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受限于之前“一对一”的规定,截至去年10月,期货公司资管规模尚不足百亿元,而证券公司资管规模已经超过6万亿元。 放松“一对多”业务,很多以前表外的资管(通过基金发售的)业务会回流期货公司,资管规模会迅速放大,有助于改变期货行业生态格局。 继商品期货、股指期货之后,期货公司下一个风口是什么?答案就是资产管理业务。 在日前由永安期货主办的“2015东方智慧财富论坛”上,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表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我国的资管业务仅仅刚刚起步,还停留在美国20年前的水平。当然,这也意味着中国资管业务巨大的发展空间,期货公司必须抓住国际化经营、混业经营、互联网化经营的机遇,以期在资管业务中分到一杯羹。 据统计,截至目前,37家期货公司已获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资管总规模接近100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政策面的推动下,伴随着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蓬勃发展,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也将迎来春天。 “一对多”开闸将迅速放大资管规模 2014年12月4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试行)》的通知,这份自12月15日起实施的管理规则,不仅大幅降低期货公司进入资产管理业务的准入门槛,还放开了“一对多”资管业务,打破了“一对一”的业务限制,此外,还将资管业务由行政许可改为登记备案,由中期协制定自律规则实行自律管理。 根据规定,申请登记时期货公司净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最近一次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级不低于C类C级,这较此前净资本人民币5亿元和B类B级的要求大为降低。“按照最新要求,根据2014年9月的数据,目前国内超过百家期货公司可申请登记期货资管业务。”业内人士说。 据介绍,受限于之前“一对一”的规定,截至去年10月,期货公司资管规模尚不足百亿元,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6万亿元。“规模小、渠道单一、投资门槛高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掣肘。放松"一对多"资管业务,期货公司可以开发更加丰富的资产管理产品,加快拓展业务规模,很多以前表外的资管(通过基金发售的)会回流期货公司,资管规模会迅速放大,有助于改变期货行业生态格局。”来自期货行业的专家说。 有消息称,包括浙商期货、新湖期货、申万期货等多家期货公司已拿到相关“一对多”资产管理计划项目的产品编码。2014年12月29日,新湖资管稳健1号正式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确认,成为第一只完成备案的“一对多”期货资管产品。 主动管理能力不可或缺 近年来,金融分业经营壁垒逐渐打破,期货行业面对银行、券商、保险、信托等机构在资管业务上的迅猛发展,可以说是机会和挑战并存。作为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期货公司从事资管业务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优势何在? 据介绍,期货公司资管产品运营模式分为通道业务和自主管理,其中大多数期货公司的资管产品以通道业务为主。对于这两种模式,不同的期货公司有不同的看法。国泰君安期货资管部总经理杨波认为,这两种业务模式应该综合发展,通道业务追求的是规模,而自主管理产品追求的是核心竞争力和质量。 “通道业务在拉动资管规模增长方面见效很快,但从长远来看,期货公司要把资管做起来,主动管理能力不可或缺。这两个模式没有优劣,还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国投中谷期货资管部经理龙玮表示,期货公司客户群体规模与券商、银行是没法比的,因此公司更倾向于先做主动管理,把主动管理产品规模提升起来。 就在前不久,证监会发布的《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期货公司可以从事股票期权经纪业务、与股票期权备兑开仓以及行权相关的证券现货经纪业务,这让期货公司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业务突破口——证券市场。来自期货公司的相关人士认为,对于期货公司来说,“一对多”的放开是很好的机会,资管业务会朝着差异化的方向发展。期货公司需根据自身掌握的资源,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做专做强。 人才瓶颈成掣肘 相较传统主流行业,期货资管特点非常鲜明。“期货公司投资的是杠杆产品,对交易层面的要求相对更高,也能够追求更高的收益水平;同时,鉴于期货市场T+0的交易制度,使得高频交易策略能够取得非常不错的收益,而高频交易在只能T+1交易的股票市场中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期货公司更多的需要量化交易团队。”有业内人士说。这也引出一个新的问题——缺乏专业人才。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期货公司从业人员不被允许做交易,现在做交易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也因此,吸引人才成为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个大资管时代,浙商期货资产管理业务部经理姜晓青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动员,但对于产品和策略的选择,团队有一个组建和学习的过程。由于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本身的规模是有限的,如果国内期货公司想在资管业务上真正做大,必须把视野放得更高,而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期货市场这一亩三分地。“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国际化,另一个是全品类配置。”业内人士说,这同样需要人才。 据介绍,虽然期货公司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广泛,但目前期货公司的资管产品主要投资于股票和期货市场,并未涉足债券市场,原因在于,期货公司客户投资大多希望获取高收益,而目前银行间市场并未向期货公司开放,交易所债市交易又不活跃,更重要的是期货公司缺乏债券交易专业人才。“如果期货公司能够做到股票、债券等全品类配置,也是做大的一条出路。”业内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叶晓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