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1996年王伟波大学毕业,那一年一度风光无限的期货行业虽然已开始清理整顿,但余热犹存。 王伟波当时主修的是财务专业,但课余他也接触到了期货、证券投资。毕业以后找工作,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中缝看到有期货公司在招聘经纪人。“实际上当时我有机会去很好的国有企业,家里人不是很认可去期货公司。因为那时候期货公司经纪人相当于保险公司拉客户的。”尽管如此,喜欢挑战的他硬是“冒大不韪”去了期货公司。 就这样懵懂撞开期货大门的王伟波以经纪人的身份迈出期货之路的第一步,并且一做就是四年。而他入行的最初四年,也是中国期货市场步入低谷的时期。作为经纪人去开发市场,王伟波坦承“很辛苦”,“1996年到2000年,我在弘信期货做业务,那个时候市场很低迷,我只能拿着公文包去‘扫楼’”。凭着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头,早出晚归,应酬、开发市场,王伟波做出了占到总公司三分之一比例的业务量。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中,他没有轻言放弃,而其后作为一名研究员也是坚持了7年之久。7年间对天然橡胶一个品种的深入研究,为他以后的期货交易生涯,在这个品种上持续不断获利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担任研究员的那段岁月里,王伟波与天然橡胶有过好几次他至今记忆犹新的“亲密接触”。例如2002年接受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邀请作为特约讲师来到上海参加座谈会,随后又飞往深圳给当地几家期货公司的客户讲天然橡胶行情,“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自己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获得了业界的良好认可,尤其从交易所的层面所带来的鼓励与信心,甚至成为支持我2004年来上海发展的重要理由”。 2003年1月,天然橡胶大牛市启动前夕,王伟波踏上飞往海口的班机,他决定要为调研国内天然橡胶到产区与销区走一趟。到了海南之后,王伟波和贸易商一起开车跑遍海南岛大大小小的农场,随后又飞往云南考察;在云南农垦调研之后,又赶往橡胶主产区西双版纳。在西双版纳橡胶林与农场仓库里,他不仅看到极低的库存水平,更重要是在那里结识了他在期货市场攫取第一桶金的重要合作伙伴,从此惺惺相惜十多年,也彼此成就了对方一番事业。 对天然橡胶的调研之路,开启了他对大宗商品供需决定价格以及市场结构的理论基础。他在采访中反复谈到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大宗商品的定价模式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业结构上来,而基本面的供需形势在产业的结构模式下,才能真正有效地对价格形成引导与发挥。投机力量所主导的盘面走势,最终要依附于产业的实际情况来发挥作用。当然宏观面的引导也极其重要,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宏观面的冲击。而2009年美国QE与中国4万亿投资的推出,把大宗商品从一个错误的定价模式中修正过来,修正之后却又使得价格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为2011年2月开始的商品大熊市埋下伏笔。 从交易启蒙到急浪轻舟 那一次天然橡胶的调研之旅及见诸报端的相关调研报告,使得王伟波在业内的知名度不断上升。 机会垂青,2004年3月,时任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的上海金鹏期货董事长常清邀请他去金鹏工作,这也正好契合了王伟波寻求更大舞台的需求。 在金鹏期货,王伟波担任机构服务部总经理,专门服务对接机构客户,包括提供账单、提供套利等,对期货交易者的交易手法渐渐理解,这也算是他真正学习交易的开始。“作为从业人员没法做交易,但是天天看,天天跟他们交流,在那个氛围里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那个时候还没赚钱,但实际上就好像一个人从来没上去比赛,但是在底下已经很厉害了。” 2004年那一场轰动全国的天然橡胶巨量交割事件,王伟波印象尤其深刻。在那一场事件中,他甚至为了客户空单交割,连夜飞到海南盯着橡胶入库,亲眼目睹50多辆载满天然橡胶的卡车停在海南交割库门口等待入库的盛况。无论怎样,过去这些和现货亲密接触的经历,都成为日后他自己参与期货交易依靠的重要信息和判断因素。 那个时候上海金鹏期货公司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交易员,现在国内几个重量级的大佬都有在上海金鹏工作与交易的经历。大资金在期货市场上的运作模式、期现套利方式方法,以及内外盘的对冲套利等都对王伟波的交易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后的期货交易生涯中,他比一般的交易员更能深刻认识市场的结构与状态。在这一点上,王伟波认为,对于期货市场某一特定商品,如果你不真正从现货的角度去综合全面了解,发现国际国内产业结构与库存价格的关系,而单从投机的角度去看待市场的趋势变化,试图仅仅依靠技术面分析以及一点粗浅的基本面分析,很难看懂市场与读懂行情。这一点也是单纯投机客户的劣势所在。 十年的沉淀为他的交易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机会面前,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2007年年初,他从期货公司辞职,开始了职业投资者生涯。第二年,他抓住金融危机那波行情,把原有资金翻了整整15倍。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拿出厚厚的一沓对账单,这是他交易的一个账户。可以看到,在2008年2月开立的一个名为“王卫波”的账户上,最初的本金只有80万元,而最后赚到了1260多万元。 谈到这次的投资回报,王伟波说可以理解为运气使然,也可以理解为时机垂青,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在2007、2008年之前,他已经在期货市场上默默耕耘多年,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厚积薄发更为中肯一点。