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通胀预期与产能过剩是影响当前期货市场价格走向的焦点问题。
按照CRB指数,08年底以来的国际商品市场行情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12月5日——2009年6月1日的第一阶段上涨,和2009年6月2日至今的第二阶段回调(国内一些品种略有差异)。第一阶段上涨行情,虽然不排除有超跌反弹的因素,但是总体应该反映的是通胀预期的抬头。而第二阶段回调主要反映的是产能过剩对价格的考验。
第一阶段上涨的动力是通胀预期
许多人喜欢将第一阶段上涨归结为经济的超预期复苏。客观地说,有这方面的成份,但不是主要和根本的。投资者有预期经济会企稳回暖的超常能力?应该不是,如果那样,何来“超预期”?中国二季度7.9%的增长率,有些人还在怀疑;美、英等主要经济体二季度GDP还都是负的。因为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能否企稳,在这段时间都是未知数,就是现在来看,仍然有不少人认为“经济根本就没走稳”,甚至“还会二次探底”。
同样推动前一波上涨的动力也不是充足的流动性。比如,一些人分析的银行放贷额的激增,贸易商和消费商在囤货,投机资金炒作,等等。我们应该想想,企业和个人又为什么肯借债?事实上,从06年底金融危机有苗头至今,全球的印钞机都没有闲着,有的还在开足马力生产,市场始终“不差钱”,市场不应该“从流动性泛滥一下子变成流动性不足”。单从流动性角度,人们无法解释08年7月原油价格从147美元一桶,短短4个月时间,跌至32美元一桶的事实。
笔者以为,通胀预期是第一阶段投资者进场做多的基本和主要的理由。正如巴菲特所说,即使是在国外国内分别借债4000亿和5000亿美元的假设之下,在1.8万亿美元赤字的压力下,美国财政部也不得不想方设法筹集到剩余的9000亿美元。华盛顿的印钞机必须日夜加班才能印出这么多钞票。所以人们产生了规避通胀风险的投资需求,商品期货由于其自身特点自然成为人们的首选。
通胀预期不能单看美元指数
研究商品的人,包括笔者在内,五年前都爱看美元指数,因为国际金融市场普遍采用美元报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多采用美元结算,美国对于世界经济具有超强的领导力,研究美元指数的涨落可以基本刻画货币的升贬。可是现在不同了,美元贬值(对内和对外)很厉害,美元和美国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而且令人头痛的是,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美元指数这个相对数(美元指数是根据美元与其他六种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编制的),除了反映美元对外价值的象征意义以外,还有什么意义呢?不仅如此,在国际货币体系暂时还把它当成“最胜任的货币”的情况下,美元指数正逐步被商品指数绑架,成了商品指数的倒影。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美盘黄金自金融危机苗头出现至今,期间虽有震荡,但基本保持波幅较小、总体上扬的格局。美国黄金价格基本不受经济的冷暖和商品整体涨跌的影响,它主要反映的是美元的升贬情况。黄金几年来的稳步走强,基本诠释了美元几年来不断贬值的事实。
第二阶段回调的因素是产能过剩
经济危机爆发后,全球许多商品都表现为产能过剩后的供大于求。中国除原油、铜等少数品种外,几乎所有的金属和能源化工商品都表现为产能过剩,而政府主导的投资可能还加强了一些产能。电解铝、钢材、PVC等较为突出。以PVC为例,08年国内产能已达1581万吨,而产量仅882万吨。由于过剩产能较大,又由于它的生产原料——电石价格稳定,约占国内产量四分之三的电石料PVC成本并不因原油价格的上涨而有太多的变化,所以当期货价格较现货价格高出好几百元一吨时,自然引来了卖期保值盘。随着交割月的日益临近,期货价格回落并逐步缩小期现价差是自然的。而农产品得益于政府多年来的鼓励和补贴政策,加上粮食遇上连续6年的丰产,各类油料的库存(有的通过进口)也较宽裕。以大豆为例,由于进口大豆压榨提油有较大的利润,导致中国对美国大豆的天量进口,08/09年度中国进口美国大豆1980万吨,同比增长44.53%。豆油、菜籽油现货价格基本稳定。这些都可以理解为“产能过剩”对当前价格的考验。
通胀不代表所有的商品涨幅相同
刚做期货的时候(93年底),钢材(线材)就在4000多元一吨,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通货膨胀了,还是这个价?铝期货品种上市也有十几年了,以往从未见到12500元一吨以下的价格,金融危机它被杀到10000元一吨附近,现在也只有14000多元一吨。货币贬值最终是要反映在商品价格上,那么哪些商品会涨呢?从期货市场的实际表现看,金属、化工到农产品所有的品种这一次都轮涨了一遍。就连玉米、早籼稻、强麦在8月13——8月15日也开始补涨。笔者以为,最先上涨的首先是供不应求的产品,如中国的房地产。其次是中国产不足需的商品(或原料),如原油、铜、钢材、大豆等。而且不同的商品涨幅和涨速会大相径庭。根据前述分析,黄金价格已经基本反映了货币贬值的程度。和许多人的看法相反,笔者认为黄金未来的涨幅会有限。而受产能过剩压制、价格涨幅相对较小的商品,如果随着经济复苏,能够改变目前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涨幅会超出人们的预料。
未来价格看经济复苏的步伐
根据前面的分析,推动价格上涨的动力是通胀预期而非充足的流动性。因此,尽管流动性随着各国政府将来“退出机制”的实施,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但通胀预期并没有改变,未来期货价格在经过充分的调整后将重新迎来新一轮的上涨。通胀预期并不等于通胀的现实,价格何时反映应该依赖经济复苏的步伐。由于“借债+印钞”的强力刺激政策的奏效,“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已处于复苏的边缘”,只是复苏进程会相对缓慢。因此在道指创新高,原油和铜这样两大主要商品重新站上前期高点时,我们认为虽然一些商品的上涨可能还需要耐心等待,但是社会公认的通胀(CPI为正)还没有到来,通胀预期一定会引领许多商品价格不断创出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