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即将迎来重要转变。国务院近期决定再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对期货方面明确指出:原属于证监会审批范畴的期货交易所上市、修改或者终止合约的项目均被取消。 上周五,证监会有关人士明确解释了此次期货市场简政放权仅在“合约”层面,交易品种的上市、中止等事项仍需要证监会审核,而在简政放权新风甫起之时,期货市场对后者改革的期待更甚于前者。 审批制限制市场化发展 在我国期货市场建立初期,由于国内期货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制度不够完善,各地交易所盲目上市了大量期货品种,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1993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期货市场进入整顿期;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和1999年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指出期货交易所上市、中止、取消或者恢复期货交易品种,应当经证监会批准。但在实际审批中,证监会并不能完全决定期货品种的上市,实践中执行的是国务院和证监会的联合审批制;2007年,修改后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进一步以条文的形式正式确认了这种机制。 这种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但同时也给期货市场带来了诸多不利。各大期货交易所网站上的期货合约文本里对于各品种保证金、涨跌停板等规定跟实际执行的多数都不一样。 一家期货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绝大多数期货合约执行的都是“暂行方案”,因为合约的修改申报程序非常麻烦,各个交易所都是用“暂行方案”来进行规避。具体到期货公司来说,保证金比率怎么收、手续费怎么调整都是交易所通过“暂行办法”来调整,交易所网站上的官方合约文本跟现实交易中执行的很不一样,期货公司需要经常跟客户沟通解释这件事情。 除了变更合约条件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四大交易所在这种审批制度下形成了“排他性”和“垄断性”,这导致了交易所上市品种外部竞争力不足,限制了对品种改进的动力,一些品种上市之后并没有起到最佳的服务实体经济效果。 虽然最近几年期货品种上市速度加快,目前我国已有42个期货品种分布在四个交易所中,但通过对期货产品上市的市场化改革,可以进一步促进交易所之间的合理竞争。 行业发展亟待监管 最近几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改革速度的加快,期货市场发展也随之加速。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大增42.15%和56.30%。2014年我国期货市场全国成交量和成交额再次分别上涨了21.5%和9.1%,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四大期货交易所利润超过了300亿元,期货市场显示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期货市场仍远远无法适应实体经济与金融时代的需求。相比银行100万亿元存款规模、信托10万亿元、券商8万亿元的资管规模,期货市场仅有2600亿元的保证金。如果想让市场进一步发展,期货业迫切需要进行市场化的改革,而改革第一步就是简政放权,取消审批制。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取消期货交易所上市、修改或者终止合约审批才是期货市场真正走向市场化的标志。上市的交易品种能否成功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风险管理需求,而不是行政目标,只有废除期货市场的垄断性和行政干预,期货市场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在期货交易所松绑后,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原有的“默契”会被打破,有助于原有合约的优化改进和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合约上市,从长远来说也有利于加强国内期货市场的对外竞争力。 揭开期货业新篇章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国内金融机构和期货参与者抗风险能力大幅提高,期货市场一直重视风险控制体系,近年来期货市场基本没有出现重大风险事故。这些都为放开审批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选择注册制将是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审批制下的期货品种和数量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实际的需要,全国多达600多家的现货交易所也反映了期货市场的苍白与无力。 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8年,国内期货交易品种由8个增至19个,随后的6年时间期货品种上市速度有所加快,四大交易所的格局基本形成。各个交易所均有自己的特色品种,但各个交易所一般会保持“默契”,不会上市与其他交易所类似的品种,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竞争。 随着监管的放松,可以预见的是新产品推出速度将大大加快,各大交易所之间品种业务交叉的范围将会扩大,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交易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未来期货交易所不会简单依靠多上品种来加剧竞争,因为如果一个期货品种不能够被市场接受,成交不活跃,对于交易所来说也没有实际意义,甚至会拖累交易所的发展。期货交易所必须迎合市场需求,丰富上市品种,满足不同期货公司和投资者的需求。上市的期货品种只有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获得产业链的长期资金和投资资金共同认可,才能够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叶晓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