但也不意味着上行通道已经开启,因为市场仍然缺乏足够的利好支撑,未来油价或以摇摆拉锯为主旋律。 石油公司减少资本开支 中宇资讯的数据显示,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在供应过剩的利空消息主导下,出现暴跌行情,跌势延续至2015年1月份,月内欧美油价分别以46.59美元/桶及44.45美元/桶的价位创出近六年以来新低,相较于2014年年内高点115.06及107.26美元/桶,布伦特油价累积跌幅68.47美元/桶或-59.51%,WTI油价累积跌幅62.81美元/桶或-58.56%。 受累于原油价格下跌,石油巨头纷纷削减投资计划。 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雪佛龙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石油企业削减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项目,业内均认为这最终会影响到石油产量增长。 此外,石油业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更是将今年预算支出由此前预计的260亿美元下调至200亿美元。在此类消息提振下,2月初国际油价大幅反弹,三日累计涨幅超过8美元/桶,较1月底价位水平反弹17%以上。 国际油价暴跌对油市的影响逐渐显现,此前一周石油服务业巨头Baker Hughes公布的美国闲置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平台多达94个,创出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过去八周闲置的钻台合计352个;除了石油钻井数量的减少,多数石油生产商采用削减开支的方式应对油价下跌。 但是,就目前来看,上述措施并不能在短期内影响供过于求的石油市场。 中宇资讯分析师桑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对石油钻井数量减少、石油生产商削减开支的反应有点过激,实际上,美国EIA每周石油库存数据稳步增加、持续刷新纪录高位,即便是钻井数量减少等将影响石油产量,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以目前的石油产量及需求量估测,美国在2017年-2020年仍会维持产油大国的地位,其他国家及组织也并未有明确减产的迹象,因此油市供应整体宽裕。 国际能源署也预计,石油公司减少资本支出对原油产量的影响不会立即显现。 油价反弹恐为昙花一现 近日,国际能源署预期,近期原油库存将持续增加,美国原油价格因而结束连续4天的涨势,收盘大幅回跌5.37%。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原油库存量到2015年中将创下历史新高的28.3亿桶,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因而下跌5.37%至每桶50.02美元,布仑特原油也下跌3.3%来到每桶56.43美元,原油库存持续上升的趋势短期内将无法改变。 此外,国际能源署还预计,对OPEC石油的需求将从2016年开始增加,2020年将达到3210万桶/天,比2014年增加270万桶/天。 如此来看,除了供应宽松,需求方面也不乐观。 对此,桑潇认为,从需求面来看,欧版QE的推出令能源需求前景有所改善,不过现阶段不管是欧元区、还是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依旧面临通缩的压力,美国经济单方面的向好并不能带动全球所有的经济形势,因此全球能源需求回暖较慢。整个油市供过于求的局面依旧存在,只是油市受这一利空因素影响较长时间后,对此因素关注减少,在大部分投资者待涨的心态支撑下,少部分利好消息便支撑油价大幅走高。 因此,油价难以持续走高成为业内共识。 隆众石化网李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原油价格的涨势难以持久,但也不意味着上行通道已经开启,因为市场仍然缺乏足够的利好支撑。近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减少等迹象引发了部分交易商的赌涨情绪,同时利比亚、乌克兰等地缘局势紧张也提供了反弹动力。 李彦认为,油价有没有触底目前还难以下定论,因为后期下行风险仍在,但是之前的油价表现已经表明,在45美元/桶附近已经遭遇了较强的下行阻力,也就是说,45美元/桶这个价位即便不是底部,可能也已经距离底部很近了。 花旗全球商品研究部门负责人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市场石油供给过剩证据明显,在此状况下,油价尚没有触底的可能,他预测美国原油(WTI)合理价格在每桶40美元左右,最低则可能跌至20美元才会见底,触底时间约在今年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初。 李彦还表示:“近期油价可能难以形成持续的涨势,也难以形成持续的跌势,宽幅震荡或成为主旋律。” “供应过剩的隐忧一直都没有消除,如果没有重磅利多消息刺激,小幅回落是正常的。不过上周对之前超跌的油价做了修正,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又要摇摆拉锯了。”安迅思分析师李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责任编辑:丁美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