有一点他记忆非常深刻,实际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2007年他一直在豆油期货上做多,那一波行情实际上是做了一个过山车。获得丰厚回报之后,2008年3月初连续遭遇暴跌洗劫,他前期做多所累积的投资利润大幅度回吐。而此后坚持继续交易的结果才成就了后面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坚韧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你处在主动时,获利后不要轻易平仓。这个时候不但不要平仓,而且还要加大投入。当你亏损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可以连续亏十次,但是不能让一次把你打倒。”他正是不断用小的亏损来测试一些获得利润的机会,但是往往一旦抓住一次,就可以把前面所有小的亏损覆盖掉。 守得云开见月明 交易的辛苦想必尝过的人都有所体味,盈利越多也意味着风险越大。王伟波笑称“自己被折磨多年”,但他信奉“追求卓越的回报必然要承受风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站在今天回顾往昔,自然是带着苦尽甘来的甜蜜。而当时身陷囹圄的凶险,想必也只有当事人才能深切体味。王伟波的期货投资也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几番起起落落。王伟波坦言,在趋势交易中要想获得丰厚的回报,必然要有接受利润大幅度回撤的心理准备。 有时候,交易的得失加上生活的压力,投资者承受的痛苦是加倍的。王伟波也曾有过艰难的岁月。他在积累到第一桶金之时,还身负上百万的房贷。一边可以选择还房贷安下心,一边是摆脱“小打小闹”的一个契机——“因为我觉得不能再像过去一样,老是拿五万赚到十几、二十万赶紧取出来,这样永远做不起来。”王伟波决定搏一把,结果上来一个星期亏了40多万。当时做豆油在2月18日入金,豆油从1.4万元往上冲,他在1.4万元做多,然而一个高位暴跌让他措手不及,百分之五六十的仓位砍完仓出来已经受到重创。“那时候脸色天天铁青铁青。”回想起那段往事,王伟波至今心有余悸。 几经波折,一再坚持,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拿他自己的话来说:“看上去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财富,但实际上前面一直在坚持,包括任何一波行情的积累。做交易的过程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考验一个人并不是顺境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而是逆境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对于目前热热闹闹发产品的私募,王伟波持保守的态度。“表面的繁荣很可能蕴藏着危机。”这些年,找他发产品的人不少,王伟波始终没答应。“业界都好奇,为什么我没发产品。因为我一直觉得在期货市场追求卓越回报,必须要承受权益大幅的起落。这是相辅相成的。既要有效控制风险,又要让利润实现卓越的回报不太可能,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按照他的交易手法,权益回落可以达到50%,最后通过时间去滑平,“既然要在市场上翻15倍,肯定权益不能要求只有5%,我相信很多客户承受不了权益像我这个程度的起落”。 能适时转身才是赢家 “财富的追求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快乐。”王伟波说:“投资还是要适可而止。我并不鼓励大家像我这样,走向这一步很多时候也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我们这些人赚的钱正在往外走,不能把所有的资产留在这个市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花板。” 回顾过去10余年的交易经历,他谦虚地说:“钱是从期货市场赚了一些,但我也是赚了钱便适度把钱从市场中抽离。交易时对自己能够把控的操作规模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这个规模超过能力承受范围,必须降下来,否则在一个不适应的规模上硬撑着去做只有亏损,因为心态已经扭曲。 在他看来,适度地把利润从市场中抽离是一个不错的规避风险的方式。“过去赚钱的经历,仅仅代表着过去而已,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他解释:“市场的进步永远超过我们作为人所能够达到的那个速度,即使你非常努力,很多时候也往往是徒劳的,略微不慎下一个伤害就会如期而至。作为投资者,在市场面前没有任何可以骄傲的资本。” 王伟波的谦虚不仅表现在面对市场时,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期货交易员除了参与市场投资之外,在生活中他还有更多的身份与职责需要去承担。交易无论成功与否也仅占据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我们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交易员的身份仅仅是工作中所必须承担的一项职责,把控好各种身份叠加在一起的和谐效应才是平衡的人生。”这一点,从他的微信内容便可以看出来,他更多的时间给予了家庭。另外,热爱体育运动的他,崇尚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他和圈内朋友一起组建了一支足球队,对这些平时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纵横驰骋的男人们来说,每周六在世纪公园举行一场足球比赛是他们必不可缺少的放松方式。 在采访的最后,王伟波强调,他想通过自己在期货市场的从业经历,给更多的年轻期货从业人员以借鉴和力量。“我不一定是一名成功的交易员,但一定是中国期货市场20余年来从业人员的成长缩影。因为与其他在期货市场赚取巨额利润的投资者有所不同的是,我一直认为自己能有今天的一点点成绩,主要还得益于期货市场本身的培育与挖掘,如果没有中国期货市场就没有我的今天。” 而在记者看来,王伟波自1996年进入期货市场,从经纪人到研究员然后再到交易员,这三点螺旋式的前进之路,对所有身处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正如他办公桌上的那本书的书名一样,是“通往财务的自由之路”。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